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讲座:如何与孩子沟通
1如何与孩子沟通———授课老师:范新斌授课时间:2009年6月12日晚9:00至10:00授课方式:UC语音聊天室互动方式今天我要跟大家一起交流的是如何和孩子沟通,说到沟通这话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并且很多家长与孩子遇到的很多问题就是沟通出现的问题,沟通出现问题就导致很多其他问题出现,譬如:亲子关系不好,家庭氛围不好,都是由于沟通引起的。怎么样和孩子进行沟通?才能使我们的家庭更加和谐?第一、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请注意:一定要身教重于言教。我们每一个家长先要做到,用自己行为感染孩子。平时沟通总是用到语言,其实很多东西是做出来的。不用总是说得太多,我们应该做得更好。我们要强调父母的素质,素质体现就是父母行为表现出来的,行为其实也在与孩子传递着沟通的信息。如果说自己很难做到的东西,却要求孩子做到,孩子没做到,家长反而给予批评时,这时沟通自然就出现了问题。孩子想:你们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让我做到?想让我做,你为什么不做?孩子不会从大人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任何时候一定要重于身教,少说废话——正确的废话,没一句是错的,但都是废话。2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孩子,要求孩子做的首先做到,并且在沟通时,承诺的必须实施,必须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不要承诺,不要轻易给孩子任何承诺,一旦承诺,必须做到,做到了才有能力去和孩子沟通,才有资格与孩子沟通,才真正达到和谐的沟通氛围和状态。一旦做到威信就起来了,威信起来了,孩子就把你当成“英雄”了。第二点、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倾听倾听应该用平等的姿态,案例:父亲与孩子沟通时,父亲高高在上,孩子非常低的姿势,仰着头看着自己的父亲。并不是说父亲低下身子就把父亲的形象降没了,用平等的姿态和孩子沟通,与孩子相对,做好非常好的倾听者,孩子才有可能把心里的话告诉你。孩子当有话没说完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在脑子里一边倾听还要整理,整理孩子所说的话有哪些程序、观点、想法,要抓住要点,有些什么思想,然后当孩子说完时再反馈给孩子,家长在倾听过程中让孩子觉得你在用心听孩子说,感到受到尊重,愿意与你进行交流。如果在倾听过程中心不在焉、一心两用,孩子是不愿意与你进行沟通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尊重,每个人都需要他说什么话你能用心听,大人也一样。如果说话时打断对方迫不及待想说的时候,对方肯定在沟通方面会出现一些阻隔,致使沟通出现了问题。作为一个好的倾听者,怎么样去倾听?用心倾听,用心去听对方在说些什么,表达什么,担心什么,内心想法及事物的看法自然而然都会表露出来。根据这些反馈信息,用自己的看法、思维看孩子所说的事,这样是非常好非常成功的沟通。这样成功的沟通就是建立在倾3听的基础上,倾听的过程中最好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用平等姿态倾听对方在说什么,这就是非常好的沟通,倾听是沟通的第一要素。第三、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不同对待一个人从出生到高中毕业都是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也是对很多事物的看法慢慢形成的过程,过程由于年龄不同,一般有幼儿阶段、童年阶段、少年阶段、高中阶段,我们应该怎么沟通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有的孩子小些,有的孩子大些?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一阶段:幼儿时,呵护多一点;第二阶段:童年时,严格多一点;第三阶段:少年时,理解多一点;第四阶段:高中时,尊重多一点。现在来分开说说,第一阶段:幼儿时,呵护多一点;幼儿时,孩子小,作为父母要呵护多一点,呵护不是溺爱,呵护是保护每个孩子的幼小心理,每个孩子承受能力不是那么强,更多是呵护。这个阶段应该是出生以后到三岁之间,这时要呵护的多一些,让每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0-3岁的时候,父母更多是用肌肤相亲传递的沟通,孩子安全感、承受爱的信息、对环境的适应度、家庭的和谐度都有感应。这时的沟通就是用肌肤相亲传递的沟通,孩子一旦感应,在小时候比较少哭,会非常乖,沟通好的话,0-3岁是非常容易带的,每个孩子的沟通都是从0岁开始的,从出生就开始的,妈妈的亲吻、摸摸孩子的头都是一种沟通。如果有幼儿的妈妈,多增加一些抚摸,建立一种基础。上次课说讲幼儿时,很多家长就说这是小学群,怎么讲幼儿呢?其实很多东西要找到根源,要从4基础、根源上找,这个阶段做得好,下个阶段才能做好。如果已经失去了幼儿阶段,没关系,还有下一阶段。第二阶段:童年时,严格多一点;童年时是每个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段,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8、9年时间是非常长的时间,养成好习惯是非常难、非常花时间的,养成好习惯是多么的难,就是要求每个父母对孩子严格,严格是什么意思呢?不能说是打骂,严格就是说到要做到,家长做一个监督作用,孩子这时还没有反抗的精神、意识,这时家长不能“趁虚而入”,与老师配合好,把孩子习惯严格要求好。今天做好,给个奖励或鼓励;没做好,必须接受惩罚,这就是严格要求,打骂、讽刺不是严格,打骂最终是把孩子推向深渊,不是沟通,孩子受委屈时不能心软,这时让孩子承受,承受了到叛逆期时就会比较好的学会自己在青春期的问题。第三阶段:少年时,理解多一点;青春期的少年都是非常有反抗精神、叛逆意识,作为父母,应该多理解点,怎么理解?当我们孩子有情绪时,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青春期时,孩子经常会遇到身体上的、人际关系、朋友交往方面的问题,都应该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当孩子说了偏激的话做出反抗时,家长可以这样说:“对于你现在的思想我不是很理解,但我希望你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去理解”,家长用这样的语言和孩子说。在青春期的过程中,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青春期的性问题,处理好老师的关系。有时特别上进,看5到成绩特好的想赶超,特别嫉妒,这种嫉妒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怎样去引导?