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2022年度全县民政工作会上的讲话稿范例【精编5篇】
在2022年度全县民政工作会上的讲话稿范例【精编5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在2022年度全县民政工作会上的讲话稿范例【精编5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在2021年全县民政工作会上的讲话【第一篇】今年以来,我乡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民政部门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乡工作主题,以为民办实事为工作目的,解决弱势群众生活困难,认真开展了各项民政工作,现将2020年以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重点民政工作汇报1、保基本生活,规范城乡低保及农村特困供养工作截止2020年12月份全乡现有农村低保户333户1199人,其中一类61户127人,二类126户461人,三类129户529人,四类17户82人。农村特困供养82户93人;城市低保17户25人。结合有效期管理、动态管理、规范化管理和信访等问题,从4月份开始,乡民政站协同全乡积极开展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提标工作。3月26日,乡上召开了乡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参加的城乡低保和农村特困供养提标工作启动会议和业务培训会议,经乡党政联席会议通过,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乡人大主席、分管民政的武装部长为副组长,其他科级领导为成员的提标领导小组,制定了《寺子川乡2020年城乡低保和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提标工作实施方案》,对提标工作分制定方案、宣传培训,全面核查、夯实基础,广泛评议、综合评定及审批审核四个阶段有序推进。截止5月25日,全乡15个村完成广泛评议、综合评定阶段工作,进入乡级审核阶段,期间进行一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分别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乡人大主席为组长的三个督查组,分片分村,结合阶段性任务和群众信访问题,深入各村进行督查,对督查的问题全乡进行通报,责令限期整改。2、建档立卡与低保、特困供养两项制度衔接情况截止11月份,全乡共有建档立卡户1199户5432人,其中已脱贫721户3310人,未脱贫478户2122人。12月份农村低保333户1199人,纳入建档立卡232户862人,其中已脱贫44户,150人,未脱贫188户712人。其中一类低保61户127人,纳入建档立卡47户109人,已脱贫10户18人,未脱贫37户91人。二类低保126户461人,纳入建档立卡108户402人,已脱贫26户97人,未脱贫82户305人。三类低保129户529人,纳入建档立卡户72户326人,已脱贫4户14人,未脱贫68户312人。四类低保17户82人,纳入建档立卡5户25人,未脱贫5户25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共82户93人,纳入建档立卡15户20人,已脱贫4户4人,未脱贫11户16人。3、兜底保障冲刺清零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漏兜漏保错退突出问题核查情况2018年底至2020年6月底原有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退出或调整类别共69户267人,其中建档立卡对象44户184人,非建档立卡对象25户83人。2018年底以来原一、二类对象直接退出低保20户77人,其中建档立卡11户42人,非建档立卡9户35人。2018年底以来原一、二类调至三、四类49户178人,其中建档立卡33户134人,非建档立卡16户44人。2018年底以来因整户保改单人户的或因婚丧嫁娶等原因,类别不变家庭保障对象减少的12人,其中建档立卡8人,非建档立卡4人。4、开展好临时救助,解群众的燃眉之急。今年以来全乡按照《通渭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县民政局要求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的要求,按照本人申请,村委会民主评议,乡政府审核以及召开会议、全乡微信群、公众号等广泛宣传临时救助政策。对因病、因学、因灾造成临时性困难的群众进行了临时性救助,4月份以来全乡共有46户182人符合申请临时救助条件,发放临时救助资金万元,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农户的一卡通账户上,8月份上报县民政局15户60人符合申请临时救助的对象,审批资金47800元;上报3户15人受灾户申请审批临时救助45000元;2020年审核审批81户422人大学生临时救助,审批资金291372元;第六批临时救助已上报40户175人正在审批;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面临的生活困难。5、及时做好经济困难老年人工作根据通民政发〔2017〕37号文件精神,结合城乡低保提标后享受花名册确定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对象,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下发各村。要求各村严把个人申请、民主评议、能力评估、张榜公示、群众监督、审批审核等关键环节,确保程序严格规范,组织乡村干部,要对困难老年人信息进行逐一核查,确保不漏报、不虚报。6、扎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对具有本乡户籍且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按照本人或残疾人的法定监护人、法定赡养人提出申请,提交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经乡民政站审核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指导填写《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审批表》,最后经乡人民政府、县民政局、县残联审核审批之后按程序发放“两项补贴”资金。12月份全乡共有302人符合享受条件,共发放资金22550元。7、其他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今年4月份以来,对3位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审核上报抚恤补助资金,12月份全乡共有91人享受抚恤补助,月发放资金35673元。因谢黄村抚恤补助对象王学文于2020年7月份病故,在8月份上报取消了抚恤补助。二、存在的困难、问题在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有些群众对低保政策认识不到位,导致一些群众对农村低保抱着不吃白不吃,轮流吃的想法。来到大厅咨询政策的时候带有一定的情绪。二是民政工作繁多而工作人员有限,工作任务繁重,导致部分工作效率不高。对于存在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在2021年全县民政工作会上的讲话【第二篇】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县民政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三个建设年”活动,以“满意在民政,工作创一流”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全县民政工作加快发展,县烈士陵园搬迁重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救灾救济、五保供养、城乡低保、优抚安置、基层政权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等各项民政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全县民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民政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多项工作受到上级表彰。