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工业园区质量强县工作汇报(精编4篇)
工业园区质量强县工作汇报(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工业园区质量强县工作汇报(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某年工业园质量兴园专项治理工作总结1XX年工业园质量兴园专项治理工作总结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质量、保障安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大力实施“名牌兴企、质量兴园”的品牌发展路子,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总结如下:一、基本成效通过“质量兴园”专项治理的开展,园区企业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和特种设备安全等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形成了一批具有园区产业特色和明显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一是成功创建省级名牌产品2个。力争到XX再培育XX省名牌产品4个以上、XX市市长质量奖、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AAA级质量信用企业各1个。实现从产品品牌到行业品牌、再到区域品牌的提升。二是企业出厂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重点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产品质量经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省工业园区平均水平。三是企业能依法组织生产,切实履行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列入生产许可证产品管理目录生产企业100%做到取证生产;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产品的生产企业100%通过3C认证;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产品得到有效控制;杜绝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企业产品。四是产品标准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园区主导产品90%以上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3项;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2-4家。五是食品企业监管和服务工作得到强化。引导企业开展ISO2XX、HACCP、GAP等认证,强化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管理行为。六是90%以上规模企业量值溯源准确,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检定率100%。重点耗能企业计量器具检定率100%。XX名牌产品企业100%建立计量管理体系。七是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做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和实施工作,引导企业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产值超5000万元以上企业100%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力争每年有2-3家企业推荐参与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及市长质量奖的评选。八是安全隐患全面治理。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对园区内的特种设备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二、工作举措增强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企业应围绕“质量兴园”活动,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夯实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和特种设备安全等技术基础工作。1、增强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安全责任主体,履行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生产销售的产品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和市场准入条件。特种设备安装、使用、维修等应符合国家规定。2、加强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和行政许可内容的学习和宣传,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讲座、培训等,在企业内部开展标准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等技术基础知识的业务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3、企业应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对原辅材料进厂、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产品出厂检验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4、开展以“查质量责任意识,查质量安全水平,查质量保证制度,查标准执行情况,查计量检测保证,查现场管理,查质量损失和访问用户”为主要内容的“七查一访”活动。企业积极配合管委会、质监部门做好企业质量状况、实验室人员、设备及检验检测情况的调查,主动开展质量评价检验、质量状况分析等工作。5、做好名牌创建、质量提升工作。制定名牌创建规划,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积极开展质量体系和计量测量体系认证工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完善名牌产品争创条件。6、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及时跟踪国内外标准的最新动态,提升标准水平。鼓励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通过制修订标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应积极主动申请承担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工作,争取行业技术标准领域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7、加强计量工作,在生产加工、工艺控制、产品检验等关键过程合理配置合格的计量器具,保证计量器具的配备准确、合理、经济适用,建立健全企业计量器具台帐,完善周期检定计划和计量管理制度,规范计量校准行为,保证量值溯源的准确可靠。发挥计量检测数据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分析等方面的控制作用,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提升质监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措施落实发挥质监系统的技术优势,充实服务内容,强化服务措施的落实,努力提升服务园区企业的能力,积极推动“质量兴园”工作的深入开展。1、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按照“提升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完善名牌产品培育三年滚动计划和企业创建目标,加大名牌产品创建力度。继续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获得XX省名牌;引导具有产业优势的省名牌产品竞争国家级名牌产品,形成名牌带动效益,并使它们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对重点企业、支柱企业、名牌培育企业开展“质量咨询服务”等专题帮扶活动。通过开培训、讲座、现场指导,提供学习资料等形式,帮助企业培养质量管理和技术人员。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指导和帮助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认证等认证,为“质量兴园”工作提供技术支持。3、加强标准基础建设。一是积极推动园区企业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XX省地方标准的制订和研究。二是推动园区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鼓励园区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4、提升计量检测能力和水平。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争取更多的企业通过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指导园区企业配备合理的计量器具,提供配备选型、安装、检定测试、校准和维修服务,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服务。5、开展“质监便捷”服务。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企业,提前介入,指导企业完善生产条件、工艺布局,指导企业编制质量管理文件,帮助规范实验室的建设。