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篇收银技术知识和技能第一章收银技术第一节出纳概述一、出纳的涵义出纳是管理货币资金收支的一项工作,从出纳角度看,管理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明确地说,出纳就是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支、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账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二、出纳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出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是做好出纳工作的前提条件。根据《新会计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会法规,出纳员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一)出纳员的六项职责1.依据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2.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时,要严格审核原始凭证、编制收付款凭证,并据以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3.照国家外汇管理和结购汇制度的规定及有关文件,办理外汇出纳业务。4.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为其他单位办理结算。5.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债券、股票等)的安全与完整。6.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二)出纳员的三大权限1.维护财经纪律,执行财会制度,阻止不合法的收支和弄虚作假行为。2.参与货币资金计划定额管理的权力。3.管好用好货币资金的权力。三、出纳工作的原则出纳工作原则主要是指内部牵制原则或者说钱账分管原则。《会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会计法》专门规定出纳员不得同时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第二节票币整点技能票币就是指货币、钱币。票币整点就是整理清点现钞,广义上指整点各种纸币和硬币。它是出纳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技术,也是从事出纳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一、票币整点的基本要求票币整点应该做到点准、挑净、墩齐、捆紧、签章清楚。二、点钞技术点钞技术,又称点钞法,是指现钞整点技术,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手工点钞的技术。(一)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此法适用范围广,且易于发现假票及残破券。(二)手按式单张点钞法此法尤其适用于整点旧币及残破票多的钞票。(三)扇面式点钞法此法工作效率高,最适于整点新票及复点工作。三、人民币的真伪鉴别出纳人员必须掌握识别真假人民币的基本要领及常识,反复实践,摸索经验,不断提高对真假人民币的鉴别能力。2(一)假人民币的类型假人民币一般可分为以下两大类:1.伪造币伪造币又叫“假票”,是模仿真票币的形象,非法印刷、影印、描画、加工制做的假币。2.变造币变造币是利用真币经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得到变造货币。变造币的作案手法主要有:一是剪贴法,将人发币剪成许多窄条,拼揍成一张可流通币;二是揭页法,将人民币先进行一定处理,然后一分为二,再用白纸进行粘贴后混于好币中出手。(二)假人民币的鉴别1.伪造币的鉴别传统的鉴别方法为一看、二摸、三听、四对比。在熟悉真币的纸质特征、制版印刷特征、水印特征、油墨特征的基础上,发现伪造币。具体的鉴别步骤为:(1)眼看。对票面特征进行细致观察。比如有无防伪金属线,头像水印是否清晰等。(2)手摸。用手抚摸钞票上的行名、盲文、国徽、主景图案及花边等部位,真币有明显的凹凸感,而假币通常因墨层较薄,手感腊滑。(3)记忆。很多假币的号码开头部分相同,甚至完全一样,应牢记此号码,遇到此号码,要仔细鉴别。(4)质感及丈量。假币的尺寸通常小于真币,且纸质薄而绵软,质感差。(5)耳听。用于抖、甩、弹钞纸时,真钞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假币声音发闷。还可采用仪器和传统方法相结合来鉴别真伪币。2.变造币的鉴别此法通常要仔细鉴别人民币破损、断裂处是否自然,拼贴后花纹线条能否衔接,有无短缺,变造币与真钞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尺寸略小。(三)发现假币的处理出纳员发现假币,要及时向银行和公安部门报告以便处理。出纳人员误收伪造币,银行予以没收,并开具“没收假币收据”,其经济损失,由当事人等额赔偿。如果误收伪造币又转手付出者,以流通伪造币处罚。第三节账、证、表的书写技能账、证、表的文字与数字的书写是出纳人员的重要基本功。凭证的处理、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都需要用规范的文字和数字加以表达,应当做到使书写的文字和数字正确、清晰、流利、匀称。一、文字书写文字的书写通常应避免文字潦草、杜撰文字、字形失态,特别要说明的是,每个字在凭证、账页、表册每行中的位置:应占行宽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为佳,并落笔在底线上。这是因为在账务处理中若发生文字书写差错,需采用划线更正法,文字书写过大,就无处更正了。二、数字的书写(一)阿拉伯数字的书写1.规范化写法说明:(1)斜度约以60度为准(2)高度以账表格的二分之一为准(3)除“7”和“9”的上部下低四分之一格,下部伸至次行上四分之一外,其他数字均靠在底线上(4)“6”上部伸至上半格的四分之一处(5)“0”要封口,而“4”的顶部不封口(6)从最高位起,以后各格必须写至账、证、表上的金额栏最后一栏(7)数字写错需要更正时,不论写错的数字是一个还是几个,应把全部数字用一道红线在中间划销,红线左端加盖经手人私章,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字用蓝墨水笔或黑墨水笔写在错误数字上面,不得任意涂改、挖补、刀刮或用橡皮擦,以保证数字的真实正确。2.采用三位分节制数的整数部分,从个位向左每三位数用分节号“,”分开。一般账表凭证的金额栏每三位有一组线代表分节号,元、角间的粗红线代表小数点,就无需另外再加分节号和小数点了。3.人民币符号“¥”的使用小写金额前的“¥”代表“人民币”,所以数字后就不必再写“元”字了;“¥”与数字间不能留有空隙;凭证和账簿上不使用“¥”符号。3(二)大写数字的书写1.规范化写法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整(或正)2.关于汉字大字数字的有关规定(1)“人民币”字样与大写数字间不得留有空位。(2)汉字大写金额到“元’’或“角”为止的,在“圆”或“角”之后,应写“整”字。(3)阿拉伯数字元位是“¥0”时,汉字大写金额中的“零”可写可不写。如“¥360.23”,汉字大写金额可写成“人民币叁佰陆拾元零贰角叁分”,也可写成“人民币叁佰陆拾元贰角叁分”。(4)壹拾几的“壹’’字不得遗漏。拾在大写金额中既可代表数位,又可代表数字,因此口语中的“拾几”、“拾几万”在汉字大写金额中应写成“壹拾几”、“壹拾几万”。第二章现金管理第一节现金结算与现金管理概述一、基本概念(一)结算出纳的重要任务是参与企业的结算。结算是货币结算或货币清算的简称。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和其他单位及个人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劳务供应、信贷存放、资金调拨等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货币收付行为。结算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按其是否使用现金,分为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2.按其是否通过银行来办理,分为银行结算和非银行结算。3.按收款人和付款人是否在同一城镇或同一区域,可分为同域结算和异地结算。