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精编4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比例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1《比例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摘要:利用奥运场馆与本校操场的鲜明对比,创建了设计足球场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绘图,无师自通的用到了按比例缩放,从而发现了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接着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学习了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应用总结的公式解决了常见的比例尺问题,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拓展,介绍了比例尺的不同类别,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关键词:设计图;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图分类号:O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5-00301-02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了解比例尺的用途和类型,正确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比例尺。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渗透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图画纸、作图工具、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为了办好这届盛会,我们国家专门建造和改建了许多奥运场馆,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课件出示)1.漂亮的奥运场馆2.育才小学后操场。提问:看完这两组图片,大家有什么感想?那我现在就向大家透露一个好消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好的锻炼身体的环境,咱们学校很快就要彻底整修我们的操场了,特别是要建造一个漂亮的足球场,你们高兴吗?不过现在还有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设计图还没有做好,校长想请咱们六(8)班的同学帮这个忙,你们愿意吗?二、小组合作绘图我们学校要修建一个长60米,宽30米的小足球场。请小组同学先一起商量商量,你们打算怎么画?然后再按照你们的想法画把它画下来。(板书:长60米宽30米)汇报交流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是怎么画的?(组内代表发言,不同画法)板书:20cm10cm12cm6cm10cm5cm6cm3cm…………三、认识比例尺,理解意义1、引出比例尺师:我们的设计图画好了,但是施工的师傅能从我们的设计图中知道咱们学校操场要修多大吗?(不能)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师:同学们的方法是想让工人师傅了解我们设计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对吗?其实用比的形式就可以表示两者的关系。以一幅图为例(课件出示设计图:长30厘米,宽15厘米)下面我们就用比的形式来表示这幅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首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这个足球场长度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30m:60m=30cm:6000cm=1:200或1/200提问:1:200表示什么意思?能看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师:1:200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比例尺)提问:谁来说说什么是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师板书:比例尺=2、计算比例尺(1)师:刚才我们通过长度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求出了这幅图的比例尺。那么通过宽度可以求吗?(可以)谁来说说怎么求?学生口答。(2)计算本组设计图的比例尺接下来,快来算算你们组设计图的比例尺吧。师巡视,指导学生把比例尺标在设计图的旁边。反馈提问:你们组设计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四、应用比例尺1、根据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进行足球比赛了?(缺少球门)(课件出示)要在足球场左右两侧正中分别放置一个2米宽的球门,球门应该怎样画?师:小组同学可以先讨论一下。看哪个组最快完成。(如果需要计算,把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反馈(先确定球门在图上的宽度,再画出)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根据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球实际距离(1)师:设计图完成了,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在咱们自己的球场上痛痛快快踢一场球了。我们知道在足球这项运动中,有罚任意球的说法。课件演示(2)引导思考:这个足球离球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呢?我们有办法知道吗?(指名回答)(3)学生计算(4)反馈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五、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帮学校的足球场完成了设计图,还认识了比例尺(指课题)那关于比例尺,你都了解了那些知识呢?(学生小结)六、练习师:好,下面我们就应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课件)七、生活中的比例尺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例尺。2、介绍线段比例尺,说说它表示的意思。今天我们用到的是数字比例尺。3、师: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比例尺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那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呢?工程师要绘制一个很小的机器零件图,他又该怎么办呢?结语:看来生活中需要的不都是缩小的比例尺,有时也需要放大的比例尺。课后反思:“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图形缩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且与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1、在情境中引出课题。通过比较美丽的奥运场馆和学校的后操场,让学生内心既激动,又期盼,不仅引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体会到继续学习的必要性。这样很自然的过度到设计足球场平面图的环节。2、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概念。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足球场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计算数据,如何作图等。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课堂充满了探索的气息。3、在自学中学到知识。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后,怎样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这一部分知识教简单。因此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学到新的知识。4、多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通过用实物投影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以课件为载体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感到生动、直观,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值得思考的是:教学数学知识时要从生活生产实际中挖掘教学素材,不能生搬硬套教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用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中来,用激情带动感染学生的学习热情。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2《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3、能够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4、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具准备:课件,导学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千米=()米=()厘米1千米=()厘米20千米=()厘米60000厘米=()米=()千米二、脑筋急转弯1、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可是一只蚂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2、板书课题:比例尺三、自学打开课本48页,自学48页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叫做比例尺?比例尺是一把尺子吗?2、比例尺除了用比号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3、根据表现形式不同,比例尺分为哪两种类型?自学后学生做汇报。(老师板书)出示中国地图(含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请学生思考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四、小组合作学习1、学习内容数学书49页。2、先看书并在B本上完成做一做。3、小组长组织讨论:a、图中的2:1表示什么?b、求比例尺时要特别注意什么?五、智慧城堡1、说一说2、填一填3、判一判4、选一选5、练一练六、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比例尺定义:一幅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计算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分类: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教学反思:本节教材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实用性也较强,加上教材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因此在学生搞好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老师少讲解、多点拨、简单教数学的目的。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本节课的放手打下了基础。我先布置学生预习自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整节课我大多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只是适当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语言的严密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比例尺的学习的重要性,整体时间的把握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再接再厉,多向老教师请教,争取更大的进步。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3WORD格式《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二、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五、教学过程: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一)激趣导入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2、学生集体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3、创设情境(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学生情景表演。(师播放动画)(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生1:用8厘米表示80米,用6厘米表示60米。(板书)(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8厘米和6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米)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叫实际距离。(板书)6、师:当我们用8厘米表示80米时,实际上把80米缩小了多少倍?(自由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比是多少?(引导: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再划成最简整数比)板书:8cm:80m=8cm:8000cm=1:10007、继续引导,并板书:6cm:60m=6cm:6000cm=1:10008、师:这里的1:1000说明我们用图上距离少厘米?(1000厘米)1cm表示了实际距离多9、小结:像这种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比例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二)探索发现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课件播放)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公式转换: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补充说明比例尺的特点:比的前项与后项单位要统一,并且是最简整数比。例如:1:100或1/100说明用图上距离离100cm。1cm表示实际距3、小
本文标题: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82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