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劳动局工作总结范文【热选4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劳动局工作总结范文【热选4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劳动局工作总结范文【热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劳动局工作总结【第一篇】一、取得的成绩:1、工资宏观管理及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根据职能,认真贯彻落实。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督促指导企业实行了同工同酬;对企业工资进行总量调控,在国有企业(电力局)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使企业能够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情况,依法自主确定工资分配形式和增资降薪办法,同时,我们督促指导企业依法支付企业工人工资。几年来,在用工5xxxx以上的单位没有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2、大力推进了劳动合同制度。几年来,按照上级规定,在全县所有企业推行了劳动合同制度,对企业实行了分类管理。即国有、集体企业一律实行了全员合同制,企业内部打破了工资界限;较具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也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督导企业与劳动者必须签定劳动合同;同时,我们积极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系,对用工在xxxx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同时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几年来,我县劳动合同鉴定一直保持在9xxxx以上。3、职业技能鉴定有了新的突破。几年来,经过我局积极努力,在不断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企业职工技能等级鉴定工作。首先,我们积极向省申报了国家技能鉴定所,填补了全县无鉴定机构的空白;其次,在成立了鉴定所的基础上,经过宣传发动,申报审批了五所民办培训学校,为全县技能培训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形成了由职校、电大及民办培训机构组成的培训网络,与企业内部培训机构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第三,技能等级鉴定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过去,我县职工技能等级工作是一项空白,个别需要等级证书的需到市里去办。现在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县技能等级鉴定工种已基本能满足社会要求,鉴定人数在逐年提高。同时企业也提高了对技能鉴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由被动鉴定变为主动申请鉴定。特别是津西钢铁公司,过去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现在积极性很高,通过等级鉴定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该公司员工学技术,学技能的积极性。两年来,我们指导企业培训职工652xxxx次,鉴定技能等级精编资料,供您参考312xxxx次。4、按政策规定做好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由于原县办国有、集体企业生产不景气,加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一些职工已达到或接近退休年龄,其中大部分职工已解除身份。因此,他们千方百计想挤进退休、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行列。为此,我们坚持按规定办事,严格执行退休政策。严把档案审核,执行政策不偏不倚,做到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从而维护了退休政策的严肃性。同时,为了照顾老、弱、病职工,维护他们的正常生活,我局领导亲自与省市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在20xx年以前未办理病退的情况下,每年都争取3xxxx个病退指标(其它县10-1xxxx),为职工解决了实际问题,办了实事。几年来我们共办理病退26xxxx名。5、按照《劳动法》规定,指导企业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来取自主用工形式。6、为了使全县改制工作积极稳妥进行,我们积极参与此项工作,重点是对解除身份人员的档案予以审核,并对经济补偿金予以审批,在工作中,我们以负责的态度,严格对职工档案中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出生年月、职工身份等予以审核认定,通过审核认定,避免了“三龄审定”的失误,纠正了错误,从而维护了职工利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几年来,共审核企业职工档案7698份,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436xxxx。二、存在问题:1、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企业法人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老板,对涉及《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认识不足,实践中不能很好配合劳动部门工作。2、劳动合同鉴定情况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一是有些行业特别是餐饮服务业由于人员流动性大,业主和劳动者都不愿鉴定劳动合同;二是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存在很强的随意性,不能体现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特别是一些矿山企业普遍存在霸王条款;三是对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对合同到期、终止、解除、变更等不能及时办理相应手续。3、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不平衡。我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不平衡。我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除少数农民通过社会培训机构鉴定了技能等级外,只有津西等大中型企业开展了此项工作,而绝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均未开展此项工作,从而造成了国家规定的就业准入制度难以很好的执行,很多技术岗位的工人在无证上岗。三、下步打算及建议:1、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制订劳动合同三年工作计划。精编资料,供您参考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县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劳动用工,依法维护劳资双方权益,决定在全县推行劳动合同三年工作行动计划。即:从20xx年至20xx年,用三年时间实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其内容为:(一)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建立。到20xx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xxxx;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xxxx;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餐饮服务、建筑、矿山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xxxx。到20xx年底,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xxxx;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餐饮服务、建筑、矿山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xxxx;到20xx年底,全市城镇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全覆盖。(二)劳动合同制度基础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到20xx年底,百人以上有规模的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基础台帐建立率达到8xxxx,实行劳动合同微机化管理达到6xxxx以上。(三)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到20xx年底,百人以上有规模的企业制定劳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达到7xxxx以上,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内容、程序合法。