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茶艺师培训——葛更镐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七碗茶歌》葛更镐1875742319018757423190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饮茶十德》唐代刘贞亮茶馆茶具茶道茶礼茶艺茶叶茶叶1、茶的文化渊源•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虽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但是茶已经远远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不仅仅作为一种饮料简单存在,与琴棋书画一样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成为了一种修养、一种人格力量、一种境界。•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好茶。古今饮茶方法的演变•一、唐代烹煮:兴于中唐,唐中期以后,饮茶活动达到空前的规模。陆羽【茶经】力倡煎饮法(粗、散、末、饼)茶,经炙、碾、罗工序后加入调料再煎煮饮用。•二、宋代点茶:比唐更加讲究,包括炙茶、碾罗、候汤、熁(xie)盏、点茶等。•三、明清泡茶:朱元璋召罢团茶,主权追求自然、简朴的茶具并注重候汤、投茶法等。•四、当代饮茶:清饮、调饮、袋泡茶、罐装茶、冷饮等。•基本茶类茶分六种: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再加工茶类:以六大茶类作为基本原料再加工而成。包括花茶、紧压茶、速溶茶、茶饮料等。茶叶分类茶具茶壶•功用:用来泡茶。•材质:紫砂壶、瓷茶壶、玻璃茶壶。•小贴士:•1、选壶讲究“三山齐”,这是品评壶好坏的最重要标准。办法是:把茶壶放在很平的桌子或玻璃上,如果壶柄、壶纽、壶嘴三件都平行在一条直线上,就是“三山齐”了。•2、在泡茶和给客人斟茶时,壶嘴不能对着客人,应该朝向自己。•3、用茶壶倾倒茶汤时一定要用手指扶住壶盖,以免茶壶倾斜时,茶盖跌落摔坏。茶人茶具清单公道杯•功用: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汤,均匀茶汤,给品茗杯分茶。•材质:瓷质、紫砂和玻璃质地等,最常使用的是瓷质或者玻璃公道杯,有的无把柄,有的有把柄,有的带过滤网,大多数公道杯不带过滤网。•小贴士:•1、用公道杯给品茗杯分茶时,每个品茗杯应该七分满,不可过满。茶人茶具清单过滤网和滤网架•功用:是用来过滤茶渣的,不用时则放回滤网架上。滤网架是用来放置过滤网的器具。•材质:多为不锈钢、瓷、陶、竹、木、葫芦瓢等材质。•小贴士:•1、用时放在公道杯的杯口,并注意过滤网的“柄”要与公道杯的“柄耳”相平行。茶人茶具清单茶叶罐•功用:用来存放茶叶。•材质:锡质、木质、铁质、瓷质、纸质等。•小贴士:•1、茶叶罐用完后必须立刻密封好,以防茶叶吸潮或走味。•2、普洱茶宜用透气性比较好的竹罐、纸罐;铁观音等乌龙茶宜用锡罐、瓷罐;茉莉花等花茶宜用瓷罐。茶人茶具清单赏茶荷•功用:也称茶荷,茶艺表演中用来让客人鉴赏干茶。•材质:瓷质、木质、竹质,多数以瓷器制作而成。•小贴士:•1、用赏茶荷取放茶叶时,手不能碰到赏茶荷的缺口部位,以示茶叶洁净卫生。茶人茶具清单随手泡•功用:用来烧水的用具,即热水壶。•材质:不锈钢质,多为电磁炉式或电热炉式等。•小贴士:•1、随手泡用来冲泡茶叶。•2、随手泡用来温壶洁具。•3、泡茶过程中,壶嘴不宜面向客人。茶人茶具清单水盂•功用:用来盛接凉了的茶汤、废水和茶渣等。•材质:瓷器、陶器等。•小贴士:•1、相当于茶盘、废水桶。•2、泡茶过程中,泡茶者或茶艺员也可用水盂赖洗手。茶人茶具清单茶盘•功用:用来放置茶具,盛接凉了的茶汤或者废水。•材质:以竹质、木质为主,偶有瓷质、紫砂或石质茶盘。•小贴士:•1、不要让废水长时间留在茶盘内,并以干布将其擦拭干。茶人茶具清单品茗杯•功用:品茶、赏茶。•材质:瓷质、陶质、紫砂和玻璃质地等。•小贴士:•1、男士拿品茗杯手要收拢,以示大权在握。•2、女士拿品茗杯可以轻翘兰花指,显得仪态优雅、端庄。•3、品绿茶宜用透明的玻璃杯。茶人茶具清单闻香杯•功用:用来嗅闻杯底留香的器具,一般与品茗杯一起搭。•材质:多为瓷器材质,也有内施白釉的紫砂、陶制的闻香杯。