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科学教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科学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科学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1、鼓励幼儿大胆动手进行操作,掌握录音机录音的操作方法。2、了解可以将声音记录下来的几种工具和方法,感受数码科技产品对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3、培养幼儿对电子、科技产品的兴趣,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欲望。教学思路:本次活动通过举办“声音博览会”为引子,并贯穿始终,让幼儿保持极高的兴趣和热情,自己动手操作,自由地探索各种能将声音录制下来的方法,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从小培养幼儿对电子、科技产品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的欲望。教学准备:1、活动前请幼儿进行调查:那些东西可以将声音录下来?2、录音素材。3、各种录音工具:如录音机、录音笔、MP3、MP4、摄像机、手机、数码相机等。4、录音机按键图标。教学内容:一、教师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1、教师:下周我们幼儿园要举办一场“声音博览会”,需要收集大自然里各种各样的声音,到时候会评出“最好听的声音”、“最可怕的声音”、“最奇怪的声音”、“最搞笑的声音”等等,你们想参加吗?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将声音带去参展呢?(可以录下来)二、幼儿交流讨论:那些工具可以录制声音1、教师:上课前大家都做了调查,现在请你们告诉老师,有哪些东西能把我们的声音录下来?什么时候需要把声音录下来呢?2、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讨论,。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4、教师:现在科技非常的发达,有许多工具都可参考资料,少熬夜!以帮助我们把声音录下来,像录音机、复读机、手机、摄像机、录音笔、MP3、MP4等等,它们的作用非常大,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三、教师示范讲解:怎样将声音录下来1、教师示范将声音用录音机录制下来的方法,教师操作录音机,请一名幼儿配合录音。①先装进磁带。②按下录音键。③录制结束按停止键。④播放刚才的录音。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录音机的操作方法。教师分别出示录音机按键的图标,请幼儿根据图标进行操作,并对操作结果进行表述。①停止、开仓键②快进、快退键③开始键④暂停键3、请小朋友看一下,还有哪个键我们没有用到它?(录音键)教师:这个键是录音键,它不能单独使用,要和开始键同时按下,这两个键同时按下之后,就能把我们的声音录到磁带上。4、请小朋友在老师的协助下,自行更换上空白带进行录音。四、了解其他数码电子产品的录音方法1、请幼儿自由选择录音工具进行录音,并进行简单记录(是否成功、操作步骤)。2、教师:你们将自己的声音录下了吗?用的是什么工具?怎样操作的?3、请几名操作成功幼儿进行展示操作过程。4、请幼儿再次进行尝试录音,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录音的正确方法,提醒幼儿不要太嘈杂。5、播放幼儿的录音,加深对各种录音工具的了解。五、活动结束、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录制各种声音参加“声音博览会”。科学教案2活动设计背景在这个变化莫测自我的社会里,孩子们对环保意识非常薄弱,在生活中,随时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随手乱折树枝、花草,更多人类还在砍伐树木,导致地球灾难越来越多,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保护树木的重要性,我们从孩子开始教育,从身边开始教育。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参考资料,少熬夜!境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3、初步了解植物的陪护方法。教学重难点1、让幼儿了解树木的成长过程(难点)2、让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联系(重点)活动准备1、联系园林师与社区合作2、灌浇植物的水桶若干3、制作“保护植物”的标志4、植物图片若干活动过程开始(导入)部分一、师幼谈话,让幼儿了解树木的成长过程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到了社区,这里有很多很多花草、树木,首先,我们先来观察一组图片,来看一看这些植物是怎么生长的。”2、通过观察植物图片(树木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所有植物生长都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它是怎样生长的?它要经历多久才能成为高大、粗壮的树?”(2)提问:“一颗树的成长需要多少年?”(我知道是一年。)“要成为一颗参天大树,需要多少年?”(我想需要10几年。)教师小结:对,小朋友回答的很好,一颗大树需要10几年,有的还更久20年、30年,所以树木需要我们大家的爱护和栽培,如果,经常破坏它,我们身边的绿色植物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差。基本部分二、通过问答形式,让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联系1、提问:“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树和我们人类有什么联系?”(树是人类的朋友。)(树可以排除氧气,供我们人类呼吸。)(树还能吸收我们不需要的二氧化碳。)(树可以保护我们的房子,把风挡住。)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对,树是我们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植物,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人类所需要的氧气,还能绿化环境、美丽城市,所以我们大家要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三、现在我们请社区阿姨(园林师)和我们来讲一讲,我们要怎样保护树木1、社区阿姨提问:“小朋友们,平时我们在小区参考资料,少熬夜!里有没有看到园艺工人在养护树木啊?”(有,工人叔叔会帮助修剪。)“你们知道一颗树生长需要我们人类怎样帮助它们吗?”(需要我们的给它浇水。)(冬天给它们“穿上衣服”。)社区阿姨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一颗树长大需要我们去浇水,还需要我们去帮助它们修剪,怎样我们的环境就更加美丽、整洁了,所以,小朋友们平时,也要爱护植物,让它们也和我们一样快乐的成长。结束部分四、组织幼儿为植物浇水并贴上保护植物的标志1、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和社区阿姨一起去给植物浇水,然后把保护植物的标志贴在上面,让大家都知道我们要爱护植物。”(好的。)活动延伸五、活动延伸1、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养护社区植物,共建美好家园。2、让幼儿探索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反思1、本次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明确,让幼儿明确意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在教学活动落实中,有很多孩子因为对树木生长没有多少了解,所以提问中互动不起来,通过图片的引导,孩子们开始想象、探索纷纷举手发言。开始活跃起来。