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基础教育报告范例(通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基础教育报告范例(通用4篇)【前言导读】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的“基础教育报告范例(通用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呢!曹江镇基础教育工作自查报告【第一篇】曹江镇基础教育工作自查报告曹江镇人民政府(2004年3月)一、我镇基础教育的概况曹江镇地处高州市中部,总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65000人,全镇2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现有中小学校26所,学生总数为14275人,教职工531人。其中小学23所,学生9972人;初中3所,学生4303人。1995年初,我镇“普九”经省、市人民政府验收后,“两基”工作继续巩固和发展,2003年小学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学年内辍学率:小学为零,初中辍学率为%;毕业率:小学100%,初中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人口初中教育完成率为98%,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零。我镇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每年增加的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目前,我镇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初中教师学历达率为%。2003年,我镇“普九”进一步巩固,中小学更加均衡发展,老区小学改革卓有成效,优质学校比例有较大提高。去年以来我镇完成8所学校(其中老区学校3所)的“改薄”任务,投入资金583万元,新建教学楼7幢,建筑面积14700m2,装修烂尾楼1幢3500m2,镇政府投入108万元,争取上级拨款120万元,发动个人捐资420万元,。同时全镇中、小学的图书和设备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大地增强了我镇办学综合实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二、我镇基础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措施(一)落实政府行为,巩固“普九”成果我镇巩固“普九”成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初中学位不足;二是学校建设资金缺口大。为了解决初中学位不足的问题,2003年初,我镇按市政府精神,采取了“学校还本,政府付息”的办法,贷款200多万元支持中学校舍建设。这项工程,在市政府及镇政府的统筹下,由各中学具体组织实施。到2003底止,全镇3所中学都实施了校舍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达到9500m2。这项工程的实施初步缓解了我镇初中参考资料,少熬夜!学位不足的问题。为了切实抓好初中在校生的流失,我们采取教育、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依靠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齐抓共管,形成“防流、控流”合力。第一:市政府通过建立“普九”年审制度,每年检查评估一次,政府要求教育主管部门,把中小学的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作为制订岗位责任制和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第二,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严格把关,禁止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外出打工经商。发动流失生回校,以政府名义通知家长,限期送子女回校就读,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学校方面:教育局制定了一套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方案,各校的平均分、及格率、进步率均按初中一年级入学人数计算,促使学校主动做好防止学生流失工作。我镇各中学也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将防止学生流失的工作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考核、评奖挂钩,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促使班主任、科任教师主动做好防止学生流失工作。家长方面:通过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使家长明确其法律和义务,确保其子女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社会方面: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社会力量加强检查,严禁工厂、企业招收童工,有效地堵塞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因到社会打工而辍学的违法行为。此外,我镇还多方采取措施,确保困难家庭子女的流失。除了省的扶贫学生外,还建立了镇、校二级扶贫助学制度,通过社会人士捐资、学校减免书杂费等措施扶贫助学。据统计,2003年有2216名特困生享受了扶贫助学金,共186200元。履行基础教育职责述职报告【第二篇】——2007-2008年海珠区区委书记履行基础教育职责述职报告邓伟强(2009年5月13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依法治教,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巩固和发展“教育强区”成果,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现将本人2007至2008年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教育发展把握方向明确思路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海珠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打造与现代化中心城区发展和居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让“教育强区”成果真正惠及全区广大居民群众。围绕“构建优越的教育体制、优美参考资料,少熬夜!的教育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优良的教育质量”的目标,将教育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意见》、《海珠区基础教育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等,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基础教育全面、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更好优质教育服务。履行基础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于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经常深入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专题调研,及时研究解决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经费、人事改革、学校用地、教师待遇等具体问题。近两年,根据我区教育发展的'实际,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财政投入,强化教育的物质基础;二是抓教学管理,强化教育的人才基础;三是抓规范化学校建设,强化教育的服务基础。经过全区的共同努力,我区80%的学校通过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教育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五中和南武中学分别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期和初期验收,瑞宝花园小学被授予“全国民办学校先进单位”称号。中考、高考成绩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近两年我区学生参加市一级以上体艺科技类竞赛获奖达5639人次,五中男子足球队、五十二中和中大附中机器人等项目获得全国冠军。我区获得省教育收费规范区、省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被确认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二、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工作水平的关键,在积极支持分管副区长的工作、配齐配强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加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同时,采取三项措施,大力提升全区教师队伍素质。一是稳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公开招聘教师制度、全员岗位职务聘用制度、校长职级制、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人事制度和教师队伍。