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1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琐屑.(xiè)栅.栏(zhà)池沼.(zhǎo)惟妙惟肖.(xiāo)B.颓.唐(tuí)妥帖.(tiē)着.眼(zháo)触.目伤怀(chù)C.轩榭.(xiè)气氛.(fēn)纤.细(xiān)迥.然不同(jiǒng)D.河堤.(tí)踌躇.(chú)脂.粉(zhǐ)情郁.于中(yù)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臃肿玲珑侯车厅重峦叠嶂B.休憩年轮煞风景满院狼藉C.神密依傍密匝匝巧妙绝伦D.焦躁飓风蟹腿肉连棉不断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C.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4.下列加点词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A)的、青布棉袍..(B)黑布马褂..(C)的背影..(D)。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6.填空。(4分)2(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2)崔颢的《黄鹤楼》中写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晏殊的《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龟虽寿》中表现曹操老当益壮,要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著阅读。(2分)毫无疑问,黄翅飞蝗泥蜂在杀死蟋蟀时使出了它的看家本领,因此十分有必要看看它凶杀猎物的过程。在观察节腹泥蜂时,我进行了很多尝试,并且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将在节腹泥蜂身上采用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运用到了黄翅飞蝗泥蜂的身上。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的《昆虫记》,这部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8.在“文学采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校组织活动小组到民间开展采风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1分)(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三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3分)(知识链接:字体指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等)(2)请你从上题的作品中,选择两幅喜欢的,结合字体特点说说理由。(每幅作品的理由说明限10字以内)(4分)选择:①第______幅,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______幅,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小组要举办一次民间艺术作品展,需向民间摄影爱好者刘青竹先生借一本名为《苗家文化图鉴》的书,用于展出,借期为一周,借出日期为2018年3月15日。如果你是活动小组组长李轩,请你写一张借条。(4分)3二、阅读探究(4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之,弗信。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注】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衡.于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游.数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期年..,以出揣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412.【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4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江德斌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一个小高潮。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嘉宾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首播的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和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有些人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忙里偷闲,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记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如今的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希望生活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这些节目大都偏重于介绍图书、作者和时代背景5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导致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的深处。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化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14.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5.第⑦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3分)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社会带来一股清流。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对心灵宁静的渴望。(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爱的尊严王永光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6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我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⑪可是我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⑫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⑬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头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对他。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⑯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地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7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13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