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口语训练二、导入课题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板书课题:登鹳雀楼三、探究新知(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停顿)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鹳雀楼。全班齐读。生再读。录音机范读。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二)、学习生字出示生字。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1、检查生字鹳雀楼一共三层。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如果你们读准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①现在看第一层:谁来读?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②第二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三个字了。依河目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参考资料,少熬夜!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你想不想看?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千:去掉一笔是十。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三)、品读诗句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读出气势。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5、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引读——四、当堂练习填空:()依山尽,黄河()海流。欲穷(),更上()。五、归纳总结(略)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学反思:(略)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参考资料,少熬夜!的部分。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教学重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审题、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二、读中识字。1、教师范读课文。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四、写字指导。1、分析字的结构。2、注重同偏旁的字。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自由读课文: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2、有感情的读这句话,读出赞美的语气。二、朗读感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1、自由读课文:作者都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庄严、美丽,宽阔的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柏油马路: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立交桥:许多、有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读出立交桥的美)名胜古迹和公园、高楼大厦:许多、风景优美。3、教师小结。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实践活动。交流有关的北京变化的资料。五、布置作业。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篇】教材简说: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学习目标: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重点: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教学流程:一、启发导入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树叶》,一起读读题目。二、初读课文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2、汇报交流(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三、细读课文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齐读第1自然段2、读讲第2、3、4自然段。(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参考资料,少熬夜!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3、读讲第5段。课件出示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课件演示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四、书写指导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教学反思: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篇】识字1教学目标:1、会认“宜、层”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4、能通过抽象的文字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去感受秋天的美丽。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教学难点:感悟秋天的美好,养成收集词语的习惯。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看图片,激发兴趣:送走了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便悄悄地来到了。秋天的景色美如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欣赏吗?(播放课件)说说看到了什么?二、出示词语,初读课文:师:欣赏完了秋景,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秋天真美啊!)师:是呀,秋天不但景美,而且连描写秋天的词语也很美,你们想美美地读一读吗?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要求把每个词语读正确。注意:不认识的字,文中不再出现拼音了,生字宝宝的音在下面的树叶上呢!可要把它念准!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3、学生模仿练读,教师正音。三、自主学习,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宜人、叠翠、凉爽、雄壮、华丽、层林尽染、五谷丰登。2、指名带读、齐读词语。3、合作学习、自学生字:师: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特别难记?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大家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吗?(小组讨论合作)4、反馈自学情况:(1)指名说说方法。重点交流:叠翠爽染登(2)去掉拼音,分组赛读。(3)巩固识字: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让学生认读,再指名读。尽力尽情爽快凉爽直爽翠绿翠竹壮丽壮观雄壮华灯华丽谷子稻谷山谷登山登高层叠楼层表层四、导读课文,引导感悟1、出示课文,认读词组:师:这些调皮的生字又跑回课文里了,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2、出示与课文相应的图,说说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词分别送给它们最合适,为什么?3、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指名读,并进行鼓励性指导:如:你听,他这个“大雁南飞”读得不错,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高高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薄纱似的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来学学他的语气,做做动作。是丰收的景象。再到果园里瞧瞧,呵!果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儿,又大又红的苹果,吸一口气,连空气都是甜丝丝的。谁能再来读读“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4、再读全文:小朋友,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咱们班小朋友也收获不小,就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美美地读一读吧!5、小结:秋天还有更多更美的风采、词语等待小朋友们去描绘,去收集呢!五、书写生字1、观看“尽——层谷——金”的田字格结构。2、教师范写3、学生自己临摹书写生字并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语参考资料,少熬夜!1、出示生字词认读。2、
本文标题: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13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