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5-2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与成本计算
15-2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与成本计算一主要经济业务概述二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三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四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五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六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2四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1生产费用与成本A生产费用与成本的含义生产费用,指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企业发生的生产费用最终都要归集、分配到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上去,形成这些产品的成本。费用与发生的期间直接相关,即费用强调“期间”。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成本与负担者直接相关,即成本强调“对象”。3B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①直接材料: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②直接人工: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津贴和补贴和福利费等。③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间接的工资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办公费、折旧费和修理费、季节性停工损失等。42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A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对于直接用于某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直接计入该产品生产成本;对于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应由这些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费,选择适当的标准在各产品间进行分配,计入各相关成本计算对象;对于间接消耗的材料费,先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然后同其他间接费用一起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①“生产成本”。成本类。归集&分配在产品生产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以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借方: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贷方: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在产品的成本。5②“制造费用”。成本类。归集&分配企业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范围内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的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包括车间范围内发生的管理人员薪酬、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等。借方:实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贷方:期末经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额。期末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例,本月为制造A产品耗用甲材料1万元,B产品耗用甲材料1万元,车间一般性耗用甲材料2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10000生产成本——B产品10000制造费用2000贷:原材料——甲材料220006B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①“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核算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计算与实际发放情况。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1.5%计算);非货币性福利等贷方:本月应付职工工资总额(增加数),同时应作为一项费用按用途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借方:本月实际发放的工资数(减少数)。期末如为贷方余额:本月应付而未付工资。可分为“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进行明细核算。7①公司根据本月考勤和产量记录,计算确定本月应付的工资如下:A、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分别为2万、1万;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万;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万。借:生产成本——A产品20000生产成本——B产品10000制造费用10000管理费用1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0000②A公司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现5万元,准备发工资。借:库存现金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8③发放本月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0000贷:库存现金50000④按照应付工资的14%计提应付职工的福利费。借:生产成本——A产品2800生产成本——B产品1400制造费用1400管理费用140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7000⑤用银行存款支付职工福利费。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7000贷:银行存款70009C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①“待摊费用”。资产类。核算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种费用。(1年及以内)借方:预先支付的各种款项,预付报刊费、保险费、房租等;贷方:应摊销计入本期成本或费用的各种费用。期末余额在借方:已经支出但尚未摊销的费用②“预提费用”。负债类。核算企业预先提取计入各期成本或费用、但在以后会计期间支付款项的费用。贷方:预先按照一定的标准提取、应由本期负担的各种费用,预提的修理费等;借方:实际支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已经预提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借方余额:实际支出数大于预提数的差额。10③“累计折旧”。资产类。核算企业固定资产已提折旧累计情况。贷方:按月提取的折旧额,即累计折旧的增加;借方:因减少固定资产而减少的累计折旧。期末余额在贷方:已提折旧的累计额。11①12月底,A公司用银行存款1200元支付明年的报刊费。借:待摊费用1200贷:银行存款1200②1月,摊销本月应负担的报刊费。借:管理费用100贷:待摊费用1002月,3月,…?③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年末已付款的车间用房的房租2千。借:制造费用2000贷:待摊费用200012④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车间设备修理费3千。借:制造费用3000贷:预提费用3000⑤计提本月折旧费,其中车间固定资产折旧5千,厂部固定资产折旧2千。借:制造费用5000管理费用2000贷:累计折旧7000⑥用现金500元购买车间用办公用品。借:制造费用500贷:库存现金500⑦本月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额?13材料:2000人工:10000+1400=11400费用:2000+3000+5000+500=10500元制造费用总额:23900⑧将本月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入A、B产品生产成本。其中A、B产品生产工时分别为6000个、4000个。制造费用分配率=23900÷(6000+4000)=2.39元/工时A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6000×2.39=14340B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000×2.39=9560借:生产成本——A产品14340生产成本——B产品9560贷:制造费用2390014D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①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及其结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结转,将已经完成规定的各道生产工序、可供对外销售的产成品的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反映产成品成本的“库存商品”账户。②“库存商品”。资产类。核算企业库存的外购商品、自制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的实际成本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借方:验收入库商品成本的增加数,包括外购、自产、委外加工等;贷方:库存商品成本的减少数(发出数)。期末余额在借方:库存商品成本的期末结余额。15A、B产品各1000件完工,已验收入库,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产品A、B的总成本分别是?借:库存商品——A产品47140库存商品——B产品30960贷:生产成本——A产品47140生产成本——B产品3096016五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1主营业务收支的核算A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贬值、损坏、报废等造成的损失)和报酬(商品中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转移给了买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④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p>50%⑤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可靠计量。17B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方法销售净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销售退回salesreturns,由于质量、品种等不符合要求发生的退货。销售折让salesallowances,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商业折扣tradediscounts,为促销而给予的价格扣除。现金折扣cashdiscounts,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付款,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在实际发生现金折扣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信用条件:5/10,n/30182商品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A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①“主营业务收入”。收入类。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工业性劳务所实现的收入。贷方:企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借方:发生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时应冲减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数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结转后该账户月末应没有余额。②“应收账款”。资产类。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等而应向购货单位等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况,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各种款项也在该账户中核算。借方:由于销售商品等而发生的应收账款的增加数,(应收的价款、税款、代垫款);贷方:已经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如在贷方:预收的账款。19③“预收账款”。负债类。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的规定预收购货单位订货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贷方:预收购货单位订货款的增加数;借方:销售实现时冲减的预收货款。期末贷方余额:企业预收款的结余额;借方余额:购货单位应补付给本企业的款项。④“应收票据”。资产类。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而收到的购货单位开出并承兑或银行承兑汇票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借方:企业收到的购货单位开出并承兑或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票据应收款的增加数;贷方:票据到期企业收回货款,应收票据款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尚未到期票据应收款项的结余额。20X公司销售A产品10台,单价5000元,增值税8500元,对方用商业汇票先支付3万元,其余还未付。借:应收票据30000应收账款285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X公司开出支票为东方公司垫付A产品的运费1000元。借:应收账款1000贷:银行存款100021B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主营业务成本,对销售产品的企业而言就是企业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应遵循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加以确认,主营业务成本必须与主营业务收入在同一会计期间加以确认,并且双方之间一定存在必然的联系。本期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数量×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其中: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可根据各批次入库产品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FIFO)、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22“主营业务成本”。成本类。核算企业主营业务而发生的实际成本及其结转情况。借方:主营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贷方: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主营业务成本。经过结转后,期末没有余额。例:月末结转本月已销售的100件A产品的总成本10000元,50件B产品的总成本60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16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10000库存商品——B产品600023C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应向国家税务机关缴纳的各种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以及教育费附加等。我国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有:烟、酒、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商品。应交城建税=(当期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城建税税率应交教育费附加=(当期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税率营业税金与附加在当月计算,下月缴纳,形成一项负债。24“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类。核算应由企业主营和附营业务负担的各种税金及附加的计算及结转情况。借方:按有关的计税依据计算出来的各种税金及附加额的增加数;贷方: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减少数。经结转后,期末没有余额。Eg.某企业对外提供运输劳务,收入35万元,营业税税率3%。当期用银行存款上交营业税1万元。账务处理:应交营业税=35×3%=1.05(万元)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05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050025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Eg.设本月应缴纳的消费税3000元,城建税2100元,教育费附加900元。借:营业税金及附加6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000应交城建税2100应交教育费附加900262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其他业务是指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的其他销售业务,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等活动。A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其他业务收
本文标题:5-2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与成本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20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