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案目录1.大学建筑分布图2.此大学综合布线设计方案3.校园网络结构分布状况4.设备间设计与施工时应注意5.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与施工6.管理简子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垂直干线子系统系统接地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智能建筑的中枢。它采用高质量的国际标准线缆和相关连接件,在建筑物内组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传输系统,解决了过去建筑物各种布线系统互不兼容的问题。它既可以传输语音、数据、图像和离散信号,也可以与建筑物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连接,因而它是一种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建筑物“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建筑智能化必备的基础设施。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该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达到高校管理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根据此大学校园网络建设要求,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在校园内建设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此大学的建筑群分布图1.综合布线方案设计根据此大学的校园建筑群分布状况,简单分析以下校园的综合布线系统概况,此大学综合布线系统物理拓扑结构为分层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只要改变接点连接方式就可使综合布线在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等结构之间进行转换,既支持集中网络,又能支持分布式网络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模块化设计,满足语音和数据信息点的即插即用和随时互换,建立的系统能够支持isdn/pstn传输,并方便地与Internet或数据专网互联。根据此大学的规划,信息中心区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为一级管理结构,其他,如:教工宿舍、学生宿舍、财务处、教务处、建筑系、管理系、计算机系都为结构化布线二级管理结构。一级设备间位于信息中心,设备间是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管理中心,也是整个系统对外连接的节点。设备间子系统是一个公共设备存放的场所,也是设备日常管理的地方。设备在信息中心的一层。本校园占地800亩,建筑物分散。在考虑此校园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时我们将整个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作如下划分。校园网络结构分布状况设备间设计与施工时应注意:(1)设备间应设在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2)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线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3)设备间应在服务电梯附近,便于装运笨重的设备;(4)设备间内应满足以下条件: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要有较好的照明亮度;要安装符合机房规范的消防系统;设用防火门,墙壁使用阻燃漆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个安全通道(5)防止可能的水灾(如暴雨、自来水管爆裂等)带来的灾难(6)防止易燃物的接近和电磁场的干扰;(7)设备间空间(从地面到天花板)应保持2.55M高度的高度的无障碍空间,门高为2.1M,宽为0.9M,地板承重眼里不能低于500Kg/M2要求环境:1.温度和湿度级别A级B级C级夏季冬季温度22+-418+-412~308~35相对适度%40~6535~7030~80温度变化率小于5时设备间不凝露大于0.5时设备间不凝露小于15时设备间不凝露2.尘埃级别A级B级尘埃个数1000018000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筑群子系统也称楼宇管理间子系统。一个企业或某政府机关可能分散在几栋相邻建筑物内或者不相邻建筑物内办公室中,但彼此之间的语音、数据、图像和监控等系统可用传输介质和支持设备连接在一起。连接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支持设备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连接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建筑区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中建筑群配线架的设备是装在屋内的,而其他线路设施都设在屋外,受客观环境和建筑条件影响较大(1)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室外通信线缆,通常建在城市市区道路两侧。其建设原则、网路分布、建筑方式、建筑工艺以及与其他管线之间的配合协调,均与社区内的其他通信管线要求相同,不需按照本地区通信线路的有关规定办理。但在校园内也应该建在校园的道路两旁,避开校园的建筑物和将要规划的地方。