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精编4篇)
写作好帮手1/10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精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1、指出15以内的一排物体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重点难点:1、指出15以内的一排物体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活动准备:1、挂图:《第几个》。2、《我的数学》第20~21页。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数一数画面上一共有几名小朋友,再通过教师的提问指出小朋友在队伍的位置。1、小朋友排成了一排,这里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2、老师站在队伍的最前面,请你从前往后数一数,写作好帮手2/10第三个小朋友是谁?3、戴眼镜的小朋友分别站在队伍的第几个?4、穿点点连衣裙的小朋友站在第几个?5、站在队伍第11个的是哪个小朋友?他长什么样子?二、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到第20~21页,根据书上的问题圈出相应的小朋友。再请幼儿互相就画面出题,找到画面中相应的小朋友。三、教师随意拿取教室里的物品排成一排,请幼儿互相提问来找到对应的物体。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稿2设计意图:本学期我结合主题活动我自己,选择了生活中幼儿熟悉、比较熟悉、不熟悉的各种鞋开展了买鞋活动。在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需要预设了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过程一参观鞋城旨在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同伴和教师所穿的鞋子的不同种类和特征,继而激发幼儿认识、了解更多种类鞋子的兴趣。过程二交流讨论旨在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积累鞋子的种类、用途、材质和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及脚的大小穿不同鞋子的经验。过程三拓展延伸旨在通过课件拓写作好帮手3/10展幼儿对特殊用途鞋子的认识,并由此引发有关整理鞋子的讨论和操作。目标:对鞋子的不同种类和用途感兴趣,尝试按特征配对。并乐意说出自己的认识和发现。初步积累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及脚的大小穿不同鞋子的生活经验。准备: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布置成丁丁鞋城。介绍鞋的课件(芭蕾鞋、钉鞋、绝缘鞋等特殊用途的鞋)。不同大小的鞋盒、记号笔、贴有双而胶的铅画纸若干。过程:一、参观鞋城.说说我的鞋。①师(伸出自己的脚):今天我穿了一双运动鞋。你们都穿了什么鞋②依次请穿相同鞋子的幼儿伸出脚,大家一起数数共有几双鞋。总共有几种鞋。.参观鞋城。师:除了我们脚上穿\\的这几种鞋.还有没有别的鞋呢?我们一起去新开张的丁丁鞋城看看,为自己挑一双喜欢的鞋。大家一定要找对相同的两只鞋哟!(教写作好帮手4/10师了解幼儿选鞋情况,选择幼儿没选的一至两种鞋。二、交流讨论.认识鞋的种类。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买了什么鞋?(请买相同种类鞋子的幼儿把鞋放在一起。师:你为什么买这双鞋?你认为什么时候穿这双鞋最好?为什么师:我刚才也买了一双鞋。知道这叫什么鞋,我为什么买它吗.发现鞋子的不同特征、用途、适用季节。师:刚才我们都介绍了自己买的鞋,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一共有多少种鞋。尝试目测点数。师:这些鞋除了种类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发现有的用拉链,有的系带子;有的高跟,有的平跟;有的硬底,有的软底.了解买鞋的常识。师:这些鞋子不但漂亮而且用途也不同,我们换上试试吧师:为什么小朋友都穿进新鞋了,我却穿不进呢?(引导幼儿认识买鞋时要试穿,一看大小是否合适,二看穿着是否舒适、便于行动。三、拓展延伸.了解特殊的鞋。师:除了我们买的这些鞋,丁丁鞋城还有哪些鞋?它们有什么用你还看见过什么鞋?它有什么用交流之后播放课件。帮助幼儿认识芭蕾鞋、钉鞋、绝缘鞋等特写作好帮手5/10殊用途的鞋。鞋、盒配对。师:大家都知道鞋子不穿时应放进鞋盒。那么,怎么才能分清自己的哪双鞋子放在哪个盒子里,想穿时一下子就能找到呢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我也想了一个办法。给鞋子画了一张像贴在盒子侧面。这样就能很快找到想穿的鞋子了。你们有没有不一样的办法?去试试吧。(幼儿尝试给鞋盒做相应的记号。丰富生活经验。交流分享各自的记号表示方法。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活动目标:1、能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在操作活动中有规律地设计图案,提高动手能力。2、培养幼儿思维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彩色珠子、彩皮、腰带、彩带等。3、玩具小熊一个,篮子若干。活动过程:一、感知规律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出写作好帮手6/10示玩具小熊,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小熊)师:小熊他今天可开心了,因为他搬新家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家的新房子吧!(观看课件画面)小熊的新家漂亮吗?