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北京市1011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练习
北京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一历史2011.4姓名班级考号成绩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耕生产的是2.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谓之天府”,这是因为A.郑国渠的开凿B.都江堰的修建C.坎儿井的修建D.白渠的修建3.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男耕女织”是主要经营方式属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刀耕火种”为主要耕作方式A.B.C.D.4.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这实质上A.废除了贵族的特权B.否定了先帝的权威和民众的愿望C.提高了平民的低位D.对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全面肯定5.以下属于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的是君主土地地主土地自耕农土地A.B.C.D.6.缂丝技艺出现于A.春秋时期B.汉代C.南北朝时期D.唐代7.下列关于官营手工业的表述,错误的是A.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B.占据人才、技术优势C.产品据有市场绝对优势D.规模较大,分工较细8.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周朝B.唐朝C.宋朝D.元朝9.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10.明清时期商业出现的新特点有①商业市镇兴起②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贵金属货币广泛使用⑤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1.明朝中后期我国江南的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手工工场,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导了中国的社会经济B.代表着经济发展趋势C.出现机户雇佣机工的关系D.发展稀疏而缓慢12.“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手工业发展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对自发性手工业生产进行调节13.“大航海”中最早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的是A.迪亚士B.达·迦马C.哥伦布D.麦哲伦14.“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A.西班牙B.葡萄牙C.意大利D.英国1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A.西班牙B.荷兰C.法国D.英国16.18世纪的英国兴起技术革新浪潮的直接原因是A.政府的推动B.具备充足资本C.市场的需求D.有廉价劳动力17.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A.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加密切B.发生的范围领域广泛C.工人的干劲增大D.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程度加强18.下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埃森的克虏伯钢铁公司。它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A.生产规模巨大B.采用机器生产C.存在环境污染D.废除工厂制度19.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出19世纪中期英国等早期工业国的愿望的是割香港岛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A.B.C.D.2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是指A.外国商品垄断了中国市场B.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分离C.广大小农被迫与土地分离D.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21.下列选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D.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22.在20世纪初出现的实业救国的热潮中,实业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有①陈启沅②张謇③荣宗敬④荣德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23.1912——1918年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行业有A.煤炭和钢铁业B.铁路和公路C.纺织业和面粉业D.建筑和纺织业24.“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材料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的另一障碍来自于A.地主阶级B.外国资本C.封建官府D.官僚资本25.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本文旨在倡导A.自由的观念B.平等的观念C.博爱的观念D.互助的观念26.鸦片战争后人们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城市应该是A.北京B.上海C.天津D.南京27.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儒家思想正统低位濒临崩溃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C.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8.19世纪80年代初,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A.唐胥铁路B.京张铁路C.京汉铁路D.京九铁路29.近代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的标志是A.外商设立轮船公司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C.民间轮船公司建立D.北洋水师建立30.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二、材料解析(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1:“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淮南子·主术训》材料2:“今使乌获、藉蕃(乌获、藉蕃,古时的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孟子·滕文公上》材料3: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董猬《救活荒民书》材料4: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汴京)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社、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请回答:(1)材料1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什么制度?该制度什么时期结束?(4分)(2)材料2反映了在农业生产上的什么技术应用?(2分)(3)材料3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4分)(4)你是怎样理解材料4中“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的?(6分)32.阅读材料(10分):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材料三:大洋州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步东印度群岛。……——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5、16世纪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其最大的意义在于?(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2分)(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4分)33.阅读下列材料(共14分)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广州民族资产阶级办起一批近代轻工业生产企业,最早是火柴厂,随后是电池、牙膏、化妆品、肥皂、玻璃、罐头、电筒、饼干等企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7年),广州最早引进外国彩印设备,开发彩色印刷;清光绪三十三年,广州出现了第一家全程加工内衣的华兴织造总公司。——《广州市志》材料二民国时期,不少华侨回广州投资工商业、文化娱乐事业,对广州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其中商业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先施”、“大新”两家百货公司是最负盛名的侨资企业。20世纪20年代初,市内百货商店达600余家。30年代初,已形成中山路、长堤、上下九路等大商业区,全市有商店2万多家,小商贩10万人以上。20世纪初,广州生产的舞龙牌火柴、虎头牌电池、双刀牌肥皂、先施牌雪蕊、双妹牌花露水、广式糕点等轻工产品已成为驰名全国的“广货”。——《广州市志·轻工业上》材料三近代领导中国革命的名人,甚至伟人,很多是广东人;还有很多科技文化领域的名人也是广东人。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孙中山广东新会人辛亥革命的领导人詹天佑广东南海人铁路工程技术专家冯如广东恩平人创世界记录的飞机研制人黄遵宪广东梅州人“诗界革命”的领导人请回答:(1)近代广州工业的发展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3)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中国近代广东名人、伟人辈出?(4分)
本文标题:北京市1011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7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