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小班教案【汇集4篇】
写作好帮手1/9幼儿园小班教案【汇集4篇】【导读】这篇文档“幼儿园小班教案【汇集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小班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础上学唱歌曲,并初步使用对唱形式演唱歌曲。2、体验对唱形式给歌曲带来的不同感受。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教学,体验音乐教学中的快乐。教学准备:认知准备:已经欣赏过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材料准备:歌曲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歌曲中的难句“你的鼻子真呀真正长”咬字清晰、连贯“对呀”二个字,对字高音不叫喊,呀字弱写作好帮手2/9难点:学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接着唱。教学过程:一、小乐器演奏复习小乐器的伴奏,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起伏。——小乐器能够伴随音乐敲打出好听的声音,让我们用碰铃、响板、铃鼓来为歌曲小象一起伴奏吧。二、小象来唱歌1、集体学唱——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歌曲《小象》的旋律,也用小乐器敲敲。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歌曲,唱一唱。第一遍听(教师念歌词与唱)提问:1)小象的鼻子怎么样?它的鼻子像谁呢?歌曲里是怎么说的?(小象、小象、你的鼻子真呀真正长。对呀,我的妈妈鼻子也很长。小象的鼻子像妈妈,象妈妈有长长的鼻子所以小象也有。)2)小象最最喜欢谁?(告诉你我最喜欢我的好妈妈)第二遍听(教师完整演唱二次)提问:听完歌曲,你觉得哪句歌词最难唱?分析难句:写作好帮手3/91)“你的鼻子真呀真正长”比较难唱,因为字有点多而且比较绕口,所以我们要咬字清晰、连贯。(单独练习,先念后唱)2)“对呀”二个字也很难唱,虽然只有二个字可是“对“字高音,唱的时候不能不叫喊,把眼睛眉毛都打开。三拍子歌曲有强弱弱的特点,多以唱这二个字的时候要强弱弱(教师示范),呀字弱、要轻。(独句练习)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学唱,教师用动作、手势提醒歌词和演唱时需要注意的问题。2、对唱歌曲——我们再来听听歌曲,听完歌曲请你告诉我,你觉得这首歌曲是一个人在唱,还是二个人在唱,你是怎么从音乐里发现的?(幼儿范谈)小结:这首歌曲是二个人演唱,一个人唱完一个人唱,有点一问一答得感觉(分析句)。我们还能从歌曲里你、和我二个字来发现这个歌曲是二个人演唱。——那让我们用对唱的方法(一个人唱完问完另一个人来唱来回答)来尝试唱小象这首歌曲。教师和幼儿之间对唱幼儿与幼儿之间对唱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种新的演唱方式叫做对唱来尝试演唱小象这首歌曲。如果以后我们遇到的歌曲是一写作好帮手4/9问一答,二个人唱的,也可以用这种对唱的方法来演唱,是不是感觉上更加有趣了。三、我们爱妈妈----小象在歌曲里唱到它最爱它的好妈妈,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马上就是三八妇女节了,是我们亲爱的妈妈的节日,你能做哪些事情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呢?四、教学延伸请幼儿美术区角中制作一些送给妈妈的三八节贺卡。幼儿园小班教学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了解多吃糖会蛀牙,知道吃完甜食及进餐后要漱口。2、愉快地参与活动,学习用捏、压的方法制作“牙齿”。活动准备面粉团(两杯面粉、一杯水、一勺油揉捏制成)。活动过程一、听咚咚的故事。咚咚和许多小朋友一样,很喜欢吃糖,每天要吃很写作好帮手5/9多很多的糖。今天吃点心时,咚咚才咬了一口冰淇淋,牙齿就痛起来了,“哎哟!我不能吃冰淇淋了!”咚咚一边捧着脸,一边看着冰淇淋一点点地融化,难过地哭了。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原来咚咚的嘴里有好多颗蛀牙。二、讨论咚咚蛀牙的原因。咚咚为什么会长满蛀牙?你的牙齿会痛吗?怎么样使自己的牙齿健健康康?(少吃糖,吃完甜食和饭后要漱口,每天要刷牙)三、给咚咚装一口健康的牙。观察同伴的牙齿,互相看看牙齿在嘴巴里是怎么排列的。(一颗颗牙齿在嘴巴里像好朋友一样,手拉手排着队)将小颗面粉团揉捏成圆小球,再用手指轻轻压扁,制成“牙齿”。然后将“牙齿”粘到“咚咚”的“大嘴巴”里,上面一排,下面一排,整整齐齐地排好队。四、健康牙齿展览会。将每个幼儿的作品放置在活动室一角的桌面上。请幼儿观察、比较,说说谁装的牙齿看上去最健康。建议:1、为了制作“牙齿”,幼儿会自发产生观察牙齿的愿望。这种情景化、生活化的活动适合幼儿主动学习。写作好帮手6/92、向幼儿讲述咚咚的经历,将多吃糖会蛀牙的生活常识自然地渗透在其中。3、由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乏,讨论蛀牙的原因会比较困难,教师可通过“医生告诉我们……”的口吻让幼儿明白如何使自己的牙齿健康。4、幼儿制作的“牙齿”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对他们来说制作整齐的“牙齿”难度很大,教师可不作要求。这个活动的关键是让幼儿自发产生观察牙齿的需要,并体验制作“牙齿”的快乐。小班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奶牛的基本形态。2、为奶牛添画适当的背景。环境创设范例。重点与难点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奶牛的形态。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每天喝的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奶牛长得怎么样呢?写作好帮手7/9二、欣赏范例,学画奶牛1、看这幅奶牛的画,你觉得应该先画奶牛的什么部位?(头部),它的头接近于什么形状?(有点像长方形,不过边角比较圆滑)再画奶牛的角、耳朵、眼睛、鼻子。再画奶牛的身体,最后画奶牛四肢及尾巴。三、涂色奶牛身体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底,黑色的斑点)头部呢?(粉色的耳朵和咖啡色的角)四、添画奶牛生活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在它周围添画点什么呢?(蓝天、白云、草地等)五、幼儿绘画,老师指导。提醒幼儿要把奶牛画得大,撑满整个画面。六、分享评价比一比谁的奶牛最漂亮?小班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用搓、团、粘接的方法做成蘑菇。2、鼓励幼儿探索多种方法表现蘑菇。3、发展幼儿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活动准备:写作好帮手8/91、玩具小兔一只、泥制蘑菇一只、橡皮泥、泥工板。2、画纸、油画棒、各色彩纸和皱纹纸。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出示玩具小兔)小朋友,你们看是谁来了?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吗?2、(出示泥制蘑菇)你们看,老师就为小白兔采了一朵蘑菇,小朋友也来帮忙采蘑菇吧。二、讲解示范。1、(教师示范并讲解)先把泥揉软,再把它搓成长条,分成两块,一块稍大的做蘑菇的顶,一块稍小的做蘑菇的茎。把稍在的一块放在手掌内,两手合拢,来回转动泥团,使其逐渐形成圆形,然后放在泥工板上用手掌轻轻压扁,注意将四周的边沿捏得薄一些,使中间凸出来象馒头状。取另一团泥用手来回搓动,搓成短而粗的小圆棍形状后,再与蘑菇顶的下面中心处粘接起来,粘接的地方要用手指用力接牢,将上下两头都抹光滑,这样蘑菇就做好了。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蘑菇的顶要做得象伞一样,中间要高,四周要低,在粘接处上下要接牢抹光。写作好帮手9/93、幼儿继续探索用绘画、团纸、撕纸等方式表现蘑菇。三、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本文标题:幼儿园小班教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28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