(2)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在校园小区内敷设成为公用管线设施时,其建筑计划应按该校园小区的规划,具体分布应该符合智能化校园小区的远期发展规划要求,且与近期需求和现状结合,尽量不和城市建设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发生矛盾,使传输线路建设后能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3)在已经建设好的或是正在建设的校园小区内,如果已经有地下电缆通道或是架空通信线路,应尽量设法利用。确定敷设现场的特点:确定校园工地的大小确定工地的地界确定共有多少座建筑物确定电缆系统的一般参数:确定起点的位置确定端节点位置确定涉及到的建筑物和每座建筑物的层数确定每个端接点索取的双绞线、光纤对数确定有多个端节点的每座建筑物所需的双绞线、光纤总对数。确定建筑物的电缆入口1.对于现有建筑物,要确定各个入口管道的位置,每座建筑物有多少入口管道可供使用;入口管道数目是否满足系统的需要。2.如果入口管道不够用,则要确定在移走或重新布置某些电缆时是否能腾出某些入口奥,在不够用的情况下应另装多少入口管道。方法优点缺点架空电缆布线如果本来就有电线杆,则成本最低没有提供任何机械保护灵活性差安全性差影响建筑物美观直埋电缆布线提供某种程度的机构保护保持建筑物的外观挖沟成本高难以安排电缆的辐射位置难以更换和加固管道内电缆布线提供最佳的机构保护任何时候都可敷设电缆电缆的敷设、扩充和加固都很容易保持建筑区的外貌挖沟、开管道和入孔成本很高隧道内电缆布线保持建筑物的外貌,如果本来就有隧道,则成本最低、安全供气、供水或供暖管道散发的热量或泄露的热水黑损坏电缆管理简子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管理间主要放置交换机、配线架、语音点等网络连接及管理设备,配线架等。连接方式:1.单点管理单交联2.单点管理双交联3.双点管理双交联设计与施工要求:1.正确确定干线通道和管理间的数目。2.管理面积不小于10m2面积为1.8M2时(1.2*1.5),可容纳端接200个工作区所需的硬件和其他设备。工作区数量/个管理间数量/个二级管理间数目/个=2001(=1.2*1.5)0201~4001(=1.2*2.1)1(=1.2*1.5)401~6001(=1.2*2.7)1(=1.2*1.5)6001(=1.2*2.7)任何一个管理间最多可以支持两个二级管理间环境要求:1.室温保持在18~27度之间,相对适度保持在30%~55%(每天每小时都是如此)2.安装合适的、符合法规要求的法规系统。3.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4.提供距离地板知道2.55M高度的无障碍空间,门的大小至少为210cm*90cm,地板承重能力知道为500kg/m25.不同区域采用的标注颜色是:蓝色:办公室或其他工作去的信息插座(I/O)所连接的工作站。白色:干线的建筑群连接的电缆。端接在白色区段的电缆铺设在设摆件的干线/卫星接线间,以及建筑群各个建筑区之间灰色:连接电缆铺设在干线和卫星接线间,或铺设在几个卫星接线区之间绿色:从电话局来的输入中继线紫色:从PBX或数据交换机之类的系统公共装置来的引线黄色:辅助装置连接线,如从控制台或调制解调器来的连接线橙色:多路复用输出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把各个楼层管理间的信号传送到设备间,知道传送到最终接口,在通过外部网络。本工程垂直区数据部分均采用六类utp。PBX主机房配线架配线架粗钢筋大对数电缆或光纤竖井HOST敷设电缆的要求:1.光缆光缆的敷设时不应该交结光缆在地下管道中穿过时要用pvc管光缆在室内布线时要走线槽光缆需要拐弯,其弯曲半径不能小于30cm光缆不能拉的太紧或太松,并要有一定的膨胀收缩余量光缆埋地是要加铁管保护2.双绞线双绞线敷设时要注意平直,走线槽,不能扭曲双绞线的两端点要标号双绞线的室外要家套管,严禁搭接在树干上双绞线不能乖硬弯敷设方法:(1)电缆孔方法(2)电缆井方法系统接地高频率和大功率的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接近,给这些设备带来了相互防止干扰的迫切需要。这种需求主要是因为传输信号的敏感性增加,而同时它们的传输速度却在逐渐加快。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相互影响和破坏,应采取一些保护手段:1.用网格形结构将金属接地做成等电位2.将强电和弱电电缆分开,保证安全间隔3.减少金属回路4.使用屏蔽电缆或编制屏蔽层电缆,在必要时使用光缆5.供电线进户时,做接地保护6.在进入大楼的导线上放置过流、过压保护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大楼建立多网格网络,并设置地线以减少干扰。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速率越大,传输的信号频率就越高,综合布线系统就越可能受到干扰。为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转,并对信息处理设备进行保护,应在大楼内安装一个多网格网络。目的是减少综合布线系统于干扰源之间产生的电磁偶合或感应,因此可以保证所有设备具有同等参考电位,并将它们分隔开,减少了相互干扰。一个具有很小阻抗多网格网络可以有利于高频电流的通过。电源保护应当与该接地体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对外来电磁干扰的敏感性,并因此而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为保证接地网络的等电位,接地网络的结构应尽可能多地使用金属材料(大楼的金属结构、保护导线、电缆的屏蔽层、建树管槽、接地带等)为完善多网格网络,应采用下列措施:1.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走不同的路由2.在电缆走过电缆通道时使用屏蔽电缆将金属电缆通道与接地体连接起来3.设置电源公用过滤装置4.网络线路保护(过压、过流)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8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