(二)现金结算现金结算是指收款人和付款人之间使用现金(即现实的货币)来进行的货币收付行为。现金结算有两种渠道:一种是付款人直接将现金交付给收款人,不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另一种是付款人委托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邮局将现金支付给收款人。(三)现金管理现金管理就是指国家银行对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现金使用的范围和数量的控制。二、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制度(一)现金开支范围具体现金开支范围如下:1.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2.个人劳务报酬。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各种奖金。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及国家规定对个人的其他现金支出。5.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如金银、工艺品等。6.单位预借给出差人员的差旅费。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开支。根据规定,结算起点为1000元,超过结算起点的,应实行银行转账结算,在此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可用现金进行结算。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用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除5、6两项外,支付给个人的款项中,支付现金部分每人不得超过1000元,超出部分应转为储蓄存款或支票,银行本票支付。(二)库存现金限额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都需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及时支付各种日常零星开支,国家规定只要是银行开户单位,都应由银行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开户银行根据实际需要,以开户单位三天至五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数额作为该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对于边远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开户单位,可适当放宽到五天以上,但不得超过十五天),并每年核准一次。通常情况下,开户单位每日现金的结余数不得超过核定的限额,超出部分必须于当天及时送存银行。库存现金用完后或留存的库存现金低于限额时,不能在单位的业务收入中坐支现金,而应向银行领取现金补足余额。(三)现金管理“八不准”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开户单位现金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41.不准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2.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3.不准谎报用途套用现金4.不准利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5.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6.不准保留账外公款7.不准发行变相货币8.不准以任何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三、单位现金内部控制制度现金内部控制制度是现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钱账分管制度钱账分管制度即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将不相容职务交给不同部门或人员办理。现金管理不相容职务的分工包括以下内容:①授权进行现金业务和执行该任务的职务要分工。②执行现金业务和记录现金业务的职务要分工。③保管现金与记录现金数额的职务要分工。④保管现金与将实存数,账存数相核对的职务要分工。⑤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要分工。(二)现金开支审批制度现金开支审批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本单位现金开支范围2.制定各种报销活动,规定报销手续和方法3.确定各种现金支出的审批权限(三)日清月结制度日清月结就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业务必须做到按日清理,按月结账。按日清理即指出纳员应对当日的经济业务进行清理,全部登人日记账,结出库存现金余额,并与库存现金实地盘点数核对相符。(四)现金清查制度现金清查制度是为了确保库存现金的安全完整,加强对出纳工作的监督,而由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组成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库存现金情况进行清查盘点的制度。(五)现金保管制度应建立严格的现金保管制度,如将超限额现金于下班前送存银行;现金存放应有专用保险柜,不得随意存放;单位库存现金不得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等,以防止因制度不严、工作疏忽而造成损失。第二节现金收人业务现金收入业务是各单位在其所开展的生产经营性和非生产经营性业务过程中取得现金的业务,包括企业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而取得现金的业务,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提供非经营性服务而取得现金收入的业务,及单位内部的现金收入等。出纳人员在进行现金收入业务时,通常都要涉及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现金的收付及现金日记账的登记等。一、现金收入的原始凭证在办理现金收款业务时,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收款的原始凭证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一)发票发票是指企事业单位在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它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也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l.发票的内容。发票的基本内容包括:发票的名称、字号、联次及用途,客户名称,商品名称或经营项目,计量单位、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开票人、开票日期、开票单位名称(章)等。2.发票的基本联次。基本分为三联:第一联存根联,开票方留存备查;第二联发票联,收执方作为收款或付款原始凭证;第三联记账联,开票方作为记账原始凭证。3.发票的印制。发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指定的企业印制,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印制。4.发票的购领。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可凭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发给的发票购领簿上核5准的种类、数量以及购票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购领发票。5.发票的开具。发票不得转借、转让、代开;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
本文标题:收银培训书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8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