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平湖退散进集工作汇报(精编2篇)
平湖退散进集工作汇报(精编2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平湖退散进集工作汇报(精编2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平湖两退两进工作总结(优秀)1平湖市2016年“两退两进”工作总结2017年1月10日今年以来,平湖市根据嘉兴市“两退两进”和“退散进集”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按照“四换三名”工作要求,继续围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效益提升目标,把“两退两进”和“退散进集”作为全市专项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举措,全力以赴抓工作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市共腾退低效建设用地项目133宗、面积亩,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其中直接收回项目74宗、面积亩;上报嘉兴腾退低效用地项目44宗、面积亩,完成全年任务的%,其中直接腾退39宗,面积亩,连续第五年超额完成本市和嘉兴市下达的低效用地腾退目标任务。利用腾退土地共累计新进项目52个,销售收入新增亿元,税收新增亿元;平均亩均销售收入804万元,比原项目提高倍;亩均税收67万元,比原项目提高倍。累计实施落后产能淘汰项目145项,淘汰落后设备2086台,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和148%,淘汰和改造燃煤锅炉224台,腾出用能空间30549吨标煤,完成全年任务的154%。二、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1索服装行业单独评价。服装行业存在能耗低、排放少、工人多,科技投入少的特点,统一的评价标准往往会出现部分指标大部分企业得满分或者得零分的情况,难以体现个体差异,2015年度评价中我市对服装行业进行单独评价,服装行业的评价指标权重、计分规则和排序分类方法等方面均进行单独设臵。五是增强与企业的互动参与。坚持把企业的参与作为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不断提升评价工作的透明度。在市级主要媒体和各大网站,先后两轮公开征求意见,并通过短信平台、镇街道等途径广泛告知企业,动员企业登陆信息系统查询信息、反馈意见。此外,对所有规上企业和规下D类企业,还上门送达了书面征求意见函,累计收到企业反馈意见132条,均由镇街道、相关部门进行了逐一的核实处理,对合理的意见进行了采纳并更正相关数据和信息。六是强化评价成果运用。推动实施以企业绩效评价为基础的“1+8+X”差别化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出台了《三年以上绩效评价D类企业处臵方案》,明确了连续3年D类企业的差别化政策措施,对连续三年列入D类的企业执行更为严厉的要素资源差别化配臵措施,形成了促进低效用地企业腾退的倒逼机制,有效推动了“两退两进”工作的顺利开展。七是开展物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针对今年来我市特别是独山港区引进的物流项目产出偏低这一问题,经过调研和座谈,借鉴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出台《平湖市物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实施办法》,对全市规上和规下物流企业分别设臵评价指标与权重,首次开展物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自7月初正式启动评价工作,共对20家占地3亩-3发建设,其中设备投资占14680万元,投资强度达到157万元/亩,预计达产产值2亿元,年利税1800万元,有效助推林埭镇的汽车零配件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升级方面:进一步适应规划调整,鼓励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通过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如作为我市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的浙江欧迪恩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多年汽车球笼万向节、减震器和驱动轴总成研发生产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向高端品牌和高品质产品领域推进,年内在基础装备和QCS系统建设上投入资金6350万元,进一步提升产能和产品品质,预计该投资可新增年销售亿元,利税亿元。同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代表企业的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在国内汽车制造产业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2016年1月到3月新增设备投资4357万元,产能进一步扩大,预计新增年产值约5亿元,利税亿元,大幅提升了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退二进三方面:坚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地块,深入实施中心城区10平方公里城市有机更新专项规划,突出抓好城北路两侧区块内10多家企业、共亩土地的有机更新,工业土地腾退后,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建设城市商业中心、总部办公及住宅建筑群。如区块内的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已完成原福臻村4组涉及的亩厂区的腾空拆除工作,新厂区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伊诺华橡胶(平湖)有限公司亩开始实施分期搬迁,新厂区已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土地。以上项目的顺利腾退,显著加快了我市城北路-5证的用地,可由镇街道盘活使用,对企业粘土砖生产设备和设施,给予其评估值的40%进行补助,给予相关责任镇街道工作补助和奖励。同时,各部门通力合作,倒逼企业淘汰燃煤锅炉效果明显、速度加快,全年完成224台燃煤锅炉淘汰。兼并重组方面:把兼并重组作为实施腾笼换鸟,盘活低效用地企业存量资产的重要手段,结合大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加快存量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特尊鞋业对经营不善而关停的平湖中顺实业有限公司实施兼并重组,充分利用原土地、原厂房,生产制造高档次鞋类产品,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2632万元、利税187万元。今年我市18个新进项目中,有16个项目为兼并重组项目,且均达到了“进高”标准。(四)吃透上级精神,建章立制启动“退散进集”一是研究相关政策,起草工作方案。我市认真研究《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镇村建设加快打造江南水乡典范的指导意见》和《嘉兴市推进“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三年行动方案》有关精神,调研学习周边县(市、区)相关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出台了《平湖市推进“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三年行动方案》和《2016年度工作计划》,提出“退散进集”工作的整治对象、工作目标、原则方法、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起草《平湖市关于推进“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的若干政策意见》初稿,现正在相关部门征求意见阶段。二是以摸底调查为依据,确定对象范围。做好工业园区、-7工作的有3个。预计年内新建成“两创”中心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三年内新建成“两创”中心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5月出台的《平湖市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中对相关政策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对两创中心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项目建设业主和入驻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五)强化工作协调、项目督查和实绩考核,促进腾退工作有效落实一是加强指导督查。