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备战2020年高考政治 一遍过考点50 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含解析)
1考点50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辩证否定观(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知识延伸理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否定自身的根源。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两种因素。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他事物转化的方面。(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战胜了肯定方面并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就发生根本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新事物。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肯定”和“否定”与哲学上讲的“肯定”和“否定”有何不同?(1)日常生活中讲的“肯定”是指赞成、同意、承认、一定等,而“否定”是指反对、不同意等。日常生活中这两个词都是人们主观上对某一事物所采取的态度、立场,是从外部对事物的“肯定”或“否定”。(2)哲学上的“肯定”和“否定”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事物的存在是事物内部的“肯定”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的,事物的灭亡是事物内部的“否定”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的。(3)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肯定”“否定”只反映人们对事物发展的现象的、表面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真正从事物自身、从本质上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的。(2)特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事物就不会发展和前进。第二,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2!误区警示“扬弃”≠抛弃(1)辩证的否定作为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也就是说,新事物既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2)正因为有克服有抛弃,旧事物才会发展成为新事物;也正因为有继承有发扬,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才有联系。新事物如果抛弃了旧事物内部的一切东西,割断和旧事物的一切联系,就不可能发展。(3)认为“扬弃”就是抛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在实践中是有害的。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①依据: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②内涵: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③本质: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就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知识延伸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的理解(1)所谓肯定的理解,是指要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即对现存事物存在的合理性的肯定。(2)所谓否定的理解,就是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变化,着眼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所孕育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新事物的产生和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客观趋势去理解。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迟早要被否定的。简单讲,就是现存事物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必然要灭亡。不能认为辩证法的本质就是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二者都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但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创新意识①依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3②方法论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破旧”角度)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立新”角度)!误区警示不能认为创新就是敢想敢干,敢想敢干就是创新树立创新精神需要敢想敢干,但绝不止于此,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有机结合。总之,不顾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只知道蛮干,是不可能实现创新的。创新并不意味着否定一切(1)创新要求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到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2)创新就是要站在上升的、前进的、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实现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敢于否定。(3)创新要求否定,但并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收和发扬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的作用(1)创新作为一种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活动,它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怀疑与批判,就是以辩证否定的观点来对待一切,要破旧立新,以新质代替旧质,这是创新的内在要求。(2)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待于扩展与深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绝对”“永恒”之类的东西。因此,对待一切事物都应该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不要为成见和权威的观点所束缚。创新是对已有认识的突破与超越,因此,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与批判精神。(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无论是生产力中人的要素、还是物的要素,科技创新都能提升其品质,并且从整体上提高生产的效率。(2)创新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知识延伸不能认为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创新并不意味着创造出全新的事物(1)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创新改变了资源的组合方式与投入方向,创造出资源新的价值;创新生产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了新的消费对象或方式。因此,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能够创造出新的事物。(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因此,创新必须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并不意味着创造出与旧事物没有联系的全新的事物。正确理解科技创新的作用(1)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因素和决定性力量,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力量,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2)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改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地位,才能牢牢把握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所以,加快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创新不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知识延伸5正确理解我国当前的制度创新(1)制度创新的含义。制度创新就是指为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而进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2)在我国现阶段,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制度。它的实质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指引下,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知识延伸正确理解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这就决定了那时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是朴素的、直观的、猜测性的。到了近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的发展与其相适应,而科学的起步是由分门别类地收集资料开始的,这就使人们形成了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到了现代社会,大工业的出现、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取代旧的思维方式。恩格斯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这就告诉我们,实践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正是实践的创新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创新。(2)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吸取6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我国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3)创新对民族、国家和政党的作用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权。因此必须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③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考向一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一个特点。(2)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条件的,对于它赖以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备战2020年高考政治 一遍过考点50 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6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