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识字一教学设计(精编3篇)
识字一教学设计(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识字一教学设计(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识字一教学设计1识字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与看图、学词、生活结合起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方法:观察法、读书法、讲授法、自读感悟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激趣,进入春天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猜猜,这是什么歌曲?2.对!同学们,你们认为春天在哪里呢?3.是啊!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春天,开始学习《识字1》4.补充词语:()暖花开冬去()来5.今天我们学习几个像这样描写春天的词语,板书课题。二、感知课文,自主识字(一)看图画,说春景。观察幻灯片,回答: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二)读词识字,感悟词语。1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试读词语。(同桌互读,小组内读,个别读。)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学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2)提示易读错的字并正音。看清韵母读:冰、丁、争、鸣(后鼻韵母)看清声母读: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3)分析字形结构,记字。你记住了哪些字?用的什么方法?如:部件加减法:百(一+白)、万(方-`)、歌(哥+欠)。偏旁联想法:“冰”、“泉”与水有关;“鸣”是叫的意思,与“口”有关……(4)练读生字。(5)联系生活识字,这些生字你以前见过吗?在哪见过?3.出示词卡,学生感悟描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百花齐放”“莺歌燕舞”的意思。(1)出示词语卡片、领读。(教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2)说说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4.再读课文词语,借助插图大概了解词语的意思。(1)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词语所描写的景物。(3)抽读词语卡片。(4)鼓励学生对应图片,试背韵文。三、课堂练习,巩固识字1.给正确的字音涂上喜欢的颜色。fúfùsūshūzhēnɡzēnɡquánqán2复苏争泉2.连一连。绿油油的笑容满意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鲜花春天花红柳绿夏天硕果累累秋天烈日炎炎四、回顾全课,总结收获五、作业积累几个描写春天的词语,读给同学听。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词语。二、创设情境,理解词意1.观察图片,学习“百鸟争鸣”。图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它们可能会说什么?能用书上的词描述一下这热闹的场景吗?(引出“百鸟争鸣”)2.学习“冰雪融化”、“泉水丁冬”。(1)出示词卡,齐读、领读,个别读。(2)看图想一想:天气暖和了,只是冰雪融化了吗?(3)想象一下,泉水的丁冬声好像在做什么?(唱歌、说话、跑步、跳3舞……)3.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冬”和“齐”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舒展开。“丁”的“亅”写在竖中线上。“万”字的第三笔“ノ”,在竖中线上起笔。“百”字的他第一笔横要写得长一点。4.放音乐,画春天。你能把美丽的春天画出来吗?画完后互评。三、巩固练习,及时反馈1.比一比,口头组词语。复()冬()万()鸣()夏()各()方()鸡()2.口头填空。果树开花的季节是___________。成熟的季节是___________。3.你能说出几个表示声音的词语吗?例:泉水(丁冬)小鸟()春雨()溪水()钟表()四、总结全文,寄予希望今天,我们不但会写了5个生字还一起听到了春天的声音,看到了春天的色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希望同学们课下多观察身边的景物,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五、作业1.积累描写春天景物及身边景物的词语。42.学唱一首表现春天的歌曲。六、实践活动出示课后的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画一画:美丽的春景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七、板书设计:识字1春回大地柳绿花红(图)冰雪融化(图)百花齐放(图)万物复苏莺歌燕舞(图)泉水丁冬(图)烈日炎炎(图)识字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识字1》是三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画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出秋天的美感。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读课文1、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谁会写“秋天”这个两个字。指名上黑板写。2、指导扩词:----------的秋天。3、秋天的景象真美,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秋天吧,打开书翻到《识字一》,自由读,要求借助插图和拼音,把字音读准,读准了你就停下来,看谁读得又准又快。到底读会了吗?同桌互读来检查,怎样检查?眼看手指心里读,直到同桌两个人都读流利了就停下来。看来同学们都读正确、流利了,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第一关:生字关,11个生字都能把字音读准的举手,组与组来比赛,看哪一组能读正确的人最多。在这11个生字中还有几个难读准的字音,谁是小小提醒员(我提醒大家注意---,它是-----,读三遍)恭喜同学们在共同努力合作下,第一关顺利通过,请看第二关:生词关。你能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吗?自己首先小声的和他们打个招呼,叫叫他们的名字。谁来大声的和你的朋友打个招呼。老师给他们加个节奏,我们一起来交朋友吧。在同学们的拍手声中,我们就来到了第三关:偏旁关,好朋友可不能只会叫它的名字,还要深入的认识他们的偏旁,我的朋友---,----的偏旁是--------。闯关结束,第---------组表现最棒,掌声给他们鼓励。二、读中识字。过渡:课文中都是赞美秋天的优美词语,咱们快来读一读吧。首先自己大声的读一读,读正确,读流利。1、学生自由试读。2、开火车读。三、朗读感悟。这些词语代表着一幅幅多彩的秋景图,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我猜我猜我猜猜”的游戏,观察你看到的图画,找出书中对应的词语。第一幅图来了,它对应的词语是?为什么?因为图中有-----------,所以是-------。游戏继续。结合图片理解最难的两个词语。层林尽染:画面上的树林像被水彩染过一样。叠翠流金:山林一片翠绿,一片金黄。