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对网络外部性的研究及其在商业策略中的应用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网络外部性的研究及其在商业策略中的应用姓名:黄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杨尚勤20040301对网络外部性的研究及其在商业策略中的应用作者:黄伟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吉宏伟网络经济中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和兼容性策略研究2007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网络,个人、社会团体、企业及其他社会结构中的组织单元被有机联系起来,特别是在知识密集型产业里,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互联实行资源优化整合,快速响应市场,并且实现成本共享以及更为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这就是Puffert提出的所谓的“新经济”。而这种新经济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网络外部性”,亦称“需求方规模经济”,即消费者消费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消费该产品或与该产品相兼容的其它产品的消费者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网络外部性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有关网络外部性研究的焦点越来越集中于企业产品间的兼容性决策问题。网络经济中,网络外部性和兼容性是最为显著和关键的特征,对企业的竞争战略有着深刻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产品兼容性不再是企业的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竞争战略问题,该战略的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兼容性竞争策略对企业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企业如果生产与市场上已有产品相兼容的产品,则由于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效应提高了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从而增强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支付意愿;另一方面,生产兼容产品就意味着企业放弃了差异化优势,从而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有的时候企业为了保持自己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就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来阻止竞争者获得兼容性,而对新进入企业来讲,他们更希望与在位企业进行兼容,从而享用在位企业已有的用户安装基础。不难看出,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企业的兼容性决策是最为关键的战略,而产品差异化战略又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系统研究存在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和兼容性策略不仅是对传统企业竞争理论的有益补充和对网络外部性理论的极大丰富,而且对现实网络经济中企业竞争策略的运用和政府管制部门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讨论了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垄断企业产品升级的兼容性决策问题;随后,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分别研究了在位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产品差异化和兼容性决策问题;最后,基于以上的研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文存在的缺陷以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以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工具,深入研究处于不同市场地位的企业产品差异化和兼容性决策问题:第一章对网络外部性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述了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企业产品差异化和兼容性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对差异化和兼容性研究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第二章着重研究垄断企业的产品升级的兼容性策略和福利效应分析。不同于现有有关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纵向质量差异研究,这里建立了基于消费者对网络价值评价具有不同偏好的纵向差异模型,探讨了垄断企业在兼容或者不兼容策略下实施产品升级时的产品定价及社会福利效应。从第三章到第五章开始研究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产品差异化和兼容性策略。第三章研究了在产品具有横向差异的情况下,面对潜在进入企业的市场进入威胁,两个在位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决策。在位企业的产品兼容性决策会影响进入企业的市场进入决策,而潜在进入企业的进入决策又会影响在位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偏好,这种互动的影响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本章建立了一个三阶段横向差异化博弈模型,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潜在进入企业在产品具有横向差异化前提下,面对在位企业具有先天安装基础优势时的兼容性决策。通过产品之间的兼容度将消费者的转移成本内生化,得到了新进入企业兼容性决策的临界点,且该临界点与网络外部性强度负向相关。当新进入企业可获得的与在位企业产品相兼容的兼容度水平位于该临界点左侧区域时,采取拒绝与在位企业兼容的策略是最优的;反之,则采取兼容策略,从而新进入企业可以借助在位企业的安装基础迅速发展。第五章以第四章为基础,在产品具有纵向质量差异的情况下,研究了潜在进入企业的兼容性决策。对新进入企业来讲,转移成本和在位企业已有的用户安装基础是其进入市场的两大壁垒,所以新进入企业更加倾向兼容以此来降低消费者的转移成本和充分享用在位企业的网络优势;对在位企业来讲,虽然其具有先天的规模优势,但是较低的产品质量又迫使其也愿意采取兼容的策略,以免由于市场的惯性而遭淘汰。在竞争均衡中,发现网络外部性、转移成本和质量差异度是决定竞争双方市场势力的决定因素,由于转移成本是由兼容度内生的,所以最终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产品间的网络外部性、兼容度水平和质量差异度,由此可见,这三者的大小是决定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兼容性战略决策的关键因素。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在该领域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指出了有前景的方向。本文的创新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本文在研究框架上将网络外部性、产品差异化、兼容性决策统一到一个框架下,深入讨论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作用。已有研究往往将以上三者相互割裂开来进行研究,所有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本文将三者统一后,更符合网络经济的现实状况,得出的结论有更强的说服力,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企业竞争理论,而且对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对各种竞争战略的运用和政府管制部门制定合理的竞争政策具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2.