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案精编5篇
好范文解忧愁1/22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案精编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案精编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案1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函数的单调性》是必修1第一章第3节,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说课稿教案模板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求函数值域、对函数的定性分析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上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函数的本质认识。也为今后研究具体函数的性质作了充分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了解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正确表述增函数、减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的概念;明确好范文解忧愁2/22掌握利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与步骤;并能用定义证明某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用运动变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重点:形成增(减)函数的形式化定义。难点。形成增减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如何从图像升降的直观认识过渡到函数增减数学符号语言表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在教学中我使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三、学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不仅好范文解忧愁3/2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辅以多媒体手段,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①创设情境——引入概念②观察归纳——形成概念③讨论研究——深化概念④即时训练—巩固新知⑤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⑥任务后延——自主探究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四、教学程序及设想(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点拨、启发、引导为教师职责。1、由具体的数列实例引入:观察下列各个函数的图象,并说说它们分别反映了相应函数的哪些变化规律:随x的增大,y的值有什么变化。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案2学习对数函数的教案设计好范文解忧愁4/22教学目标1、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能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像,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初步应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2、通过对数函数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3、通过对数函数有关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图像和性质。难点是由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利用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方法启发研讨式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一种常见函数。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好范文解忧愁5/22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提问:什么是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存在反函数吗?由学生说出是指数函数,它是存在反函数的。并由一个学生口答求反函数的过程:由得。又的值域为,所求反函数为。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二。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板书)1、作图方法提问学生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画函数图像?学生应能想到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同时教师也应指出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让学生从中选出一种,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和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和,并分别以和为例画图。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做到:(1)指数函数和的图像要尽量准确(关键点的`位置,图像的变化趋势等)。好范文解忧愁6/22(2)画出直线。(3)的图像在翻折时先将特殊点对称点找到,变化趋势由靠近轴对称为逐渐靠近轴,而的图像在翻折时可提示学生分两段翻折,在左侧的先翻,然后再翻在右侧的部分。学生在笔记本完成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完成后将关键步骤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画出和的图像。(此时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2、草图。教师画完图后再利用投影仪将和的图像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然后提出让学生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要求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说明)3、性质(1)定义域:(2)值域:由以上两条可说明图像位于轴的右侧。(3)截距:令得,即在轴上的截距为1,与轴无交点即以轴为渐近线。(4)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它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轴对称。(5)单调性:与有关。当时,在上是增函数。好范文解忧愁7/22即图像是上升的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即图像是下降的。之后可以追问学生有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得到否定答案时,可以再问能否看待何时函数值为正?学生看着图可以答出应有两种情况:当时,有;当时,有。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巧记这个结论的方法: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同侧时函数值为正,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两侧时,函数值为负,并把它当作第(6)条性质板书记下来。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强调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特别强调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对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应用。三。巩固练习练习:若,求的取值范围。四。小结五。作业略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案3一次函数的的教案好范文解忧愁8/22一、教学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二、能力目标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由已知信息写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函数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联系,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2、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四、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有关函数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弹簧秤有自然长度,在弹性限度内,随着所挂物体的重量的'增加,弹簧的长度相应的会拉长,那么所挂物体的重量与弹簧的长度之间就存在某种关好范文解忧愁9/22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请看: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厘米,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y增加厘米。(1)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千克、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时弹簧的长度,(2)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吗?分析:当不挂物体时,弹簧长度为3厘米,当挂1千克物体时,增加厘米,总长度为厘米,当增加1千克物体,即所挂物体为2千克时,弹簧又增加厘米,总共增加1厘米,由此可见,所挂物体每增加1千克,弹簧就伸长厘米,所挂物体为x千克,弹簧就伸长厘米,则弹簧总长为原长加伸长的长度,即y=3+。2、做一做某辆汽车油箱中原有汽油100升,汽车每行驶50千克耗油9升。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吗?(y=或y=100x)接着看下面这些函数,你能说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上面的几个函数关系式,都是左边是因变量,右边是含自变量的代数式,并且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指数都是一次。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好范文解忧愁10/224、例题讲解例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①y=x6;②y=;③y=;④y=7x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概念,特别要强调一次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指数都是1,因而②不是一次函数,答案为B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案4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教案一、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4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教学难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不超过4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好范文解忧愁11/22三、教学过程:函数的赠与减、增减的快与慢以及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性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函数的这些性质,我们可以对数量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以导数为工具,对研究函数的增减及极值和最值带来很大方便。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五、教学方法发现式、启发式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好范文解忧愁12/22(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提问1、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方法?(引导学生回答“定义法”,“图象法”。)2、比如,要判断y=x2的单调性,如何进行?(引导学生回顾分别用定义法、图象法完成。)3、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如果遇到函数:y=x3-3x判断单调性呢?(让学生短时间内尝试完成,结果发现:用“定义法”,作差后判断差的符号麻烦;用“图象法”,图象很难画出来。)4、有没有捷径?(学生疑惑,由此引出课题)这就要用到咱们今天要学的导数法。以问题形式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同时引出新问题:三次函数判断单调性,定义法、图象法很不方便,有没有捷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好范文解忧愁13/22习目标。(探索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问: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有何关系呢?教师仍以y=x2为例,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让学生记录结果在课前发的表格第二行中:函数及图象单调性切线斜率k的正负导数的正负问:有何发现?(学生回答)问:这个结果是否具有一般性呢?(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我们来考察两个一般性的例子:(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把准备的牙签放在表中曲线y=f(x)的图象上,作为曲线的切线,移动切线并记录结果在上表第三、四行中。)问:能否得出什么规律?让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简单板书:在某个区间(a,b)内,若f'(x)0,则f(x)在(a,b)上是增函数;若f'(x)教师说明:要正确理解“某个区间”的含义,它必需是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1、这一部分是后面利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理好范文解忧愁14/22论依据,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学生又只学习了导数的意义和一些基本运算,要想得到严格的证明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要求学生能借助几何直观得出结论,这与新课标中的要求是相吻合的。2、教师对具体例子进行动态演示,学生对一般情况进行实验验证。由观察、猜想到归纳、总结,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现、发生过程,变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27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