应该去理解,作为我们来讲,首先要告诉孩子上进心是好的,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我们有什么样的生活,活出我们自己的精彩就够了。有时孩子接受不了,慢慢多次沟通,自然而然就深入到孩子脑子里,就会处理好这些。第四阶段:高中时,尊重多一点。高中时已经达到十六、七岁到十八、九岁的年龄,这是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形成的时候,要到结论的时候了,要面临中考和高考,要尊重每个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和选择,如果孩子喜欢,只要不违反法律,有兴趣的事情都应该尊重。不能以自己的意愿干涉孩子,如果干涉的多了,造成结局不好,真是自己所种下的苦果。有时看到很多案例,父母哭,感到孩子不争气等等,这些都是有根源的,都是父母没有把握好和孩子的沟通,父母没有尊重孩子的思想,没有尊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了悲剧发生,这些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看到的。人生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时、童年时、少年时、高中时,呵护,严格,理解,尊重都是有艺术的,前几天写了篇控制情绪的文章,不管在哪个时段,情绪正确对待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身教重于言教;第四、关键时期的沟通关键时期指的是哪些时期?学习的关键时期指的是中考和高考,中考和高考都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性格的关键时期,学习的问题直接导致性格的问题,与我们孩子是紧密相关的。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是首要因素,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学习,这些关键时期6都是中考和高考时,这段时期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特别是高考,中考还好些,高考这段时期我们家长几乎是心惊胆战、如履薄冰过那几天。这段时期作为家长不要犯“冷热病”,什么叫冷热病?平时很冷,到了中考高考时就热了,这都是不好的沟通,让孩子感到很难过、很拘束,让孩子对自己的高考开始有一些紧张,有一些想法,我们很多紧张的气氛都是父母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导致中高考时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形成了“冷热病”,平时没拜佛那时烧香是不行的。特别关注的是关键时期的沟通,生理、逆反心理等等都是在学习上的反应,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养成与孩子比较好的沟通,把握好前面所说的四个阶段。第五、沟通——做比说更重要在座的家长应该看到过我的这篇文章《沟通——做比说更重要》,最好的沟通就是和孩子在一起做事,一起思考,一起完成某项任务,做比说更重要。我在BLOG里写了一篇文章,就是送女儿去考试时,说的很少,默默做着自己的事。下着雨,我给孩子打着伞,孩子问了些问题,针对性的给了解答。这种沟通是和谐的,这种沟通是美丽的。我相信很多家长都在追求这种沟通的方式,我们在利用孩子休息时,或者利用孩子在你身边时,尽可能创造些氛围,与孩子共同合作的氛围,与孩子共事,少说一些东西,不要问学习,很轻松的说。如果孩子有时间,与孩子做一些事,譬如:去看爷爷奶奶、看看同事,这些事都是在快乐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处的时间,这就是最好的沟通,千万不要放过这些机会。这些机会都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时机,也是与孩7子沟通最好的时段,做比说更重要。孩子到中学时,很多家长都到了40岁左右,这样的年龄压力比较大,上有老下有小,家里事比较多,忍不住有时啰嗦一点,尽量控制,和孩子一起去处理这些事。老人的照顾问题,我们和孩子一起做,同事关系的处理,如果有什么样的烦恼,也同样可以告诉孩子,和孩子一起解决,这样的沟通是非常好的。希望在座的家长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多做少说,说是在孩子发生问题时想和你交流时,用语言进行交流时,这时语言就起了很大的作用,语言过后还是有些行为,还是有些机会可以共同去做些事情。孩子其实很敏感,让敏感的孩子不要体会到不同的处理方式,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沟通交流是成功的。第六、沟通的情绪我在我的BLOG里写道,情绪是一把双仞剑,每个人都是自然人,都有七情六欲,这是很正常的。控制情绪是一方面,人是自然人,都有情绪,如何控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心里难受时和孩子沟通,又会出现些新的问题,情绪的东西给了孩子,孩子就会理解你。沟通的情绪里的就是控制,控制应该怎么做呢?有些东西要忍,发泄自己情绪时,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有时控制不了,就会发泄出来。让孩子理解到家长的想法,控制要得当,不要一味忍让,有的时候,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不是圣人,都是性情中人、自然中人,每个人都有情绪,体现出自己的率真,这才叫沟通;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把这些告诉对方,这才叫沟通。工作时能忍就忍,心胸放宽一点中,忍不了的时候不妨发泄一番反而起到另一种效果,这其实也是一8种沟通,也能起到沟通的效果。我的BLOG里还有些文章,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沟通的25种方法都有,大家可以去看看。今天我和大家一共讲了六点:第一,身教重于言教;第二,平等的姿态去倾听;第三,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不同对待;第四,关键时期的沟通;第五,沟通——做比说更重要;第六,沟通的情绪。从这六点里说了个人的感受,也希望下面的时间大家都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在这进行补充,让更多家长得到益处。很快,50多分钟就这样过去了,其实在讲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没有讲全,如果每个地方都讲得非常满的话,那要很长时间。现在就留给大家,在这里说说想法,说说更好的东西进行补充,谢谢大家!结束。
本文标题:讲座:如何与孩子沟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2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