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推荐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推荐8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推荐8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第一篇】一、学情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2、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3、充分反映我国小学自然改革的成果,并积极融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精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上说法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全册教材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参考资料,少熬夜!保护环境的意识。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三、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三)科学知识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四、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参考资料,少熬夜!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1始业教育1、使用工具2、杠杆的科学32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复习335、定滑轮和动滑轮6、滑轮组练习347、斜面的作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练习35国庆假期6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3、拱形的力量374、找拱形练习课外延伸385、做框架6、建高塔397、桥的形状和结构8、用纸造一座“桥”复习第二单元310期中复习知识回顾期中检测机动1课时3111、电和磁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3124、电磁铁的磁力(二)练习5、神奇的小电动机313参考资料,少熬夜!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8、能量与太阳314练习复习第三单元1、校园生物大搜索3152、校园生物分布图3、多种多样的植物练习3164、种类繁多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练习3176、原来是相关联的7、谁选择了它们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18复习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测试概念梳理319复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测试复习第二单元320第二单元测试复习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测试321总复习322期末测试1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第二篇】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1—2)班的科学课。六年级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二、教材情况分析:(一)教学指导思想参考资料,少熬夜!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1、“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4、“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象、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三、教学目标:(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二)继续发展学生对对比试验中变量的识别和控制的能力,学习运用对比试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技能,学会细致的观察。(三)让学生学会将记录和数据转化为证据,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建构科学概念,学会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事物。(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五)使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信息资料搜集、整理资料法五、具体措施(一)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二)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三)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四)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五)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六)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七)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八)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九)充分应用各类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六、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周次教学进度课时数备注第一周1.病毒1课时第二周2、细菌3馒头发霉了1课时1课时第三周4.食用菌5.蜡烛的变化1课时1课时第四周6.食盐和水泥7、铁生锈.1课时1课时第五周十一假期第六周8.牛奶的变化一、二单元复习1课时1课时第七周9.静止和运动10、距离和时间1课时1参考资料,少熬夜!课时第八周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12、物体的运动方式1课时1课时第九周13、运动的物体第三单元复习1课时1课时第十周复习,期中考试2课时第十一周14、白天与黑夜15、昼夜与生物1课时第十二周16、四季更替17、弯弯的月亮1课时1课时第十三周18、日食和月食19、登上月球1课时1课时第十四周20、蚯蚓找家21、变色龙1课时1课时第十五周22、植物向哪里生长2课时第十六周2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24、珍稀动植1课时1课时第十七周25、生物的启示科学探索的故事第四、五单元复习1课时1课时第十八周研究与实践2课时第十九周全册复习2课时第二十周复习2课时第二十一周复习考试2课时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第三篇】一、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二、学情分析:六年级(3)(4)班共有110人,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不足之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的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三、教材分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参考资料,少熬夜!的特点和作用。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知道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
本文标题: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推荐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22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