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标准,指导企业产品标准编写。指导特种设备的告知、安装、注册,检验、隐患整改等工作。在企业代码、商品条码、标准备案、计量检定和检验检测等事项提供便捷服务。营造“保姆式”服务品牌。6、加大打假扶优工作力度。建立园区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的联合打假机制,积极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组织领导1、健全工作机制。成立XX县质量兴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质量兴园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考核检查等工作。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龙小明,副组长:副县长黄小兰、刘建军,成员:杜宇、陈春联、傅春华、李剑、周晓霞、钟飞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技术监督局,由杜宇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协调和推进质量兴园工作。各部门、各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按照质量兴园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结合本部门、本企业的实际,组织抓好质量兴园、质量兴企各项工作的落实。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召开成员单位调度会协调,及时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质量兴园”的各项任务。3、建立质量分析和质量评价机制。按照行业特点制定开发区企业产品质量评价计划,确定质量评价检验的企业和产品。根据质量评价检验的结果,召开质量状况分析会,针对企业存在的产品质量、标准化、计量管理等方面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加强引导,做好宣传1、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世界计量日”、“9月全国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活动,组织开展“质量兴园”主题宣传活动。2、大力宣传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县政府《关于XX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意见的通知》精神,明确县政府计量、标准、名牌等各项政策奖励措施。引导调动企业培育品牌、创建品牌的积极性。3、撰写质监工作简报,应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质量兴园”、“质量兴企”的重要意义。推广企业“质量兴园”的好做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宣传企业文化和品牌培育成果。XX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XX年10月27日质量强县工作汇报2质量强县工作汇报篇1:对推进质量强县工作的一点思考对推进质量强县工作的一点思考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经济强。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以质取胜,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强省之路”的总体要求,把质量强省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磐安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社会经济发展受能源、土地、环境、交通等要素制约更多。磐安中小企业多,规模小,基础差,底子薄,且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着产业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下、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十二五”期间,磐安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走质量强县之路。如何扎实推进质量强县工作?本文从分析我县质量现状入手,对开展质量强县工作提一点粗浅建议。一、我县“十一五”期间质量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全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较好,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和贡献率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质量强县工作形成了共识。近些年来,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质量强县的政策措施,成立了磐安县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质量强镇、强企、强业实施方案并在尖山镇和2家企业开展了试点工作,设立了县政府质量奖。二是品牌战略稳步推进。目前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名牌产品5个、省著名商标12件,金华名牌产品14个、金华著名商标32件,企业主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名牌产品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和贡献率明显提升。三是我县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全县工业产品国家、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都在93%以上。建筑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县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年年达100%。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出界断面水质常年稳定在二类以上,空气环境质量全年稳定在二级以上,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6个乡镇创建成全国优美乡镇。四是产品质量整治成效明显。五年来,围绕与经济建设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产品,通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十小”行业整顿规范等行动,持续深入地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效改善了市场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质量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的质量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质量强县工作认识还不够到位。许多企业主质量意识不强,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乡镇、部门和企业主对质量强县工作还比较陌生,没有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没有实质性地开展质量强镇、强企工作,对质量强县工作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认识到位。二是质量管理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全县规上企业中,多数企业没有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缺少质量管理人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品牌意识不强,工业名牌不多,区域名牌、服务业名牌没有,农优特产也缺少叫得响的品牌;产品无标准生产普遍,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的更少;产品很少开展检验检测,计量器具平时很少主动要求检定等。三是质量强县工作还没有形成合力。质量强县工作主要由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四部分组成,涉及发改、环保、建设等30多个部门和各个乡镇、各个企业,关系到全县的每一个人。但是目前各个部门、乡镇都不明确自己要做哪些工作,都还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镇都还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四是对质量强县工作的宣传还不够到位。除了少数几个牵头部门的具体经办人员,多数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对质量强县工作知之甚少,新闻媒体对质量强县工作宣传不多。二、对推进质量强县工作的几点建议。质量强县建设是一项全面性、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创新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建议:(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和部门要把质量强县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十二
本文标题:工业园区质量强县工作汇报(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82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