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精编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汇编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0精编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汇编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精编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汇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小学数学教学随笔【第一篇】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好文档,供参考2/10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好文档,供参考3/10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好文档,供参考4/10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第二篇】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教《美丽的心座》时,在主题图讲完后,我请7个同学上台,问:苹果和香蕉,你最喜欢哪种,喜欢苹果的站在左边,喜欢香蕉的站在右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7由几和几组成。师还可以问:玩具车和冰淇淋,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放学后,你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7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二、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掷双色片》时,我先告好文档,供参考5/10诉学生我一共有几个双色片,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三、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小组中可以进行夺红旗比赛,在个人中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第三篇】感悟:虽然教学新教材三年多了,其间也接触了不少估算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到现在的估算教学要求与原教材有很大的区别,过去一般都是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方法比较单一,而新教材直到四年级教学大数的改写时学生才第一次接触“四舍五入法”,而估算教学早在一年级就有安排。在教学中,虽然学生没有接触“四舍五入法”,但我可能受教学定势思维的影响,还是比较倾向这种方法。这次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又碰到了估算,但仔细研读教材后发现:估算方法的选择“四合五入法”并好文档,供参考6/10不是唯一的方法,特别是遇到实际问题时要灵活选择估算方法。正好,第九期《小学教学》杂志上刊登了吴正宪老师的1篇估算教学案例,深受启发。[片断]:师:明天就是重阳节,学校准备组织我校的29名离退休教师出去秋游,每位老师的门票车票共计104元,请你帮工会主席估一估,应该准备多少钱?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生:104*29,生:把104看成100,29看成30,100*30=3000元,准备3000元钱就够了。生;把104看成110,29看成30,110*30=3300,要准备3300元。生:不对,3000元钱不够。生:把29看成30多了100,可把104看成100少了116,比实际数少了。生:应该准备3016元。师:你已经算出准确数是3016。师:如果你现在是工会主席,你觉得应该准备多少钱呢?生:3000元。生:不行,那你只https:///好不去游玩了。好文档,供参考7/10生:我觉得应该准备3300元,别人又不会因为你多带了钱就涨价。生:我觉得应该准备3300元,假如有些老师忘带食物或水就可以用多的钱买。生:我觉得应该准备3300元,假如要下雨没带雨伞还可以用多余的钱买。师:看来是应该多准备一些钱。师:你觉得第一种估算方法有问题吗?生:没有问题,但与真的不行。师:估算方法没有问题,但和实际情况有出入。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你们的估算方法,比较估计的数与实际数的关系。生:第一种方法做的比实际小,第二种方法估的比实际大。师:我们把比实际小的叫小估,比实际大的叫大估吧!(仿照吴老师课中的命名)生: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是小小估:把104看成100,把29看成20,准备20xx元就够了。生(反驳):你没有发现3000元钱都不够了,还小小估。生:看来如果你是工会主席,老师跟着你就要倒霉喽。好文档,供参考8/10生:把104看成105,29看成30,等于3150元。生:把110*29=3190元生:104*30=3120元师:这些估算方法,你最不喜欢哪一种?生:110*29,生:我也不喜欢。师:为什么?生:不好口算。师:你认为哪些容易口算呢?生: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容易些。师:看来估算我们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对方法,还要看成好口算的整十数。[片断二]:师出示:批发部每月卖出720瓶桶装水,一年大约卖出多少桶装水?生:小估,看成700*10=7000瓶。生:一年12个月是固定的,不能看(学生的意思是12不能变)。生:700*12=8400。生:不能小估要大估。生:看成800*12=9600,生:看成800*10=8000。好文档,供参考9/10师:这道题是选择大估还是小估好呢?生:大估,小估水就会不够。生:随便什么都可以,因为这里没有钱。生:大估,因为热天水的销量会增加很多。生:小估,天气冷的时候销量也会减少很多。(此时,学生有三种观点,每种观点都说的很有道理,谁也不服输)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也认为这题大估、小估都可以。随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又编了一道题关于载重量的题,这道题是必须用小估的方法解决的,虽然一开始学生在估算方法的选择上随意性很大,但最后经过讨论,学生们还是认为为了更安全,应该选择小估的方法进行估算。小学数学教师随笔【第四篇】一、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童话、游戏、比赛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能力。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善于做或做不准稍复杂的计算、简算、估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好文档,供参考10/10碍,然后对症下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看谁估得准”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知难而进、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二、持之以恒、打好基础。小学生做计算题时,往往只满足会做而已,不善于进行必要的练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在计算题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计算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具体要求,扎实训练好基本功。比如:可以让学生每天一练,及时督促、及时检查。三、要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比如,我们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了错误。这时,只告诉他这一页中有问题,让他自己去找哪里出了错,并让孩子讲讲如何出的错,找到错误的根本原因。有些时候,并不一定就是粗心。同样是计算,它也有方法,养成做计算题先观察的习惯,根据式子的特点选用简便方法或者是一些小技巧,都可以减少错误的出现。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精编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54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