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3页内燃机原理中期考试试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充量系数:每缸每循环实际进入气缸的空气量与按进气系统前状态计算的理论空气量之比。2.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的循环指示功。3.预混合燃烧:着火前燃料气体(或蒸汽)与氧化剂(空气)已按一定比例形成混合气的燃烧。4.表面点火:凡是不依靠电火花点火而是由炙热表面点燃混合气而引起的燃烧方式。5.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单位有效功率的耗油量。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依题意在括号内回答“正确”或“错误”,凡是你认为“错误”者,请在错误处下方给予更正)1.自然吸气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泵气功为正。(错误)2.减小压力升高比及增大预胀比皆可提高理论循环的热效率。(错误)3.增加气缸垫厚度或缸内积炭增加均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错误)4.传统汽油机的负荷调节是依靠调节喷油量的多少来实现的,这种靠改变喷油量来调节负荷的方式,称为负荷的量调节。(错误)5.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包括空间雾化混合和壁面油膜蒸发混合两类。(正确)6.发动机进气门延后关闭的目前是为了利用气流的惯性来增加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排气门提前开启是为了减少泵气损失。(正确)7.压力升高比是表征内燃机燃烧等压度和粗暴度的指标。(错误)8.一四冲程四缸机在转速为2400rpm时的平均有效压力为1.0Mpa,则其升功率为10Kw/L。(错误)9.柴油机的循环热效率低于汽油机的循环热效率。(错误)10.汽油机点火提前角增大,燃烧最大压力下降,发动机的振动、噪声减小,因此,在汽油机出现敲缸现象时应将点火提前角往大的方向调整。(错误)11.汽油机的主要燃烧方式为扩散燃烧,燃烧速率与火焰传播速度成正比。(错误)12.在柴油机中组织进气涡流的主要目的是加速速燃期中燃料与空气的混封线密负降低减少柴油机质等容度20大于减少小预混合扩散燃烧第2页共3页合,缩短燃烧持续期。(错误)13.着火落后期的长短对柴油机的性能有重大的影响,必须精确控制。推迟喷油可缩短着火落后期。(正确)14.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与供油提前角之差为喷油延迟角。(错误)15.柴油机在起动或怠速运行时常有敲缸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起动时喷入缸内的燃料过多。(错误)三.分析回答题(共50分)1.汽油机的爆震燃烧与柴油机的工作粗暴有何异同?请分别列举三种防止汽油机爆燃和改善柴油机工作粗暴性的具体措施。(15分)答:相同点:都会引起发动机工作粗暴,振动噪声加大。不同点:○1产生原因不同,汽油机爆燃是由于终燃混合气在火焰前锋面未到时自然而引起的;柴油机工作工作粗暴是由于速燃期压力升高比过大造成的。○2产生时间不同,汽油机爆燃一般发生在上止点以后的明显燃烧期内,柴油机工作粗暴通常是在上止点之前的速燃期。○3柴油机工作粗暴是正常燃烧现象,是不可避免但可采取措施改善的,而汽油机爆燃是不正常燃烧现象,需要采取措施避免的。措施:汽油机:○1使用抗爆性好好的燃料○2加强冷却以降低终燃混合气的温度○3提高湍流强度以提高火焰传播速度。柴油机:○1缩短着火落后期○2减少着火落后期内的喷油量○3减少着火落后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最好写出具体措施)2.影响四冲程发动机充量系数的因素有哪些?请分析回答提高发动机充气量的可能措施?(15分)答:影响充量系数的主要因素:a.进气门关闭时缸内压力pa,pa增加,充量系数增加。b.进气门关闭时缸内气体温度Ta,Ta增加,充量系数下降。c.残余废气系数γ的影响,γ增加,充量系数下降。d.进排气相位角,其中,对充量系数影响最大的是进气延迟角。e.压缩比压缩比提高,残余废气系数降低,充量系数增加措施:1.减少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降低Mam,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实现:增加气门盘直径或采用多气门技术;合理设计凸轮型线;D不变,减小S。2.减少沿程损失及局部损失减少气流流经进气道、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的流动损失。3.减少对进气充量的加热如将进、排气管布置在气缸头两侧,避免高温废气对进气的加热;减少气流流动的压力损失转变为摩擦而引起的温升。4.降低排气系统流通阻力合理设计排气消声器,排气管道布置中避免采用渐缩/扩管以及弯曲半径过小的管路以减少排气阻力。5.合理选择进排气相位角合理选择最佳的进气延迟角,充分利用气流惯性,提高充量系数;6.采用谐振进气与可变进气支管。3.研究理论循环的意义是什么?请根据下图回答如下问题:1)图示为何种类型发动机的示功图?为什么?2)阐述指示功的概念,如何计算?3)虚线和实线分别代表什么?造成两条线不重合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要使两条线尽可能重供喷温度低。着火落后期长第3页共3页合,可采取那些措施?(20分)答:1)增压四冲程发动机。泵气功为正。2)在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工质对活塞所做的用功。3)分别为发动机的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示功图。原因:实际示功图与理论示功图相比存在如下几部分损失功:a实际工质影响引起的损失。b换气损失c燃烧损失d缸内流动损失e传热损失。采取措施减少上述各项损失可使两条线尽可能重合(需要列出具体措施)。
本文标题:中期考试题_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4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