依托现有市级部门联挂体系,严格执行市级联挂部门联系指导、协调、督查等工作机制。市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开展指导与督查活动,重点督查各主体在工作机制建立、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进度、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等。二是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重点考核推进机制、方案实施、政策措施以及“低小散”整治、“两创中心”建设等工作和成效。将“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实施情况列入镇、街道党政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对工作有成效的进行表彰,相关考核方法正在抓紧制定中。三是积极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开展“低小散”企业整治的重要意义,扩大公众参与度,年内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展专题报道6次。建立“退散进集”推进情况季度通报制度,畅通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举报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两退两进”和“退散进集”的良好氛围。某区“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三行动方案2XX区“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根据《XX市推进“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三年行动方案》(X政发〔2016〕5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XX区“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三年行动方案。一、目标要求以“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为重点,以淘汰落后产能为核心,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限、有取有舍的原则,综合应用法律、经济、行政、舆论等手段,实施市场出清、改造提升、择优入园等行动。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予以整治或关停出清;对园区外上规模、效益好且对环境无明显影响的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地改造提升;对成长性好、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导向的小微企业择优入园。同时,扎实推进“两创”中心、特色园区、美丽厂区等建设。从2016年起至2018年,累计关停淘汰、改造提升及择优入园企业(作坊)1千家以上,新建改建“两创”中心5个、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以上。到2018年,全区“低小散”企业得到基本整治,工业空间布局明显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工业集聚集约和提质增效升级发展得到有效推进,工业发展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二、主要对象主要对象包括各类工业园区内的“低小散”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外的所有工业企业。重点整治: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的落后产能;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企业(作坊),“五违”[即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放、违法居住企业(作坊)]必治、“四必”(即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无证建筑必须拆除、脏乱现象必须整治、违法经营必须取缔)先行;群众反映强烈而又社会贡献度低的企业(作坊);连续三年工业绩效综合评价为D类的企业等。三、基本原则(一)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对产能淘汰类、环境污染类、违法用地类、违章建筑类、安全隐患类、土地闲置类、舆情聚焦类以及绩效评价连续三年D类等“八类”企业(作坊),予以依法整治或关停出清;对园区外的行业骨干企业、依法依规生产、效益好且对环境无明显影响的企业,以就地改造提升为主;对符合产业导向的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型小微企业,经综合评价后择优竞争入园,帮助其加快“个转企”、“小升规”,实现做大做强。(二)规划引领,集聚发展。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在总体规划框架下优化完善XX科技城及其他镇级工业园区规划,重点做好园区整合和产业提升,原则上不得在城镇工业园区规划外新增工业用地。结合推进工业园区整合提升等工作,加快规划建设“两创”中心、标准厂房。(三)依法整治,综合施策。以“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为重点,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五气共治”、“四换三名”、市场监督、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执法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重点工作和专项行动,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违建企业,开展“低小散”企业(作坊)整治。(四)政策倒逼,市场引导。以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为抓手,实现小微企业绩效评价全覆盖,不断深化评价结果的综合应用,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差别化政策倒逼机制。通过对小微企业的综合评价和分类排序,形成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社会氛围和市场化引导机制。四、工作重点(一)大力开展“低小散”行业排查、制定工作方案。XX科技城、XX及各镇要全面开展“低小散”行业调查排摸工作,逐家摸清证照、用地、用能、排污、产出等基本情况,建立“一企一档”,研究制定行业整治提升标准,编制行业整治实施方案,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择优入园一批”思路,抓紧制定本区域“退散进集”工作方案。(二)有序实施违法违规企业市场出清。加快整治淘汰列入国家、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落后产能;依法关停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条件、能耗限额标准且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作坊);依法处置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及各类非法生产、无证经营的企业(作坊);全面整治占用资源但不产出或几乎无效益、已名存实亡的“僵尸企业”;加大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政策的实施力度,倒逼整改提升无望的D类企业加快退出。(三)择优推进小微企业整合入园。研究制定“两创”中心入驻标准,设立“两创”中心准入门槛,对符合条件入驻的小微企业全面实行合约式管理,严防发生“低小散”企业(作坊)简单搬迁、低端平移等“退低进低”现象,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企业规范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四)着力加快“两创”中心建设。原则上要求XX科技城、XX及各镇均应规划新建或改建“两创”中心,引导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导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整聚到“两创”中心发展。“两创中心”应当规划在工业园区内,注重建设规模和服务功能配套,以免造成新的“低小散”现象。要切实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聚、要素集中”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小于20
本文标题:平湖退散进集工作汇报(精编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44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