3、在以前传统的按班教学中孩子们都是按部就班,这次通过和社区合作进行教学,在加强社会教学形式的同时,丰富了孩子的科学知识。4、如果重新上本次课程,我会在开始部分先让孩子们观察社区树木,再通过图片来讨论,让幼儿有感触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基本部分中可加入树木与人类有关的大量图片(比如:沙尘暴、洪水、树木被砍伐等。)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境对人类很重要。5、我在教学本次课程中,老教师们的评价是:(1)总体环节流畅,幼儿能完整的接受并有一定的效果。(2)师生能互动(3)导入部分吸引力欠缺科学教案3活动目标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2、通过观察,引发幼儿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3、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参考资料,少熬夜!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活动准备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2、音乐:森林的早上。3、小动物头饰。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课题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石头上的袋鼠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石头上有一只袋鼠。引导幼儿发现石头和袋鼠的颜色很相近。小结:动物保护色可以让动物隐身,不被侵害。二、动物的隐身绝招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把小动物找出来,好吗?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2、观看课件(1)袋鼠躲在和自己相同颜色的石头上。(2)狮子躲在黄黄的草丛中。(3)刀郎藏在绿色的叶子上。(4)青蛙藏在绿色的池塘里。(5)蝴蝶藏在花丛中。(6)斑点蛙藏在水草中。(7)紫色的蟹蛛藏在紫色的花瓣上。3、这些动物都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呢?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2、教师讲述乌龟:盔甲刺猬:硬刺鹿:快跑壁虎:自切黄鼠狼:臭气四、游戏:躲猫猫1、播放音乐:森林的早上2、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在教室里寻找参考资料,少熬夜!适合自己躲藏的地方。活动反思一节课应该像1篇文章,开始和结尾要注重前后呼应。所以,我在这次活动的开始和结束部分都加入了音乐这个灵魂的元素,通过音乐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充分与《纲要》的要求相结合,体现课程的整合观。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要纠正的是自己的语速问题,或许是出于心理原因,总想将所想的一股脑的说出来,而忽视了幼儿的知识接受能力。在拓印材料的选者上尤欠考虑,在幼儿画纸方面,可以用薄一点的纸张来取代,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更直观的看到自己拓印的物体。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要提示幼儿将蜡笔微倾斜作画,以达到拓印画的效果。此外,每一次的活动都有许多让我深思的地方,就教师自身而言,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升华理论,比如在本活动的添画环节,引导幼儿大胆想像作画是活动的重点,若幼儿能力不强,在“找动物”的环节中,教师可尝试添画,使幼儿操作时更有的放矢。活动中,教师应着重观察幼儿作画的联想力,要注意观察幼儿的绘画,做他们的支持者和引领者。适时给幼儿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树立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喜爱及对自己的信心。拓印画对大班孩子而言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所以,它不应该只属于课堂教学中。幼儿的艺术活动本身无处不在,只要孩子想画,有创作的欲望,教师就随时可以让他们开始。虽然本次活动结束了,可我们的拓印之旅却依然要继续,教师可以将拓印材料投放美工角,让他们自由想像,无限创作!科学教案4目标: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了解浓度与水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2、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内容:《奇妙的水》活动准备:幼儿:两杯水(一杯无色的,一杯彩色的),白糖,搅棒,束袖,老师:同上视频录像一段活动过程:1、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看一看。(师幼同看死海录像)提问:参考资料,少熬夜!小朋友们有什么要问老师的呢?你感觉录像中有什么有趣的或不懂的现象吗?(幼儿回答)师:好的,别着急,跟着老师做完下面这个小实验,你就会明白了。2、质疑师: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彩色的水倒在无色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幼儿大胆讨论发言)师将事先调好的密度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师:小朋友们请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3、探索师:小朋友们也想做出和赵老师一样的好看的双层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试一试,看看你们能否做出和老师一样的水来。(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察到的现象)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吗?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和老师的一样好看神奇吗?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的彩色的水和你们的彩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幼儿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师:那是因为老师在彩色的水里加入了一种可以溶解在水里的东西。请你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什么东西是可以溶解在水里的呢?(幼儿表述,提醒幼儿语句表达的完整性)师小结,一边操作一边小结: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经过搅拌在水里溶解了,像蜂蜜一样,粘粘的,很浓,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彩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会浮在上面,形成了好看的奇妙的双层水。4、验证师:交代实验操作过程当中的需要注意的事项。师:下面我们要自己来试试了。你觉得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幼儿回答)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工具强调操作常规:对,小朋友们说的很好。那么,今天的白糖是用来实验用的。所以不能食用。搅棒和勺子用完后要放回盘子里。师幼共同总结操
本文标题:科学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11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