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位置关系。2、给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教学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双重符号简化的规律。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面对大家,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交流如果向前走为正,那向前走5步与向后走5步分别记作什么?(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观察下列数:6和-6,2和-2,7和-7,和-,并把它们在数轴上标出。想一想(1)上述各对数有什么特点?(2)表示这四对数的点在数轴上有什么特点?(3)你能够写出具有上述特点的n组数吗?观察像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是在原点两旁,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即:我们把a的相反数记为-a,并且规定0的相反数就是零。总结在正数前面添上一个“-”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是一个负数;把负数前的“-”号去掉,就得到这个负数的相反数,是一个正数。2、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是原数的相反数。如-(+5)=-5,表示+5的相反数为-5;-(-5)=5,表示-5的相反数是5;-0=0,表示0的相反数是0.(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填空(1)-是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3),a的相反数是;a-b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2)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它本身。参考资料,少熬夜!例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有()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一定不相等;②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点一定在原点的两边;③所有的有理数都有相反数;④相反数是符号相反的两个点。个个个个例3化简下列各符号:(1)-[-(-2)];(2)+{-[-(+5)]};(3)-{-{-…-(-6)}…}(共n个负号)。归纳化简的规律是:有偶数个负号,结果为正;有奇数个负号,结果为负。例4数轴上A点表示+4,B、C两点所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且C到A的距离为2,则点B和点C各对应什么数?(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归纳(1)相反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3)符号的化简。(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判断题(1)-3是相反数。()(2)-7和7是相反数。()(3)-a的相反数是a,它们互为相反数。()(4)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并把它们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0,,-,33、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一定是()A.正数B.正数或0C.负数D.负数或04、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小,这个数是()A.正数B.负数C.非负数D.非正数5、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4,则这两个数是。提升能力6、若a与a-2互为相反数,则a的相反数是。7、已知有理数m、-3、n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将m、-3、n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将这6个数用“七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初步参考资料,少熬夜!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2、难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2、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二、新授问题3.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专,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3)比较(1)、(2)所得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长方形吗?不是每道应用题都是直接设元,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再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确定如何设未知数。(3)当长方形的长为18厘米,宽为12厘米时长方形的面积=18×12=216(平方厘米)当长方形的长为17厘米,宽为13厘米时长方形的面积=221(平方厘米)∴(1)中的长方形面积比(2)中的长方形面积小。问:(1)、(2)中的长方形的长、宽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2)中的宽比长少“4厘米”改为3厘米、2厘米、1厘米、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猜想宽比长少多少时,长方形的面积呢?并加以验证。实际上,如果两个正数的和不变,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积,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4页练习1、2。第l题等量关系是: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第2题等量关系是:玻璃杯中的水的体积十瓶内剩下的水的体积=原来整瓶水的体积。四、小结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有些等量关系是隐藏的,不明显,要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找出等量关系。五、作业教科书第16页,习题第1、2、3。参考资料,少熬夜!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三篇】学习目标1、理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2、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学习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学习难点: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学习过程一。问题导入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东经°。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分析以上情景,他们分别利用那些数据找到位置的。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二。概念确定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1、在教室里,根据座位图,确定数学课代表的位置2、教材40页练习三。方法归类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1、如图,A点为原点(0,0),则B点记为(3,1)2、如图,以灯塔A为观测点,小岛B在灯塔A北偏东45,距灯塔3km处。例2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舰艇来说:(1)北偏东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为1cm处的敌舰有哪几艘?(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参考资料,少熬夜![巩固练习]1、如图是某城市市区的一部分示意图,对市政府来说:北偏东60的方向有哪些单位?要想确定单位的位置。还需要哪些数据?火车站与学校分别位于市政府的什么方向,怎样确定他们的位置?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方法学生尝试描述位置2、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1)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2)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小结]1、为什么要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没有顺序可以吗?2、几种常用的表示点位置的方法。[作业]必做题:教科书44页:1题七年级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三、知识结构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参考资料,少熬夜!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四、教法建议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示例公式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本文标题: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51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