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考资料,少熬夜!说课稿【通用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网友收集分享的说课稿【通用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课稿【第一篇】一、指导思想本课在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规范动作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围绕沙瓶进行的各种练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学生的活动体验,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沙瓶操和韵律带来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陶冶美的情操,树立终身健康观。二、教材分析本课沙瓶操的选用,是为了让学生达到“初步掌握一套轻器械体操”和“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运动”的水平目标,这些水平目标的实现光靠一两节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节课将学习目标定为了:对正确身体姿势的体验和韵律、节奏的感知,在体验与感知中激发运动兴趣,并力图达到其他领域目标。在这个学习目标的统领下,选择了动感十足、节奏分明的音乐,编排设计了简单规范、易于重组的动作,采用了现代气息的情景设置,运用了易于操作、美观新奇的器械。三、设计思路本课以主题教学为主线,围绕沙瓶进行设计,以练习沙瓶操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中,体验沙瓶操带来的新奇感觉,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发展身体的协调性,陶冶美的情操。1.在学习中重视小组的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自创练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树立信心,从而能够大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与此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尝试运用教师所教的动作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自主练习和集体活动中的交往的能力,体验游戏带来的无限乐趣,在游戏中感受成功的喜悦。2.加强体育运动中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让学生对所学的沙瓶操进行简单的动作变换并自编展示队形,以学生为立足点,把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组织、点拨,参考资料,少熬夜!使之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去学去练,在师生心理相容,共同研究、平等讨论的良好氛围中,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大胆展示的教学目标。3.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学习目标采用相应的评价形式和手段,让评价成为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如在集体练习时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集体评价,在分组时采用小组和学生相互评价,在小组间竞赛时采用教师评价和小组的相互评价;在分组练习时,采用了激励语的目标评价;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可采用伸大拇指、摸摸头、拍拍肩的动作和肢体触摸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4.体现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用沙瓶操的引入,拓展课程内容资源;沙瓶的采用,开发课程器械资源;健身活动、竞赛主题的设置,触发现代健康观念的建立和终身体育态度的树立,激发对健身运动、社区体育的参与意识。5.注重使学生获得轻器械体操的动作感受。基本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较好地掌握运动技术是落实课程标准其他领域目标的重要载体。轻器械体操的动作感受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在这个手段中,让学生逐步实现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发展体能,进而增进身体全面健康的学习目的。说课稿【第二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迷人的秋色》节选自峻青的《秋色赋》,课文用激扬的语言描写了柿子、苹果、葡萄等成熟时的迷人景色,展示出一幅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金秋丰收图。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描写具体,是一篇训练语言,陶冶情操的好课文。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参照教材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联系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会写“突、灿、烂、固、遍、称、赞、逗、帅、串、迷”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参考资料,少熬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阅读课文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3、教学重点,难点①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②难点:了解比喻句的不同表现形式。4、突破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复朗读,熟读成诵。5、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和课文的意思,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总结全文,完成课后练习题。6、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教师引导点拨1、直接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瓜果遍地的秋景图,创设情境,使学生走入《迷人的秋色》课文中,理解重点词句。2、举一反三法:第3、4、5自然段运用了比喻方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柿子、苹果、山楂、葡萄等成熟时的迷人景色,通过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说课稿【第三篇】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二课时笔算除法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一、说教材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域重要的学习内容,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课本教材采用情景导入,使用估算、摆小棒、圈划方格图多种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试商的方法,最终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二、说教学目标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口算估算方法,为本节课试商打下了基础,但是试商的过程相对复杂;另一方面,该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学生的基础也存在个体差异。综合各种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知识技能目标: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思考动手和小组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目标:1.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意识。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中,商的位置确定。四、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依据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和变教为导、以导促学的教育思想,同时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这节课我以自学导纲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同桌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多种互动方式,实现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最后又设计导学归纳和反馈训练两个环节,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五、说教学过程下面我重点说一说教学流程以及这样设计的意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一)首先我来说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新课导入1.复习旧知课件展示三个练习题,复习刚学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知识,为接下来学习试商打下基础。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答案,最后汇报。在汇报时即时反馈,给予肯定评价,为学生学习本课树立信心。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提问,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喜欢连环画和故事书吗?(课件出示)我们学校每周一次阅读日,图书管理员来到图书室后,老师告诉了你这样的信息。参考资料,少熬夜!如果每个班分30本,你知道能分给几个班吗?你会解答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2÷30.)师: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你能尝试计算吗?这里采用了学生熟悉的读书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第二个环节是出示导纲,自学探究。导学互动课堂的宗旨强调“变教为导,合作互动,自主探究”,根据这样的课程理念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在第二环节是这样设计的。1.自学课本81页内容,根据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知识性问题一:a.可以分几个班,你有什么办法解答?说说你的方法。这样设计使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思考解决方法,如有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基础,多数学生能口算出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2本.还有的同学可能用估算法,92≈90,92÷30≈3,即可以分给3个班。如果有同学用笔算,则让他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如果没有,可以告诉学生这题可以用笔算,同时引出下一个问题b.如果要精确计算,需要用竖式计算,你会吗?强调商的位置,并说明为什么。c.在课本上将横式补充完整。提示学生写清横式得数和答语,找准单位。(同时板书)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及时订正和评价,在评讲的同时给予激励,进行情感教育。2.练习根据大纲,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练习可以有效巩固和强化新知,据此我设计该环节。练习我最棒,大家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多媒体出示)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分小组订正,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并对小组成果即时评价,激励学生探究热情。3.(还有140本故事书,如果也是每班分30本,又能分几个班呢?)自学课本82页内容,然后思考完成以下问题。完成之后小组之间议一议,小组长总结。知识性问题二:a.你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想一想,说一说怎么做。学生通过思考30×4=120﹤140,30×5=150﹥140,所以商4体验试商的过程。同时提醒也可以根据乘法找最大数的方法找到最大商。参考资料,少熬夜!b.你会列竖式精确计算吗?写一写。在精评的时候使学生明确商的位置以及为什么这样写,最后提示商太大会出现什么情况,探究试商时出现的几种情况。c.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前2位不够除时,怎么办?议一议。使学生明确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用前三位除,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与交流,在体验试商的过程中学会试商,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第三环节是归纳整理,总结梳理提问: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既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点评后出示本节课要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四)第四个环节是反馈练习,巩固提升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练习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练习的难度应当适中,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同时考虑我班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练习反馈(多媒体出示练习题)。1、笔算练习2、能力提升第1题是基础题,巩固本课知识,同时可以有效检测学生新知的掌握情况,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矫正。第2题是能力提升题,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最后布置作业题,目的是及时督促复习,深化知识。六、说板书设计。笔算除法30)9292÷30=3(个)…2(本)2140÷30=4(个)…20(本)14020板书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帮助学生明确本节知识重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指导!说课稿【第四篇】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中国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执教这首诗,参考资料,少熬夜!我努力在体现以下几个理念: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上,老师让学生“猜一猜”这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说课稿【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775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