两年来,我区共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374名,确保教师调配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了全区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同时,通过进行教育、强化管理、加强宣传、树立典型等方式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二是积极实施强师强校强教战略。实施“名校长工程”和“名师工程”,加大校长和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建立“名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的分层培训机制、“市—区—校”的三级培训网络等研训一体的系列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两参考资料,少熬夜!年来,对250名中小学名校长、学科名教师组织专项培训,开设专题培训班18期,国外培训43人次。三是大力提升教师待遇。把教育作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财政首先确保教育等公共事业的投入。近年我区连续三次提高教师收入,千方百计推进了教职工的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彻底解决教育系统工勤人员的岗位津贴问题,每年约新增财政投入亿元,教师待遇达到市属学校的同等水平,有效稳定了全区教师队伍,为海珠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全区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全区有417人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有2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区有省、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和骨干教师143名。三、加强齐抓共管,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注重对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各界的动员,各部门和单位切实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支持,为全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是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区五套班子领导定期议教制度和联系学校制度,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重教兴学的良好氛围。区人大、区政协有针对性视察教育,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落实实施有效的监督。对区各有关单位实行教育工作考核制度。二是美化校园。把校园建设作为宜居城区建设的重点,根据海珠教育发展趋势,重新规划教育布局,加大学校及其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学校布局日趋合理规范,中小学全部消除危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为了促使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投入亿元升级改造我区东部地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促使东部学校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三是净化校园。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推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初步建立了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协作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在全市率先开展“两评三聘”活动,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纳入街道综治考评内容。两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区基础教育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对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和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今后,将继续按照构建“四优”教育的思路,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树立先进、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升教育综合实力。二是充分利用海珠文化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海珠教育的品牌,完善教育体系。三是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关心支持学校硬件建设,创参考资料,少熬夜!造条件培养优秀教师队伍,依照政策落实好教师待遇,调动教师积极性,使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居民群众教育需求。小学关于“基础教育责任目标考核”的自评报告【第三篇】小学关于“基础教育责任目标考核”的自评报告为贯彻落实《地级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的通知》文件精神,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创建“教育强县”工程,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我镇我校校园“十二五”学校标准建设规划,特拟定如下自查、自评报告:(一)学校基本情况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述职报告【第四篇】龙川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韦钦强2009年4月我从2009年3月分管龙川县教育工作以来,认真履行职责,注重调查研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并着手落实我县基础教育的工作责任。现将本人分管教育一个多月以来履行职责情况简要报告如下。一、注重调查研究,掌握我县基础教育现状自今年3月分管教育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我认真履行职责,大胆负责,统筹兼顾,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多次深入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从多方面了解教育的基本情况,已基本掌握我县教育现状。近两年来,龙川县委、县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确立了“教育强县”战略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将“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共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发展的工作意见、制度和方案,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落实经费保障,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普及与提高并进、全面发展与特色创设并举、纵向进步与横向领先并力的内涵发展道路,既充分挖掘传统潜力,又竭力扩张现代教育资源,力求在经济层面较低的状态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在构建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可喜成效。目前,我县教育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据统计,我县近90万人口,辖25个镇,有高级中学2所,完中8所,技工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35所,小学340所,幼参考资料,少熬夜!儿园54所。全县高中专任教师1076人,学历达标率78%;初中专任教师2591人,学历达标率%;小学专任教师4101人,学历达标率%。全县在校高中生15318人,初中在校生46812人,小学在校生78644人,在园幼儿1530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巩固率达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以上;“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两年来公开招进527名教师,对麻布岗中学校长和其他完全中学副校长进行了公开选拨;表彰奖励先进教师234名,先进教育工作者7
本文标题:基础教育报告范例(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36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