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制作人:吴翠光△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考试大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程三维目标要求:1、了解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3、学习时要注意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把握“新”的涵义,认识其时代进步性.△学情调查:1、对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含义理解存在疑惑,运用有难度。2、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明确。△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A级目标)△阅读本课要旨:(课本P80),从宏观上总体把握本课要点和主旨。一、三民主义的提出(旧三民主义)1、背景(课本P78)①政治:日益加深,各种救国主张屡屡碰壁。②经济、阶级: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孙中山为首的登上历史舞台。③个人因素:孙中山的变化——由改良到革命救国的转变。△温故知新为救国救民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探索?结果如何?2、标志:1905年创立——-并提出纲领,不久在《民报·发刊词》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3、内容:(课本P79)△阅读课本P79“学思之窗”完成下列表格(B级目标)原因()革命不愿专制()革命不愿专制()革命不愿专制2三民主义的内涵、之间的关系剖析(课标重点分析)(B级目标)内容对应的同盟会纲领思想内涵地位(C级目标)民族主义(————革命)以暴力推翻------------的反动统治,争取的独立。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推翻-----------政体,建立-----------——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革命)平均地权≠——-————△阅读下列材料,理解三民主义的含义(C级目标)探究问题一:民族主义反对的对象是谁?有何局限?材料一: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孙中山选集》材料二:“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探究问题二:为什么说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同盟会宣言》材料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没有政权,就丧失一切。——毛泽东材料三: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探究问题三:平均地权是平分土地吗?为什么要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的进步性?有何局限?民生主义满足农民的迫切愿望了吗?这会对革命造成怎样的影响?材料一: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材料二: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同盟会宣言》4、评价:(课本P79)进步性:表达了在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的3愿望,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指导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口号和彻底的革命纲领5、实践:(课本P79——80)①创建共和:1911年1912年②维护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典例剖析:1、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B.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要求C.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2、(2008年广东历史)“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3、(2011年重庆文综)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背景客观:①使处于苦闷与彷徨中的孙中山看到希望②和对孙中山的帮助主观:③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精神④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2、提出:1924年的召开,接受中共的,确立三大政策,重新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课标重点分析)(B级目标)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①不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政治机构民主化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②新”在民权的普遍性和可行性民生主义核定地价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新”在更关注和4△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课标重点分析)明确反对△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B级目标)4、影响:成为的政治基础和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典例剖析4、(2006广东卷)1918年,孙中山致电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D.确立了“联俄”政策5、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一生最伟大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B.十月革命的影响C.苏俄和中共的帮助D.孙中山与时具进、顺应潮流的精神6、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①反对帝国主义②主张“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废除满清贵族的统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合作讨论,归纳展示:三、三民主义对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思考角度提示:1、政治2、思想5课后巩固、提升练习:1、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A.民族主义B.政治民主化C.社会主义D.经济全球化2、(2008海南,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3、、1911年武昌起义后,军政府宣布以这一年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革命军军旗为十八星旗。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中的重要倾向是:A、民族平等和团结B、反满兴汉C、追求明民主共和D、反帝反封4、、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B.反对民族压迫,发展资本主义C.限制小私有者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5、、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A.兴中会纲领B.同盟会纲领C.新三民主义D.三大政策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方面概括辛亥革命所起的伟大作用。6、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黄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服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
本文标题:第16课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3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