2、进一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会议精神,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迁西,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一是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劳动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创建“劳动关系和些企业”是构建和谐迁西的重要基础;是适应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变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宏观要求;是推进迁西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工会、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企业家协会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成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日常工作和具体运作。三是要严格标准。按照省市规定,拟定我县“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具体标准。四是要建立约束机制。对获得省、市、县三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3、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现有社会培训机构的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同时,继续完善用工准入制度,对国家规定的持证上岗工种进行资格和等级鉴定,争取在三年内使需持证上岗的工种鉴定率达到9xxxx以上。4、继续参予全县企业改制工作。进一步做好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审核审批。在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此项工作中,重点做好政策咨询解答,对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的档案及各项待遇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批。在此过程中,我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不徇私情,坚持用一把尺子量人,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让职工尽可能得到该得部分,切实维护职工利益及改制政策的严肃性。劳动局工作总结【第二篇】今年以来,我市劳动就业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人社局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市劳动就业工作目标,以推进全民创业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和百万职工技能培训工作为重点,实施66321工作思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基本情况(一)完成和超额完成主要目标任务工作进度1、新增就业稳步增长。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市直万人),占年计划%(市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048人(市直7751人),占年计划%(市直%),其中就业困难人员8239人(市直1032人),占年计划的%(市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884个,占年计划的%(市直631个,占年计划的63%)。2、转移就业有序流动。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占年计划的%,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万人。3、就业培训扎实推进。全市组织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33965人(市直9225人),占年计划的%(市直%);培训创业者8319人(市直2682人)。4、创业促就业成效显著。全市新增各类创业主体27346个,占年计划的96%。市级以上创业示范基地达到12个,占年计划的60%,面积万平方米,占年计划的63%。创业带动就业35207人,占年计划的70%。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96笔,金额11551万元(市直317笔,金额6500万元),其中个体经营968笔发放贷款5801万元(市直196笔,金额1350万元),合伙与组织起来创业123笔发放贷款5250万元(市直121笔,金额515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5笔500万元。5、失业保险扩面征缴迎难而进。截止6月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75160人(市区29441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9%(市区100%);失业保险费核定万元(市区5004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市区%);征收失业保险费万元(市区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市区%),其中清收往年欠费万元(市区万元);新增接纳失业人员2873人(市区2168人),发放失业保精编资料,供您参考险金万元(市区万元),失业保险金发放率达100%。为享受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和大病救助保险费万元(市区万元);有6090人次(市区5419人次)享受了价格临时补贴,发放补贴万元(市区万元),实现了享受对象全覆盖。(二)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全市使用就业专项资金万元(市直万元),其中用于职业培训补贴万元(市直0万元),职业介绍补贴万元(市直0万元),社会保险补贴万元(市直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万元(市直0万元)。全市为从事个体经营的14953人减免税费万元(市直8263人万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万元(市直0万元);为13户企业减免税费万元。二、主要做法(一)着力“四个战略”,大张旗鼓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1、实施高位推动战略,构建“网格化”争创工作格局——构建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别必雄挂帅,人社部门牵头,市直43个相关部门参加的“襄阳市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实行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在全市形成了以市直为龙头,县(市)区为支点,辐射乡镇(街道)、社区的争创工作网络。——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联席会议、通报和检查监督三项制度,成立了争创工作办公室,印发了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成员单位职责、工作路线图、争创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和成员单位工作台帐等,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督办评估机制。将创建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形成了上下级政府、同级政府与部门之间“纵横交织”的考核体系。印发了争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争创工作报表统计和绩效评估制度,达到了在争创中提升、在提升中推进的工作目的。——营造舆论宣传氛围。分别在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楚天快报等平面媒体上开辟了“推进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强市”等专栏;在电视台《襄阳新闻》、《今日播报》等栏目播出了“创业培训帮你创业”系列节目;在襄阳电台开通了“创业直通车”节目;在“襄阳就业信息网”增加了“创业信息模块”。高新区管委会在门户网站上开辟了“创业在高新”专栏,通过上传培训视频,直播创业案例等形式,打出“创业不难”的口号,受到网民热捧。3月28日,开展“12333咨询日”活动,为市民讲解创业政策1500人次,接受创业培训现场报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名390人次,发放创业培训宣传资料6000余份。2、实施政策扶持战略,完善“普惠化”创业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创新、创造性地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全民创业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的扶持政策,各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工作方案45个,各项补贴、补助、奖励等配套文件或办法达12个。截止6月
本文标题:劳动局工作总结范文【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7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