(漂亮)师:今天小熊还请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做客呢,看看他们是谁呀?(小兔,小猫,小狗)师:三位好朋友接到小熊的邀请可高兴了,他们要出发啦!师:(观看课件画面)哦,这三位好朋友每人都走了一条小路,哇小路上还有好看的小石头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走的小路上的小石头是怎样的。师:先来看小兔,他走的小路上的石头是怎样的呢?(一块红色一块绿色一块红色一块绿色……)师:小兔走的小路是一格一排列的石头小路。小猫走的小路呢?(一块绿色两块蓝色一块绿色两块蓝色……)师:小猫走的路是一格二排列的石头小路。小狗呢?(一块红色一块蓝色一块黑色一块红色一块蓝色一块黑色……)师:小狗走的小路是一、一、一排列的石头小路。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三条小路看上去漂亮吗?(漂亮)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石头的排列有规律)写作好帮手7/10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列(1)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师:到了小熊家,小熊请三位好朋友吃点心啦!咦?怎么是个空盘子呀?原来这是个神奇的盘子哦,盘子上有一些花纹,只要将盘子上的花纹按一定的规律说下去,好吃的点心就会出现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想)师:看看小兔拿到的盘子是什么花纹?(一块红色一块黄色一块红色一块黄色)接下来应该怎么排呢?(与老师一起讲述)(一块红色一块黄色一块红色一块黄色……)看看对不对?哇,是什么好吃的点心呀?(萝卜)师:小猫的盘子呢?(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接下来应该怎样呢?(请幼儿讲述)(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是什么点心呀?(小鱼)幼儿与老师一起吃美味的小鱼。师:我们也来帮帮小狗吧!谁愿意来说一说?(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接下来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骨头出现)(2)拓展幼儿思维师:小朋友,除了这些排列,你们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排列?(两个高人两个矮人……三个大碗两个小碗……)二、应用创作师:吃完了点心,小熊要请大家唱歌写作好帮手8/10跳舞啦,你们看,小熊打扮的漂亮吗?(漂亮)那让我们也把自己打扮一下和小熊一起跳舞吧!1.简单介绍各小组的活动内容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花环和大小彩色花;彩色珠子和线;腰带和彩色丝带。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动吧!2.幼儿自选小组活动(1)装饰花环(2)串项链(3)装饰彩带裙三、评价活动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呢?互相观赏,评价个别作品,表扬有创意的幼儿。四、结束活动师:孩子们,把自己打扮起来吧!(一起把自己的作品戴在身上欢乐起舞)师:时间不早啦,我们该和小熊说再见了,小熊再见!(挥手离开小熊家)五、课后反思:我本来想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孩子主动发现ABAB和ABBABB的排序规律,于是我依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以“小动物召开运动会”为线索,巧妙地渗透各种具有规律排序的事物,让孩子在运动会布置的会场和动物排队进场的规律,让孩子去发现其中的规律,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时,发现孩子们对今天的教学写作好帮手9/10内容非常感兴趣,这可能利用课件与情境的设置和层层递进的环节有关系,而且孩子们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但在让孩子操作这个环节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1、“孩子操作”的环节,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要根据项链上的规律继续往下穿。2、老师提供的材料过于单一,都是穿的,可以是贴的等。我想这节课的教案是比较完整的,在材料上在加以调整,活动效果一定会更好。中班教案公开课数学4目标: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2、诱发学习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准备: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流程: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过程: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写作好帮手10/10用处很大。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幼儿学会说)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效果记录:对学习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反思: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本文标题: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87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