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通用5篇
好范文解忧愁1/15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通用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通用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桌面上的图标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并能够熟练的打开桌面上的图标。2、在熟悉操作窗口的同时,认识窗口的组成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程序窗口的认识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操作实践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Windows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都指向一个应用程序,每运行一个程序,桌面上就出现一个称为“视窗”的图形,我们通常也把视窗称为“窗口”,如果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就要同时打开多个窗口。如何好范文解忧愁2/15运行程序,打开窗口呢?别着急,请跟我一起学。二、新授(一)、打开窗口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打开窗口:1、把指针移动到桌面的图标上,然后双击。2、单击“开始”按钮,在菜单中选择需要运行的程序图标或需要打开的文档并单击它。“开始”菜单中的每一个命令和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一样,都代表着一个应用程序,每运行一个程序,就打开一个窗口。(二)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工作区、边框、窗口角。(三)窗口的操作1、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还原最大化与还原:单击“最大化”按钮,窗口就扩大到整个桌面,这时“最大化”按钮就由“最大化”变换为“还原”。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还原”就可以了。最小化与还原:单击“最小化”按钮,窗口就缩小为一个图标按钮,存放在任务栏上。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任务栏上的图标按钮就可以了。2、窗口的移动好范文解忧愁3/15注意:窗口最大化是无法移动的。3、窗口大小的改变4、窗口的关闭要关闭窗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单击“关闭”按钮。三、练一练(完成练一练)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汇报,师点拔。四、拓展知识同时打开3—5个窗口,然后将指针移至任务栏的空白位置,单击右键并选择“层叠窗口”,看看有什么效果。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复习打开程序的窗口,进一步认识认识窗口的各种组成部分的名称,并能对窗口进行各种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习自学,回答问题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最后通过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同学们完成得都非常好。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第二篇】一、指导思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为依据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好范文解忧愁4/15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必工具课程,教学应始终把如何提升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根本性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建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应在此基础上,完成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下达的各项要求。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二级学生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通过初一一年的学习,该问题有所缓解。但是随着插班生的增加,每个班近60人,计算机机房不足30台电脑,为避免有学生无计算机可用,每节课课前教师都要检查调试好每台计算机,增加了上课难度。三、教学目标1、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3、根据新课标精神,加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4、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好范文解忧愁5/15四、教学具体措施1、注重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教师要精讲到位,让学生适当训练,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2、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拓宽其在计算机世界和互联网时代的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3、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课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出研究课题、讲解简单思路、生实践、知识总结,每次总结可以放在课前,总结上一次课的知识,每次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留出3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充分保证学生的动手时间。4、灵活运用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如果完全按照其进程来实施教学,知识反而不能更好地连贯,而且在课时不多的客观条件上要对其有一定的筛选,选择实际应用比较多的知识作为重点来教。5、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各种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带给学生,让学生坐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列车,而不至于闭门造车,总是学习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6、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领会新课程标准精好范文解忧愁6/15神,抓住教学的重难点。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以及各种竞赛,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第三篇】一、基本情况分析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经过一年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计算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行为养成方面也已经形成了进机房前准备好需要的物品,上课时也能小组间相互合作,电脑的动手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新教材根据实际需要,精选了最实用、最新颖的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水平、心理及认知结构的特点,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等原则安排以下几个主要模块:新知园:通过给出的&“任务&”或活动传递知识、培养技能,并采用卡通人对话方式提示操作技巧、步骤或进行问题过渡达到醒目、自然、提高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目的。大显身手:通过设置问题或项目引导学生练习、研好范文解忧愁7/15究,以检测大家是否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又进步了:通过对同学们所进行的项目的评价,激励大家不断进步。问题口袋:引导同学们把在学习中未曾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作为以后进一步探究的课题。聪明驿站:提出与&“任务&”或活动相关而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学习的内容,培养同学们研究、探索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你知道吗:给出与&“任务&”或活动相关而需要进一步扩展的知识、技能,供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及各部分功能;了解本单元相关概念(如硬件、软件、压缩、复制、粘贴、删除、剪贴板等);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了解Windows桌面、窗口的组成;了解文件夹的树状结构及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界面及作用。2、技能目标: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掌握文件/文件夹的选定、建立、重命名、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掌握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操作。能理解任务的要求,根据既定任务好范文解忧愁8/15对计算机进行操作;能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如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区分、文件资料的分类整理);能比较、鉴别、阐明事物之间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如复制、移动等);能阐明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如概念的理解);能熟练使用Windows98操作系统,完成基本操作。3、情感目标:知道并遵守机房的操作规则,形成正确的使用习惯;感受相关的计算机文化和道德规范;逐步增强自律意识,能进行自我保护。四、工作措施:1、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案的同时,设计好每节课要做的练习,使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2、充分利用好《练习与评价手册》,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同时,查找自己的不足与收获,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水平。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4、理论部分可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如先欣赏相关内容的学习课件与学生阅读课本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学,后采取练习题的方式检测所学知识,可将好范文解忧愁9/15课本练习、练习与评价手册中的内容制作成电子版的,这样理论知识仍然可以在机房完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给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5、实践部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课件创设情境(如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可以利用文件内字符的操作为切入点),以电脑为意义建构工具,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交流反馈、总结规范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中,可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任务,提高课堂效率。综合实践可采取&“打擂台&”的方式,巩固所学的单元知识,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什么),例如:⑴初步了解。⑵让学生学会。⑶能够掌握。⑷使学生熟练掌握。⑸能按指定要求。⑹能够根据指导要求。好范文解忧愁10/152、过程与方法:(怎么学: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⑴通过直观演示,自主探究及实践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知识与技能。⑵通过预设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解决预设问题,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⑷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⑸在老师、同学帮助下,感受学习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得怎样)⑴通过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⑵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作作品的乐趣,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好范文解忧愁11/15⑷通过作品展评,培养学生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⑸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本章、本节应该掌握的技能或知识点。教学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哪里学习有困难的技能或知识点。教学重点要重在将知识的“透”上,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难点则重在其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设计上。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情境导入、问题导入、谈话导入、激疑导入、复习导入、游戏导入、谜语导入等。)二、信息处理(新授):(信息处理)(讲授法、示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教学法、“兵教兵”合作法、游戏教学法)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师:对的操作,怎么做呢?请同学根据书中xx页内容进行操作,然后说说以下几个问题:(教学意图:带着问题让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法解决xx问题,任务驱动、加深印象。)2、直观演示法:好范文解忧愁12/15教师演示,强调步骤,学生观看。三、课堂活动(作品制作):首先,教师要提出实践操作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其次,要精心组织好操作练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边操练边讨论,进行协作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再次,老师要在课堂上巡回进行技能练习指导。四、信息技术课的评价(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为主导原则)五、小结: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完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学以致用,让信息技术真正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去。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第五篇】本学期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电教处的工作计划为向导,充分发挥校园网和电教设备的作用,积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本学期我负责的工作有:(1)高一(1---17)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基础为好范文解忧愁13/15重点,努力抓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大胆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教学研究,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展开。(2)3号微机室的日常维护;(3)教师的信息技术再教育;(4)领导交办的临时性的工作。一、教学方面1、立足实际、搞好教学。这个学期是陕西省普通高中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年,新的课本,新的课标,新的要求,难度较大,而且可能还要考试。所以压力大,任务重。我要立足实际、搞好教学。今年高一每个班大多为6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94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