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大润发基本功培训资料[1]
0促销级别:S133促销商品销售趋势分析档期内需每天阅读,了解销售状况下单;利用此报表控制后八的后三订货。列印时间:档期开始第二天到档期结束第二天1.根据销售状况,结合课长的下情单量,确认无异常后再输入电脑。2.每日追踪到货情况,若供应商送货异常情况需及时通知课长,经理及采购,请求协作。3.在下档的前2天(星期一),督促课长完成S133报表的续订单工作,控制后八订货。4.档期第4天,对促销不佳商品换端架。5.档期第5天,对促销不佳的印花商品,有待收的进行删单6.快报上档第二周周五,根据促销商品销售趋势及库存,决定是否删单或下单。7.对促销期间销量较好的下单,以后正常销售时可提高毛利,订单到货日在后八期内。8.档期结束第二天,对高库存商品,预留正常DMS20-30天的存货量,联系采购处理;对于可销天数少于20天,应考虑下单,降低库存成本。1.1:印花商品印花价(本周印花)1.2:印花商品促销价(上/下周印花)/非本周印花正常DMS=昨天销售*0.1+历史DMS*0.9促销DMS=昨天销售*0.2+历史DMS*0.8印花DMS=昨天销售*0.3+历史DMS*0.7S146促销商品计划档前23天列印第一份报表(保留存档);档前22-21天报表开始每天列印;利用此份表控制前七的订货;注意此时的订购量应仅满足档前7天的正常量。1、上档前21天,检查促销商品的待收订单的订购量是否合理,控制前七的前七的库存。2、上档前17天,督促各课长完成每一快报商品的下单工作。(报表上产生促销价,印花以100元显示)3、每日检查报表上是否有待收订单,若此订单非促销订单,请注意预计到货日及订货量,在不缺货的前提下将订单改为“促销订单”。4、上档前17天,完成端架计划。对所有的促销商品的订单逐一进行确认及追踪到货日并将催单情况记录于报表上。5、上档前3天,各课申请列印POP,R/C6、上档前2天,确保快报商品到货。资讯产生印花价。7、上档前1天,确保印花商品到货。快报价产生。8、上档当天,印花价产生。降幅:(正常价-促销价)/正常价(若为“-”则印花价格未生成)(1+2)/DMS=(总待收+库存)/DMS=”可销+待收”(OPL)可销+待收=(实际库存+在途待收量)/DMS=可销+待收的天数即:可销天数(库存/DMS)+待收天数(待收量/DMS)1.1:第一周印花1.2:第二周印花1印花2、快报3、大型主题4、厂商周5、特卖6、换购7、礼盒/大拇指/自由品牌8、采购IP9、店内IP1S151OPL订货报表每日处理。依据OPL行程精准下单,控制好商品库存金额与库存天数。1、当天没有OPL行程的厂编:(1)可销天数尚能维持至下次OPL行程时,待跑OPL时再进行订货。(2)可销天数无法维持至下个OPL行程,则用紧急订单下单,但下单时要查核该厂商所有品项后下单。2、大家电及3C的商品由于品项特殊且单价高,影响业绩严重,当发现缺货时请将该厂商所有品项查核后,依据日均销量立即用紧急订单下单。OPL建议量=建议天数*DMS-库存-待收+安全存量+非常品1.建议天数:门店第一次下单到供应商第二次货到门店时间)eg:OPL行程10010001001000送货行程00001000000100则准备天数为1天建议天数为11天即2D-1P2.安全存量:最低排面量,即满排面量(详见商品分级)3.修改订购量的条件:1)K季节性商品(影响DMS)2)N年节(影响建议天数),3)R小大宗(影响安全库存量)4.非常品:样品,坏的东西OPL跑“是”的条件:商品单品满足建议量参数,总建议量必须满足厂编MOC最低订购倍数与最低订购量的区别:最低订购倍数(单品项最低订购量)最低订购量(整个厂编的MOC)上期,下期:档期十四天不会出现级别:对下期的提示,掌握前七的订货,如该品项的库存无法维持档期前的销售,厂商可马上送货的情况下,可先订小部分量,否则需下促销订单可销:库存/DMS=可销天数可销+待收=(实际库存=在途待收量)/DMS=可销+待收的天数即:可销天数(库存/DMS)+待收天数(待收量/DMS)(缺货量):建议量/DMS不会出现在OPL报表上:1、状态42、新品DMS为03、促销档期的促销商品4、订货方式为“3”,“9”(订货方式:“0”总公司,电脑,紧急;“9”总公司;“3”总公司,紧急,特殊)*如总建议量小于最低订购量,但该厂编下某个品项的可销天数无法维持到下一OPL行程时,可做人工修改,但必须使整个厂编下的可销天数慢慢趋于一致。