•小贴士:•1、一般和品茗杯、杯托搭配使用。•2、使用时,将杯口朝上,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轻轻搓动闻香杯使之旋转,边搓动边闻香。茶人茶具清单杯垫•功用:也称为杯托、小茶盘,用来放置闻香杯与品茗杯。•材质:以木质、竹质、塑料质地为多。•小贴士:•1、使用杯垫给客人奉茶,显得卫生,洁雅。茶人茶具清单茶巾•功用:泡茶过程中的清洁用具,用来擦拭泡茶过程中茶具外壁的水渍、茶渍。•材质:纯棉、麻布质地。•小贴士:•1、只能擦拭茶具外面的部位,不能用来擦拭茶具内部。•2、茶艺员或主人在泡茶过程中,将双手轻轻搭在茶巾上,是泡茶礼仪的基本规范之一。•3、使用示范:一只手拿着茶具,另一只手的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托起茶巾,用茶巾擦拭水渍、茶渍。茶人茶具清单盖碗•功用:用来泡茶,也可以当作品茗杯使用。•材质:紫砂、瓷质、玻璃质地等,以各种花色的瓷质盖碗为多。•小贴士:•1、用盖碗品茶时,盖碗、碗身、碗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2、用盖碗品茶时,揭开碗盖,先嗅盖香,再闻茶香。茶人茶具清单养壶笔•功用:用来刷洗、保养紫砂壶的外壁,也可以用来清洗和养护紫砂茶宠。•材质:养壶笔的笔头是用动物的毛制成,笔杆用牛角、木、竹等材质制成,最常见的为木质养壶笔。•小贴士:•1、用养壶笔将茶汤均匀地刷在壶的外壁,使壶任何一个面都能接受到茶汤的亲密“洗礼”,让壶的外壁油润、光亮,壶养得均匀、美观。•2、多是竹木质地,极易受潮,每次使用完之后,需要及时晾干。茶人茶具清单茶宠•功用:也称茶玩,用来装点和美化茶桌,是茶具发烧友必备的爱物。•材质:通常是紫砂质地,用紫砂烧制成各种造型的小茶宠。•小贴士:•1、可以用清水、温水直接清洗,也可以用养壶笔进行辅助清洗。茶人茶具清单茶针•功用:用来攫取普洱饼茶、砖茶、沱茶等紧压茶。•材质:金属、牛角、骨等材质。•小贴士:•1、不宜用手掰紧压茶:即使是比较松散的紧压茶,也不建议大家用手掰,因为手掰下来都是一块一块的,既不容易泡开,又容易掰碎。茶人茶具清单盖置•功用:也称为盖托,是泡茶过程中,用来放置壶盖的器具。•材质:紫砂、瓷质、竹木质地等。•小贴士:•1、盖置可以防止壶盖直接与茶桌接触,以示洁净,并减少壶盖磨损。茶人茶具清单茶道组合•功用:也称茶道六用,是茶筒归拢的茶则、茶导、茶漏、茶针、茶夹等泡茶工具的合称。•材质:竹质、木质等。•小贴士:•1、茶则:用来量取茶叶,即从茶叶罐中取出茶叶。•2、茶导:用来向茶壶或盖碗中拨导茶叶。•3、茶漏:向茶壶中投放茶叶时,将茶漏放在壶口,可扩大壶口面积,防止茶叶外漏。•4、茶针:用来疏通被茶渣堵塞的壶嘴。•5、茶夹:温杯过程中,用来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6、茶筒:用来盛放茶则、茶导、茶漏、茶针和茶夹五种茶具的容器。茶人茶具清单茶则茶刮茶镊茶通茶艺茶礼品茶礼仪1、日常待客2、正式茶会3、会议倒茶坐姿礼叠手礼——左手下右手上鞠躬礼(站式、坐式、跪式)真礼行礼草礼分茶礼—从右到左(茶桌上分茶)从左到右(茶席上匀茶)叩首礼寓意礼叠物礼摆放与拿取礼注目礼茶礼基本要求着装要求: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怪诞。还要求举止庄重得体,落落大方。奉茶顺序:一是先为客人上茶,后为主人上茶;二是先为主宾上茶,后为次宾上茶;三是先为女士上茶,后为男士上茶;四是先为长辈上茶,后为晚辈上茶;环境布置: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1、日常待客•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1、日常待客•主人:•茶不要太满,以七分满为宜。•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选茶也要根据客人喜好因人而异•宾客:•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2、茶会礼仪开始时:冲泡者应落落大方又不失礼貌地自报家门,冲泡开始前,应简要地介绍一下所冲泡的茶叶名称,但介绍内容不能过多。在冲泡过程中,对每一道程序,要用一两句话加以说明。斟茶时:要注意每杯茶水不宜斟得过满,七分满即可。