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幼儿教师教育知识【参考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教师教育知识【参考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幼儿教师教育知识【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幼儿教师教育知识【第一篇】01学前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指所有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狭义的学前教育特指幼儿园和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学工作02保教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保”就是保护幼儿的健康。教”即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这是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03环境创设幼儿园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一般幼儿园老师常说的环境创设指教室、走廊、大厅里的装饰物和自制的区角、墙面等。04教研即教育研究,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是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途径。05教学活动设计即俗称的“教案”,指幼儿教师通过选择与规划教与学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方法等,从而提出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06教学计划幼儿园对于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一般包括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阶段计划、学期计划、学年计划、总计划等。07五大领域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被划分为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大领域。08四大版块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四大类别,分别是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09集体教学指全班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具有集中性和统一性,即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并有统一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10区角活动参考资料,少熬夜!又称活动区、区域活动或区域游戏,是指利用教室、走廊、室外等各种场地来设置各种区角,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以及主题活动发展进程,在各区角投放一定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的活动形式。常见的区角活动有角色表演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生活操作区、益智区和阅读区。11个别化学习为了适合个别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中,个别化学习往往通过投放在各区角的材料实现。12分组教学部分幼儿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活动情况的了解和指导,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与合作。13主题活动一种研究型的课程,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14户外活动早操外的其他户外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灵活性大、幼儿自主性强。15运动会体育运动竞赛会,幼儿园的运动会常常邀请家长参与,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展开。16韵律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活动。17谈话活动培养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语言教育活动。18讲述活动以幼儿语言表述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19安全教育幼儿园一切工作的基础,教师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教育活动。20游戏广义的游戏指各种玩的活动;狭义的幼儿游戏指幼儿园教师设计并提供的、引导幼儿产生的或幼儿自发兴起的玩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生活、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21角色游戏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的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小医院、理发店等。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22规则游戏成人为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23表演游戏指幼儿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24建构游戏又称结构游戏,指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25合作行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26无结构材料不经过设计的原始材料,幼儿自由决定玩法。27低结构材料结构松散、可变性强、玩法多样的活动材料。28高结构材料可变性弱,玩法单一的活动材料。29自制玩教具由幼儿教师自己制作的玩教具,主要以剪、画、缝、贴等多种形式制作而成,不仅新颖有趣、各具特色,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30儿歌以低幼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31前书写幼儿用笔或者其他书写替代物,通过感知、涂画、涂写、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用图形和文字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32前阅读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者通过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过程,它可以是视觉活动、听觉活动、口语活动,甚至是触觉活动,是幼儿了解社会和自然界的一种方式。33观察记录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设备,有目的、有佳话的对幼儿进行考察、记录和参考资料,少熬夜!分析。34学习故事又称叙事性评价,是引进自新西兰的幼儿评价体系。以故事的形式记录幼儿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35成长档案通过多种形式记录幼儿的成长历程,在幼儿园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幼儿的在园情况,更真实地纪录了幼儿的富有个性的成长历程。36幼小衔接指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通过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好一系列的工作,帮助幼儿实现从学前教育阶段到小学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过程。具体采取的`十大好方法【第二篇】1、定位法:如和孩子商量将玩具图书装进指定容器、放指定位置。2、游戏法:如“送玩具回家”,孩子不能将玩具物品归还原处,即将摆错的玩具物品问孩子说:这几样玩具说那不是我们的家,请你送他们回自己的家好吗?请放错的孩子改错,如记不住则请会的孩子,适当时候教师帮个忙。3、演示法:如刷牙、洗脸,教师要给孩子看,同时给他们准备牙刷牙膏、茶杯、毛巾进和操作练习。4、诗歌法:如孩子挑食,让孩子念首儿歌:“鱼肉虾子味道香,青菜萝卜有营养,小朋友们样样吃,长得高来长得壮。”5、故事法:编讲系列故事①根据行为习惯内容和孩子具体情况,确定一个角色,然后每天编讲一个小故事。最后还可让幼儿自己接下去编讲;②编讲两个对比故事,让幼儿辨别故事中角色的行为好与不好。③出题目让幼儿编故事如“讲礼貌的小白兔”,“不听话的小猴子”。6、讨论法:如孩子在客人来时表现得不礼貌时,待客人走后,家长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讨论他的行为表现,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好的行为表现,不好的行为表现均可用讨论法。7、随机教育法:如带孩子坐汽车外出参观,孩子们主动让坐给老爷爷,家长就应及时给予表扬;在马路上遇见清洁工人清扫马路,则要随机教育孩子尊敬他们。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护公共环境卫生。8、诱导法:如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个新玩具则可诱导说:这玩具真好玩,如果小朋友也想玩,你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吗?如带孩子们去参观新华书店,出发前可参考资料,少熬夜!提问孩子们:“看到营业员该说什么?”启发孩子们回答,使孩子们规范自己的行为。9、暗示法:用含蓄的语言,示意的举动,如一个人眼神、一个手势、暗示孩子矫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倘若发现孩子欲把别人搭的建筑物推倒时,教师则可用含蓄的语言“推倒了太可惜,搭得多好啊,来你也搭个给老师小朋友看看好吗?”或给孩子一个制止的眼神和手势,让他停止这一行动。10、竞赛法:独生子女争强好胜,幼儿园老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在充满和谐的气氛中,开展自我服务能务的竞赛如叠手帕,系鞋带,穿脱衣服,收拾玩具,整理图书等。宝宝上幼儿园的最佳时间【第三篇】幼儿一般在3岁开始就可以上幼儿园,因为3岁的宝宝开始有自我意识,也喜欢社会交往,同时也能独立行走、语言能力、协调性、控制能力都比较好。小班—幼儿园育儿知识大全【第四篇】育儿原则是依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入手,会更加知道怎么取培养孩子,教育孩子。小班孩子的特点:可以和其他宝宝一起玩耍,开始发展友谊。对于手工比较感兴趣。比较喜欢玩球类玩具、喜欢跑跳。
本文标题:幼儿教师教育知识【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85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