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岗位目标争名升位活动先进单位”、“本职工作争创一流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博兴建设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省民政厅、省军区政治部表彰为“全省军休工作先进单位”。一、救灾救济、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敬老院建设、慈善救助工作成效显着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545户、3331人,农村低保对象5664户、7869人,从今年一月份起,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280元,月人均补差150元以上,自10月份开始,城市低保人均补助达到160元以上;从今年一月份,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1200元,自下半年起,农村低保按分类施保标准发放,其中a类特困、b类较困、c类一般户每人每月分别补助75元、60元、55元,农村人均月补助水平达到60元以上,低保金按月(农村低保按季度)发放、及时到位,每年发放城乡低保金近1000万元,占全县总人口%的城乡贫困居民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网,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按照省市部署,今年3月份开始,我们开展了城乡困难居民普查工作,圆满完成了普查的各项任务。其中,城镇困难居民普查共普查1781户、4301人,占城镇总人口的%。农村困难居民普查共普查15345户、25368人,占农村总人口的%。加强了以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从今年9月份开始,城市低保全部移交社区及居委会管理。我们将已死亡的低保对象停发,将新致困人员及时纳入了农村低保,共调整农村低保对象126人;共取消23户、52人的城镇低保待遇,新XX市低保对象29户、61人。在城市低保实现分类管理,分类施保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农村低保的分类施保工作,目前,按照分类施保确定的新补助标准,已全部发放到农村低保对象手中,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520多万元。认真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按照我县医疗救助的有关规定,积极做好重病低保对象及特困家庭进行医疗救助的审批审核工作。对37名城市医疗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万元,对21名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万元。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09年春节前,组织走访慰问了10处敬老院和部分五保对象,为五保老人送去了慰问金、食用油、猪肉等价值10多万元的慰问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投资10万多元,为全县五保老人每人定做夏装一套。我县现有五保对象1163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0%,建立起了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照集中供养每人每年不低于20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不低于1200元的标准,五保财政供养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积极推进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博昌街道敬老院建设扫尾工作。四月份,我们对博昌街道敬老院以前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就有关情况向县政府进行了报告,乔庄镇计划投资120万元,对敬老院进行扩建,新建院民宿舍20间,新修柏油路500米,现主体工程已经完成。锦秋街道敬老院投资50多万元,修建光荣间3个,增加了不锈钢厨具、供暖设备等设施,对院落进行了整修,使院容院貌大为改观。加大敬老院的规范化管理,上半年,按照《XX县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考核细则》的内容,我们对全县10处敬老院进行了突击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给予了当场反馈,并提出了整改意见。下半年,我们组织各民政办主任和敬老院长对全县十处敬老院的院容院貌、基础设施建设、供养服务、制度建设、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观摩检查,并召开了全县敬老院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针对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功能配套、规范服务、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供养标准、提高集中供养率、发展好院办经济等方面进一步对敬老院加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救灾应急预案,建立起市、县、乡相衔接的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建立救灾储备制度,及时查灾报灾,做好灾民救助工作。上半年,我县多次发生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全县农业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我们及时上报灾情,对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实施了救助,发放救灾款30多万元,使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保障。联合县应急办、科技局、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首个“国家减灾日”宣传活动,举办了减灾救灾图片展,发放地震、气象等自然灾害宣传资料1000多份。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博兴部分)、《XX市敬老院建设纪实》(博兴部分)的编纂编辑工作。加强慈善组织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年初,我们举行了“爱心救助,情暖万家”救助款物发放仪式,为1163名五保对象每人发放了棉衣;为困难群众安排救济面粉30多万斤,救济款近10万元;为锦秋、兴福等6镇(街道)敬老院配备电视机180台;共发放救助款物100多万元。按照市慈善组织网络建设现场会要求XX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县慈善总会先后在各镇(街道)设立了12个慈善分会,各分会在455个村(社区)成立了慈善工作联络站,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呼应”的慈善组织网络,实现了全县慈善工作无缝隙覆盖。成立了XX县慈善义工管理中心,在各镇(街道)设立了12个慈善义工工作站,招募义工200多名。组织义工开展了助残扶幼、助老敬老、关爱生命和环境保护等义工活动,为困难群众义务服务达1000多个小时,帮助和改善了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开通了我县慈善网站,开展网上捐赠,搭建起了我县的慈善信息平台,进一步拓宽了善款的捐赠渠道。5月份组织召开了XX县首届慈善大会,举行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启动仪式,并现场捐赠善款万元;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慈心一日捐”活动,共接收善款384万元。全县已有262个村建立了慈善互助基金,基金总额近14万多元,参与捐赠的企业达到了100多家。
本文标题:在2022年度全县民政工作会上的讲话稿范例【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97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