应遵循“满杯酒、半杯茶”之古训,并且应从每人的右后侧递送续茶时:一般在活动进行30-40分钟后,续茶时走路要轻,动作要稳,声音要小,举止要落落大方。续茶时要一视同仁,注意壶嘴不要冲着客人。饮茶时:不论客人还是主人,饮茶要边饮边谈,轻啜慢咽。不宜一次将茶水饮干,不应大口吞咽茶水,喝得咕咚作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品尝。如遇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切不可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更不要吃茶叶。结束时:茶会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主人要适时地宣布茶会到此结束。主人应站在门口恭送客人离去,并说些道别的客气话。•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常用,其动作要领是: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弯腰,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弯腰到位后略作停顿,再慢慢直起上身。行礼的速度宜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谐调感。•在参加日茶会时会用到跪式鞠躬礼。以跪坐姿势为预备,背颈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倾斜,同时双手从膝上渐渐滑下,全手掌着地,两手指尖斜对,身体倾至胸部与膝盖间只留一拳空当(切忌低头不弯腰或弯腰不低头)。稍作停顿慢慢直起上身,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2.1鞠躬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两人面对面时,均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方伸左掌行礼。•伸掌姿势为: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轻浮。•行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2.2伸掌礼•正规的扣指礼(客人专用回礼)是这样的:•右手握拳,大拇指的指尖对食指的第二指节,伸直屈着的食指和中指,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的面,轻轻点击你面前的茶桌的桌面,三下,切记!!!有三跪九叩的意思。•如今没有谁尊谁卑谁给谁下跪的意思,不过从扣指礼确实可以看出客人的茶道功力的。另外,主人给客人每冲泡一次茶品的时候,客人都应该行扣指礼作为回礼的。•2.3叩指礼2.4寓意礼•1.焚香静气,活煮甘泉•2.孔雀开屏,叶嘉酬宾•3.大彬沐淋,乌龙入宫•4.高山流水,春风拂面•5.乌龙入海,重洗仙颜•6.母子相哺,再注甘露•7.祥龙行雨,凤凰点头•8.夫妻和合,鲤鱼翻身•9.捧杯敬茶,众手伟盅•10.鉴赏双色,喜闻高香•11.三龙护鼎,初品奇茗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右手提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12.再斟流霞,二探兰芷•13.二品云腴,喉底留甘•14.三斟石乳,荡气回肠•15.含英咀华,领悟岩韵•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17.名茶探趣,游龙戏水•18.宾主起立,尽杯谢茶3、会议倒茶礼仪•倒茶的原则:动作轻盈、快捷、规范•泡茶时应该注意浓淡适宜•加水时注意不要直接在其前面直接加水,更不能让茶水溅到桌面上或者与会者身上,•加水要注意水量,控制在七八分满即可;•端放茶水时不能过高,更不能从与会者的肩头和头上过,•杯子应放在与会者的右上面。3、会议倒茶礼仪
本文标题:茶艺师培训——葛更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6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