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数学《年月日》教案设计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数学《年月日》教案设计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数学《年月日》教案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年月日》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这单元是在前面已经掌握了时、分、秒、时间单位,以及学生在生活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积累了对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而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及各月天数,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了解有关闰年的有关知识,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比较、猜想、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多个年份年历卡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师:课件出示大屏幕。师:这是谁呀?生:猪爷爷。参考资料,少熬夜!师:对,这是我们的老朋友猪爷爷,猪爷爷为了保持强健的身体每天坚持服用钙片,一瓶钙片有三十粒,每天服用一粒,一个月够吗?生1;够,因为一个月有三十天。(师板书)生2:有时不够,因为有的月份三十一天。(师板书)师:这两位同学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每月情况是怎样的呢、每年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同桌合作,探究年历卡活动要求:1、以同桌为单位,一张年历卡,一张汇报单。2、两人先共同观察年历卡,然后一人读,一人填写汇报单,看哪对同桌合作的最快、最默契。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生:一年有12个月(板书)大月(31天):1、3、5、7、8、10、12共7个小月(30天):4、6、9、11共4个二月(29天)(28天)生汇报完后师介绍大小月、特殊月几个数并板书。师:那现在我们知道怎样告诉猪爷爷了吗?谁来说说?生:小月和二月时够吃,大月时不够吃。师:我已经隔空告诉猪爷爷了,猪爷爷又回话了,一起看看是什么?猪爷爷:原来这么麻烦,那我干脆一年买一箱,一箱12瓶,每瓶30粒,这样总够吃一年的了吧?师: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算一算。生汇报。师板书:31×7+30×4+29=366(天)31×7+30×4+28=365(天)师:咱们同学真是太棒了,猪爷爷都不由得称赞咱们同学棒棒哒,大头儿子知道咱们同学很优秀,也想让咱们同学帮助他,一起来看看什么问题。大头儿子:我爸爸今年要连续两个月出差在外,共计62天,爸爸是哪两个月去出差呢?生1:1、3月;生2:7、8月师:同学们同意哪个答案,为什么?看来有的同学对大小月已经熟记,有的不能熟记于心,那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我们记忆呢?(三)教授左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记忆大小月1、左拳记忆法教师教授一遍,学生自己做一遍。参考资料,少熬夜!2、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师:谁能告诉许老师,腊、冬分别指的是哪一个月?生:12月,11月3、现在你能根据这个歌诀判断你同桌的生日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四)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师:你对这个歌诀还有其它疑问吗?生:平年,闰年是什么意思。师:你提问的这个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有同学知道吗?师:你知道的可真多,老师给你点赞!数学上我们把“一年有365天的年份叫作平年,一年有366天的年份叫做闰年”。(生齐读)师:为什么平年和闰年相差一天,相差在哪一个月份上了?对,就是2月,平年(板书)的2月有28天,闰年(板书)的2月有29天。所以咱们可以根据年历卡上2月份的天数来快速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谁能告诉老师怎么判断?(生答)师:(课件出示表格)判断年历卡中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生答)师:如果没有年历卡,咱们又该怎么判断下面这四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有知道的同学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对,可以依据上面的进行推断!你是个推理能力很强的孩子,能具体的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推断的吗?你已经做的非常好了,请坐。看来这个问题比较难,咱们就一块来探究!在这一列表格中能找到规律吗?生:每隔3年有一个闰年;3平1闰;每4年有一个闰年等师:也就是说这些年份数和4有关系,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把掌声送给他)师:那闰年的年份数和4有什么关系?谁知道?咱们就用年份数÷4看看有什么发现,结果有没有余数?(没有)也就是说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倍数是咱们以后要学到的知识;平年÷4有余数吗?(有)那平年的年份不是4的倍数。课件中展示的是咱们刚才在表格中发现的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公历年份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现在就来小试牛刀。小练习:判断下面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参考资料,少熬夜!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还没有学习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其实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一样的?想不想挑战下自己?让学生计算1984÷4=475,生判断是闰年。师:出示答案平年,咦,哪里出错了,咱们先看下1900年的年历表,真的是平年,其实,古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哦,咱们可以用1900÷400来计算,结果有余数,它就是平年。2000年应该除以多少?(400)三、巩固练习师:感觉自己学的怎么样,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谦虚的孩子),一起来看几个简单的小题。1、一年有()个月31天的月份有()30天的月份有()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2、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四、课堂小结短短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年月日》的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二、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三、实践活动:制作年历教材在学生学习完“年、月、日”这一单元之后,参考资料,少熬夜!安排了制作年历的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新知识点:1、认识年、月、日。2、24时计时法。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四、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五、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2、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在设计时着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出经过的时间。六、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1、填空。1时=()分1分=()秒1时=()秒240分=()时1分25秒=()秒82分=()时()分2、提问:(1)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时间单位)(2)关于时间单位你还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纪等)(3)那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想知道些什么?3、导入新课讲述: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大约就是一个月,同时,地球自己也在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二)、探究新知1、认识年、月、日。(1)出示材料。提问:以前我们用钟、表来研究时、分、秒,那么年、月、日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呢?(年历卡)(2)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看这是哪一年的年历。(3)分别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几。提问:10月1日是什么节日?申奥成功是在哪一年呢?(4)请同学们在年历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纪念日,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别是星期几。(5)合作探究。观察: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6)讨论交流。教师根究学生的回答内容,板书:年月日一年12个月365天或366天1、3、5、7、8、10、1231天4、6、9、1130天229天或28天(7)质疑:你们每人手中的年历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这几个月呢?(是)对!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这几个月。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数都是30天。(是)参考资料,少熬夜!(8)认识大月、小月。讲述:通过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这7个月都是31天,4、6、9、11这4个月都是30天,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天数都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数都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2月)从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数比大月、小月的天数要少,所以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2、巩固。刚才我们在年历上已经找到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于?3、记住大月、小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和一个特殊月。那怎样记住一年中的大、小月呢?教材上介绍了一种左拳记忆法,应该怎么数呢?(1)出示左拳图。(2)讲清相应部位所表示的每个月的天数。(3)根据图,全体一起记忆。(4)指着自己左拳再次记忆。(5)再介绍一首儿歌,加强记忆。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三)、课堂作业新设计观察今年的年历。(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3)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四)、思维训练想一想:9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年月日》的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
本文标题:数学《年月日》教案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79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