本文将消费者对网络价值的非一致性评价引入到研究中,这极大修正了已有研究的前提假设:消费者对网络外部性具有一致偏好。这种假设显然与事实不能完全符合,在理论上会误导企业对市场规模的预期,从而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由于消费者个体之间的差异,即使位于同一网络中的用户对该网络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同时,处于不同网络的用户对同一个网络却可能有相同的评价。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预期因人而异,因此目前研究中普遍使用的可实现预期的方法就存在一定的弊端,这种可实现预期的方法直接影响到了现在已有的各种结论,对这一假设的矫正必定使这些结论偏离现在的轨道。3.本文研究了一个现有研究都忽略的问题,即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面对潜在进入企业的市场进入的威胁,多个在位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决策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使得现有理论更加完善,在实践中也更加具有指导意义。4.本文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完全兼容和完全不兼容两种极端情形的探讨,而是将兼容性连续化,引入了具有连续统的兼容度参数。在现有研究中,企业的兼容性决策要么是完全兼容,要么是完全不兼容,这与现实情况有很大差距。在实际的网络经济中,网络产品之间多数都是部分兼容的,通过将兼容性用兼容度这个参数连续化,使得本文的研究与现实情况更加贴近。此外,由于兼容度这个参数的引入,本文将转移成本由其内生化,这也是现有研究所未涉及的。2.期刊论文刘衡.李西垚.LIUHeng.LiXi-yao网络经济下的锁定、转移成本与网络外部性-科学与管理2009,29(2)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具有不同于以往经济形态的运行规则.在网络经济下,消费者将承受转移成本而可能被某一品牌锁定;网络中的每个消费者受到网络效应的影响,率先达到临界容量的网络会在正反馈效应的作用下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准确把握网络经济规则及其新特征,是网络经济条件下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3.会议论文陈启愉.桑成好.张凌从网络外部性看新时期技术创新——以中国数字家庭网络标准之争为例2007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一直备受全球商家的高度关注。由于在中国数字家庭网络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整个行业的发展未达到预期的规模。正因如此,国内外的公司正在为中国家庭网络标准进行激烈的争夺。网络外部性作为网络经济的主要特征,随着网络相关产业变革的深入而逐渐影响我们在各个领域(包括技术创新)的处事态度与方法。本文通过对网络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来诠释这场家庭网络标准之争,并思考在网络外部性环境下开展技术创新的策略。4.学位论文李敏电信通信网络外部性研究2007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网络外部性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电信通信作为网络产品具有明显的网络外部性,这种网络外部性特征对于电信通信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在电信通信网络外部性存在的形式和政府部门、电信企业的应对策略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可是目前对于电信通信产业发展的研究还是多用传统经济学中的需求供给、反垄断以及政府管制方面展开的。从网络外部性来研究电信通信需求以及电信市场的竞争的文献已经开始慢慢出现,但是不够全面。论文在简单阐述网络外部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电信通信网络外部性的表现特征,同时鉴于电信增值业务的重要地位,也对其网络外部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定量分析模型,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对于电信通信市场竞争的影响,并结合我国通信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于网络外部性对电信通信互联互通以及普遍服务的影响也做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在论文最后,指出电信监管部门、电信运营企业和电信增值业务提供商都应该认识网络外部性,并对其利用网络外部性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5.期刊论文黄伟对网络外部性形成过程的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3)由于在网络经济中大量存在的网络外部性效应,否定了竞争性市场中实现的单一均衡和市场效率观点,带来了多态均衡和市场无效率的可能.本文基于一个两时期动态博弈模型,以新技术引入市场为例,揭示了形成网络外部性的过程和影响.6.学位论文邓玲榕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创新产品扩散策略研究2008网络外部性是网络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市场竞争与消费者行为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研究了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如何通过采取一定的市场扩散策略来加快创新产品扩散的问题。本文的分析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加强了制定针对网络外部性创新产品的市场扩散策略的必要性。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情况之下,用户基础对消费决策具有极大影响,此时,一般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先发优势和产品的相对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削弱,因此,本文提出从市场定位到免费赠样等一系列针对网络外部性创新产品的市场扩散策略。本文分析表明,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创新产品首先应将市场锁定在大众之上,以尽可能多地将潜在用户包括在内;而通过预发布则可以提前进行抢占市场的竞争,推迟现有用户的购买决策,并对潜在的竞争者形成一种心理上的障碍;而当创新产品正式推向市场之时,为了尽快建立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用户基础,应该采取渗透定价的策略;在销售的时候,如果有互补产品,不妨在销售主产品的同时,将互补产品捆绑进行销售,这样不但能增加主产品的可用性,同时还能带动互补产品的销售,当互补品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的时候,又会再次反过来带动主产品的销售;而免费赠样策略的实施则是通过缩短用户从认知到决策的时间从而加快创新产品的采纳,这恰好能满足网络外部性产品需要快速建立用户基础的需求。此外,本文还就免费赠样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证明了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免费赠样能够极大地促进创新产品的扩散。7.期刊论文王家聚.WANGJia-ju新经济下的网络外部性-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1)网络经济产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外部性.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亘古不变的经济法则.根据网络外部性起源与表现,对衡量外部性的非线性形式可用于网络外部性的度量,表达形式在正网络外部性下具有可行性.8.会议论文于同申从创造性毁灭到网络外部性——中国电讯产业从2G到3G过渡的经济学思考2006中国电讯产业从2G到3G过度不止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升级换代的过程,
本文标题:对网络外部性的研究及其在商业策略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