这么美丽的图画,这么美丽的词语,当然要靠我们美美的读出来,要想美美的读,除了字音读准,还要注意节奏,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先听老师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试试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关于秋天的12个词语,你能试着用这些词语来说个句子吗?希望以后再谈到秋天,你会用到这些词语,更能用这些词语说话,这就是“学以致用”。关于秋天的词语还有很多,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些词语,并抄在书上。六、积累词语1、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2、课件补充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七、作业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住秋天,可以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可以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等。识字一教学设计3识字一畅游神秘岛(一)学习第一题1、认读背声母表。闯关:火眼金睛2、认背背韵母表。闯过:火眼金睛3、出示“我会写”。⑴明确要求:找一找声母、韵母,分别抄写下来。⑵讨论讨论怎样找才不会漏掉?①方法一:按一定顺序(可从火车头开始,也可从火车尾开始)一个一个地找,如从火车头开始,先标出第一个字母s,s是声母,写在声母后的横线上,再标第二个,依次类推。抄完后要求学生进行检查,数一数抄写的声母和韵母总数是不是23个。②边找边给其中一类(如声母)做上记号,没有记号的就是另一类,然后分别抄写。抄完后要求学生进行检查,数一数抄写的声母和韵母总数是不是23个。⑶读一读抄写的声母和韵母。⑷展示、评价。⑸拓展:默写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二)学习第二题。我会连⒈反义词相连。⑴出示第55页的“我会连”。⑵认读,想想为什么把“出”和“入”连起来?⑶说说什么是反义词?(像“出”和“入”这样的意思相反的词就叫反义词。)⑷找出其他意思相反的词连起来,然后全班交流。⑸认读反义词:出入、左右、上下、大小⑹拓展:说说你知道的其他反义词。⒉图文相连。(1)出示第56页的“我会连”。⑵说说六幅图片画的是什么事物?⑶认读六个词语。朗读重点指导后鼻音与翘舌音。⑷试着连一连,然后同桌互相检查。三、我会读⒈出示“日月云”等8组字词。⒉自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说说每组的类别。⒊检查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⒋组词练习。⒌拓展:①选择其中的一个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一、读读说说⒈出示:①乐乐洗水果。②牛牛拍皮球。⒉学生自读。⒊提问:谁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初步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⒋师:这是一种基本句型,两个例句都是说“谁做什么”。你能模仿说一句这样的话吗?(说句子时,如果学生说出的是完整的句子,但句型与例句不同,教师不要否定。)⒌巩固练习:①小明擦。②做手工。③看。⒍把课本中的句子填完整,然后汇报检查。二、我会认⒈做游戏:①谁能把自己的姓氏说出来,并带着同学读一遍。②指名找出家里其他人的姓氏,也带着同学读一遍。③指名找出同位的姓氏,也带着同学读一遍。⒉课件依次出现三朵“姓氏花”,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姓氏字读给大家听。⒊把自己认识的姓氏字涂上喜欢的颜色。⒋相互交流。(交流之后又认识了几个姓,也可以再涂。)⒌评议:看看谁的“姓氏花”开得最美丽。⒍谈谈自己的识字方法。三、读读背背⒈谜语导入: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⒉出示课本“鹅”的图片,说说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鹅?⒊师:鹅是高洁的象征,我们大家都喜欢。古代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关于鹅的诗,(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要读正确,借助图画边读边想象鹅游水的样子。⒋指导诵读:速度稍慢,注意停顿;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⒌师:这首古诗《咏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全诗描绘了鹅在水中浮游时的欢快情景,表达了作者喜爱鹅的心情。资料袋⒈《咏鹅》赏析传说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所作。它生动地描绘了白鹅游水嬉戏的神态。首行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孩子对鹅的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在点水中的鹅:“一只鹅,两只鹅,三只鹅„„”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得连呼“鹅!鹅!鹅!”。次行“曲项向天歌”,描写鹅叫时的样子。鹅叫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曲项”用得十分贴切。三、四行写白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语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白毛红掌的鹅,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可见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就善于观察,长于描绘。⒉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举例老鹰捉小鸡下课铃响了,小朋友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个同学扮演“老鹰”,一个同学做“鸡妈妈”,其余的同学当“小鸡”。游戏开始了,“小鸡”拉着妈妈的衣服,一个接着一个,排成一排。凶恶的“老鹰”用尖尖的“爪子”去抓小鸡。“鸡妈妈”张开翅膀,左躲右闪。鸡妈妈向左,小鸡就向左;鸡妈妈向右,小鸡就向右。老鹰怎么也抓不到小鸡。“老鹰”气极了,迅速向最后一只小鸡扑去。可是小鸡动作灵敏,还是没让“老鹰”抓住。“老鹰”只好气喘吁吁坐在地上。“小鸡”们高兴地叫着:“我们嬴了!”老鹰捉小鸡真是太有趣了!老鹰捉小鸡今天,老师带我们到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白老师当母鸡,我当老鹰,其他的同学当小鸡。我一喊“开始”,就用最快的速度向最后一只小鸡扑去,白老师连忙张开双臂想挡住我的去路。可是,我跑得飞快,白老师挡不住我,我抓住了一只“小鸡”。接着,我又向另一只“小鸡”冲去。“小鸡们”可吓坏了,东逃西窜,都分散了。其中有一只“小鸡”不停地向我作鬼脸,并不停地叫着:“你这只没用的老鹰,休想抓住我!”我气坏了,猛地向他扑了过去。他来不及逃跑,被我抓住了,我非常得意。后来,我又抓住了两只“小鸡”,左手一只,右手一只,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我们
本文标题:识字一教学设计(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15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