《拉平整个厂编的可销天数》可建议采购修改的:OPL行程,准备天数,最低订购量,订购倍数OPL建议量公式※注:K值在正常情况下恒等于‘1’,N、R值在正常情况下恒等于‘0’。DSP-OPL建议量公式为:K×DMS×[建议天数(D2-P1)+订货周期×7]+安全存量A、B类商品:K×(Z+N+R)×DMSC类商品:1/2总排面量+K×(N+R)×DMSD类商品:1/4总排面量+K×(N+R)×DMSE类商品:1/6总排面量+K×(N+R)×DMS+非常品数量-库存-在途订单数量可销售库存2关于K、N、R值的应用目的:为使OPL订货报表建议量及库存更为合理,降低OPL的修改率,减少缺货、提升商品服务水准,避免业绩的损失!定义:DSP-OPL建议量公式正常情况下为:(建议天数+订货周期×7)×DMS+安全存量-库存-待收-非常品数量★当K、N、R值应用时:A、B类商品=(建议天数+订货周期×7)×K×DMS+〔(7×K×DMS)+(N+R)×K×DMS〕-库存-待收-非常品数量C、D、E类商品=(建议天数+订货周期×7)×K×DMS+〔安全存量+(N+R)×K×DMS〕-库存-待收-非常品数量注:K值在正常情况下恒等于“1”,N、R值在正常情况下恒等于“0”。一、K值系数的定义1、K值主要应用于调整季节性、年节商品的DMS!正常情况下是恒等于“1”,只有在季节更换、年节等特殊时段才需要对K值进行设定。2、K值以大、中、小分类为单位进行设定:⑴、当只对大分类进行K值设定时,就表示这个K值是这个大分类所有品项的K值(包括这个大分类中的所有中分类和小分类)。⑵、当K值设定为中分类时,就表示这个K值是这个中分类所有品项的K值(包括这个中分类中的所有小分类)。⑶、当K值设定至小分类时,就表示这个小分类中的所有品项的K值。★注:小分类K指数具有最高优先权,其次为中分类K指数,最后为大分类K指数。3、K值的设定权限在总公司。4、对一个分类可以同时设定多个K值系数,但起止日期不能交叉。例如:对某一分类进行K值设定①第一个K值设定1.5,时间为10月1日-10月7日。②第二个K值设定0.8,时间为10月8日-10月15日。5、K值的设定范围为:0.1-9.9。当超过这个范围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范围错误。二、N值系数的定义1、N值主要应用于年节、国定假日供应商休假(五一、国庆、春节等),用来增加厂商的安全天数!正常情况下是恒等于“0”,只有在年节、国定假日等供应商休假特殊时段才需要对N值进行设定。2、N值以供应商为单位进行设定(选择供应商表示选择了此供应商所有的品项)。3、N值的设定权限在总公司。4、对同一品项可以同时设定多个不同时段的N值,但起止日期不能交叉。例如:①第一个N值设定5,时间为10月1日-10月7日②第二个N值设定8,时间为10月8日-10月15日③10月16日N值自动恢复为'0'。5、N值的设定范围为:0.1-9.9。当超过这个范围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范围错误。注:当总安全存量小于1时,则总安全存量默认为1。三、R值系数的定义1、R值主要用于分店经常有出大宗的单品,用来增加该单品的安全存量!正常情况下是恒等于“0”,只有当分店对这些品项提出R值变动申请时,才会对该家分店的此品项进行R值设定。2、R值以单品(及货号)为单位进行设定:4、R值的设定权限在分店(ALC主管)申请程序:分店课长列出品项设定——经副理审核——店总签核——ALC主管输入。5、R值的设定范围为:0.1-9.9。当超过这个范围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范围错误。