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变色龙教学设计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变色龙教学设计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变色龙教学设计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变色龙》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1、从阅读学表达;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和习作资源,渗透观察和写作方法,从阅读中学会表达。2、通过读书把握变化龙的外形特点等,做一名讲解员,以说促读,说中内化。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大自然——昆虫——小动物——奇特的小动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求知欲读课文2、用一两句话简介课文内容三、再读课文,扫清障碍1、要求:字字正确、句句流畅,声声响亮2、练习读3、指名,指导:“名副其实、窥视”4、完成课后第3题(以上由第一课时完成)四、默读课文,把握重点1、默读要求:思考从课文中看到一个怎样的变色龙?画出描写它的句段。2、默读3、交流4、再读“变色龙”,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捕食or变色)五、精读课文,内化语言。当变化龙的讲解员:可以加上自己搜集的资料;可以加自己生动有趣的解说词;可以重点介绍某个方面……(课堂高潮处)六、跳出课文,学表达1、激疑:作者是怎样观察才把变色龙写得此这么好?(看、听、问、摸)向我介绍时,又是怎样介绍的?2、把解说词写下来or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七、走出起跑线,引向课外“难得碰到”,为什么又要给放了?观察、写日记、找资料参考资料,少熬夜!拓展阅读:非洲见闻《变色龙》教学设计2一、复习导入1、读读生词2、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二、细读课文1、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3、小组学习:读读9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①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②变色龙的这写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③根据插图,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4、感悟课文第十到十二自然段①自渎课文,说说在这自然段中了解到变色龙哪些知识。②理解部分词语:迟钝、窥探、绘声绘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等体会变色龙捕捉食物的速度快。③练习朗读,注意重点词的朗读。④使用“绘声绘色”造句。5、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①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看出?②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③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④仔细观察图,体会变色龙的颜色变化。⑤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用“名副其实”造句。6、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7、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8、齐读课文第三部分①放回变色龙,是为什么?又使你想到了什么?②你还收集到哪些变色龙的资料,集体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像变色龙这样的小动物。三、布置作业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送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1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词语出示。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变色龙,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来认识它,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变色龙的资料。3、请你回忆一下,课文依次写了它的哪三个方面的内容?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要想发现变色龙容易吗?2、交流。(不容易)从哪可以看出来发现它确实不容易?(1)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发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2)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3、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二段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一“怪物”,还细细端详起来。“端详”是什么意思?作才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的。默读课文第二段。2、读后交流。(外形、捕食、变色)3、你对其中哪一方面最感兴趣,选择哪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勾勾画画。4、交流。外形:(1)出示图片,指名读第9自然段。(2)交流: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体会。(3)在介绍动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部分时,也要紧紧扣住它的特点来写。参考资料,少熬夜!(4)指导朗读。捕食:(1)变色龙的样子怪,那它捕食呢?出示第12自然段,你能概括出它捕食的特点吗?你又是从哪体会出来的?(2)交流、指导朗读。(3)变色龙之所以能迅速、准确地捕获食物,靠的是什么?它的眼睛与舌头又奇特在什么地方?(4)交流,朗读第11自然段。变色:(1)指名读第14自然段,找出颜色的变化。(2)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3)看到这些,你会怎样称赞它?(4)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段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既迅速又准确、身体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你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会怎么处置呢?2、交流。3、作者又是怎么做的?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四、总结课文对啊,我们要保护变色龙,保护自然界的所有动物,让我们人类和动物都能和谐地在地球上生活!五、作业1、造句。(1)绘声绘色……(2)名副其实……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学习课文的写法,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介绍。板书设计:6、变色龙外形怪捕食快变色多《变色龙》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重点、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教学准备:有关变色龙的图片及资料做成的课件。教学流程:一、创境导入同学们,通过学习第二组课文,我们随课本走进了绿色大自然。那儿有会唱歌的纺织娘,有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有各式的美丽贝壳,还有涂了油彩般的蝉儿……小动物们那么可爱,大自然那么美丽、神奇!今天,让我们随刘梦熊先生一起远去非洲,去认识另一位大自然的宠儿变色龙。设计意图:在教师的美丽描述中,营造出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生又是一个“温故”的过程,并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让我们一起写下它的名字。(师生一起板书)二、交流资料1、你认识它吗?(师指课件中的变色龙图片发问)2、除了认识它,你还了解那些关于它的知识?请用自己的话简练的说说。(像它的食物?生息地?它如何繁殖?所属科目?其种类、数量?……老师适时将搜集到的变色龙不同种类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搜集有价值资料,且学会整理和内化的能力,并训练简练、条理表达能力。3、小结:你课前广泛地阅读让你增长了许多知识,也让老师大开眼界,谢谢你们!设计意图:给学生即时的肯定,激发其学习的自信。三、检查预习1、接下来,我们要透过文字随作者去非洲见见那只变色龙了。但有几个拦路虎我们得先解决掉。一起来看:(出示课件)绿莹莹指手画脚凶相毕露绘声绘色刹那间名副其实迅雷不及掩耳之势2、你会读这些词语吗?谁来和这些拦路虎较量?指读(纠错)强调多音字、以及字形易错的字。(课件中用红色显示的字)齐读3、现在我们可以去见变色龙了。设计意图:集中扫清阅读障碍,教给学生在语境中确定读音的方法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根据课后提示我们清楚知道,刘梦熊先生以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记叙了他们发现、端详并放回变色龙的过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哪些段落分别介绍了这三部分内容?发现(1—8)端详(9—15)放回(16)2、再浏览9—15自然段,看作者要引领我们从哪些方面去端详变色龙?外形、捕食、变色3、小结过渡:我们对这次观察行动已经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让我们先随作者找到变色龙。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结构,由整体到局部,层层推进,脉络清晰五、研读课文,品悟理解(一)发现变色龙1、小声读读1—8自然段,初遇变色龙,它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边交流边品读。(突出“震惊了寂静的田野”“怪物”“怪蛇”“冷冰冰”……)设计意图:此处不是课文重点,所以大胆取舍,学习时略处理,学生点到为止,体会到那种惊异之情即可2、过渡:到底它的哪些地方长得特别怪异,让我们如此震惊?(二)端详变色龙之外形1、从你的发言中我知道,大家都关注到了第9自然段。那请1名同学读,其他同学思考,变色龙的哪些地方长得怪呢?指读交流头部:头(圆形)嘴(三角形)眼(凸起)凶相毕露身躯:(长筒状)背部:(隆起似龟)腹部:脚(短)尾巴(尖细)变色龙身体的各部分各具特色,与众不同!长得多奇怪啊!那就读一读,读出你的好奇吧!(教师随着学生发言相机指导读书)2、多奇怪的小生灵啊!找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看课件图片,一起随作者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仔细端详变色龙的样子。3、自己读读,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4、自己看着图片,有顺序地说说变色龙的样子。设计意图:此处是课文重点,描写有序、特点鲜明,参考资料,少熬夜!让学生品悟用词的妙处,结合图片领悟表达的有序,感悟变色龙特别的外形特征4、小结过渡:刚才我们有序地端详了变色龙怪异的外形。接下来刘先生又要带领我们去观察它的捕食和变色。大家对哪一部分比较感兴趣呢?(三)端详变色龙之变色1、让我们一起来见识大家最感兴趣的变色龙之变色!(喜欢捕食部分就先学习捕食)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所以教学宜顺兴而教,也是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2、读读相关段落,变色龙的变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感受深刻的词句旁边简单写写感受。3、交流⑴变色多:①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②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③它能变出那么多种颜色,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名副其实”!真了不起!自己读读吧!④它还能变出来别的颜色吗?可能变出什么颜色呢?⑤它真是太厉害了!让我们来大声夸夸它吧!设计意图:读书要有目的性、层次性。这里设计了理解读、想象读,传情达意地读等方式,让每次读书都有不同的收获,层层递进⑵:变色快:①还留下什么印象?快②有谁知道它每变一次颜色到底有多快吗?20秒③20秒,到底是多长的一段时间呢?以我们非常认真的书写态度来些“变色”二字。学生写字④同学们,当你写完变色二字的时候,变色龙已经结束了一次变色!(学生都露出惊讶、赞叹之情)真是太神奇了!快让我们端起书来,郑重地夸赞一下它吧!(读课文)⑤我们文中介绍它3次变色,那总共需要多长时间?1分钟!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表达我们的钦佩与赞叹!设计意图:掌握时机,掌握火候,适时补充手中资料,适当拓展,引发想象,深化了教学内容。另外实地参考资料,少熬夜!让学生用写字来感受变色所用时间,运用体验式理解使形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⑶拓展①观察变色龙会不会变色,我们把它搬来弄去3次,它也乖乖的变了3次色,我不禁产生疑问,它为什么要不停地变色呢?为了保护自己,保护色是它的救命法宝!是变色龙的本能,每到新的环境,它都会迅速变色,以此来掩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小结:原来变色龙可真不简单啊!本领高强啊!②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能像变色龙一样通过变色来保护自己呢?章鱼。③此之外,你还知道小动物们为了保护自己还有别的救命法宝吗?拟态(竹节虫、枯叶蝶)、装死(负鼠)、自切(壁虎)等等。设计意图:此处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将语文和综合课知识有机融合,体现出语文的综合性、整合性,践行大语文观(四)端详变色龙之捕食1、刚才见识了变色龙的变色,最后来观察他的捕食。默读11、12自然段,看,变色龙的捕食有什么与众
本文标题:变色龙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1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