3新DMS计算公式*DMS的计算公式:1、非季节性新品第一天的DMS=新商品第一次销量*0.3第一次销售后的第(2—15天)DMS=0.3*昨日销量+0.7*旧的DMS16天以后DMS=0.2*昨日销量+0.8*旧的DMS当2转3时DMS=0.2*昨日销量+0.8*旧的DMS2、当此商品是新品同时也是季节商品时:第一天的DMS=新商品第一次销量*0.3第二天的DMS=0.3*昨日销量+0.7*旧的DMS3、商品状态为1、4、5、6、7、8时:季节品项DMS=0.3*昨日销量+0.7*旧的DMS非季节品项DMS=0.1*昨日销量+0.9*旧的DMS4、商品状态由6、8、9转为1,且此商品非季节性品项时:第一天的DMS=0第二天的DMS=0.1*昨日销量+0.9*旧的DMS5、商品状态由6、8、9转为1,且此商品季节性品项时:第一天的DMS=0第二天的DMS=0.3*昨日销量+0.7*旧的DMS6、促销商品:印花促销级别1,价别1DMS=0.3*昨日销量+0.7*旧的DMS促销级别1,价别2DMS=0.2*昨日销量+0.8*旧的DMS快报(级别2-9)DMS=0.2*昨日销量+0.8*旧的DMS新开店DMS:1、开店前DMS=参照店DMS2、1—30天:0.3*昨日销量+0.7*旧的DMS3、31—60天:0.2*昨日销量+0.8*旧的DMS4、60天以后:0.1*昨日销量+0.9*旧的DMS不计入DMS:1、大宗键2、大宗卡3、库存≤1/2DMS且当日销量为04、0DMS≤1且当日单笔销量≥55、1〈DMS≤10且当日单笔销量≥5DMS6、10〈DMS≤20且当日单笔销量≥4DMS7、20〈DMS≤30且当日单笔销量≥3DMS8、DMS〉30且当日单笔销量≥2DMSS111缺货商品明细1、目的:规范缺货商品的管理,及时盘点,及时追踪缺货商品到货情况,正确使用缺货卡2、满足条件:状态为1,2,3,5,,库存=1/2DMS3、每天处理“!”(表示当日新增缺货品项),检查报表库存与实际是否一致1)一致:营运课长检查暂时缺货卡是否放置2)不一致(含负库存):盘点,并做相应处理4、对“>”(表示连续缺货14天以上)的处理:检查此品项是否已下架,有货到再上排面。若不再生产的改状态“4、6、8”5、作用:1)检查排面,换上缺货卡42)检查每天新增品项,是否真的缺货3)“>”先撤排面,等有货到再上排面4)检查电脑库存与实际是否一致5)营运部门需填写所需缺货卡的数量,大小暂时缺货卡----告示牌:1.库存为“0”的,要盖住货价卡2.0可销库存1/2DMS,放在货价卡右边列印条件1、商品条件:(1)商品状态1、2、3、5(2)商品类别:0、1(3)商品分类:生鲜为:104、111、113杂货不含242、2180(中分类)百货不含300、301、302、303、411(4)库存≤1/2DMS(5)不含库存=0,DMS=零,且无收货日期的品项。S112缺货商品已到货品项明细1.状态1,2,3,5,7;若状态为“4,6,8”之商品出现在S112上,则表示“不缺货”2.其作用:1)已到货商品是否上架陈列,暂时缺货卡是否有取下来2)状态改为“6,8”的商品,应取下缺货卡,并取消排面。状态“4”且库存为0时,处理方法如状态“6,8”3.1)货到补货2)重新下单(缺货商品到货数量为0还是显示为“缺货”,状态“6,8”的商品显示“不缺货”)4.检查是否到货是以最后一次到货日期来衡量的列印条件1、商品条件:(1)昨日的缺货商品,且昨日有收货(收货数量>0)(2)昨日的缺货商品状态更改为“4”、“6”、“7”、“8”S147货价卡查验单一:代表意义#:在货号前表示可比较品项(市调)二:异动者栏位解释01:不可比较品项日结覆盖,是否回昨天市调价《是否回价》日结:总公司资讯下传的价格异动市调:每星期市调覆盖后产生的价格异动(周日注意)快报:检查是否跟快报价一样(每档期第一周周二)日
本文标题:大润发基本功培训资料[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3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