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5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5课教案知道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5班教案怎么写吗?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来看看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5班的教案吧!欢迎咨询!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5课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读懂文章的意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认读识记生字。2、学习课文1---6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蚂蚁是你们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它能爬树,会搬运东西,喜欢在土里生活。可是却有这样一只小蚂蚁生活在书中又变成了汉字,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到书里走一走看一看。板书课题。二、齐读课题《书里的蚂蚁》。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范读课文,思考:小蚂蚁是怎么来到书中的,为什么成了汉字?小蚂蚁来到书中都做了什么?2、交流听读情况。四、再读课文。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画出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3、小组内自学。五、学习课文1---6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2、学习生字“孤、零、爬、蕊”的字音,注意“零”字读轻声。3、识记爬。形声字,左形右声,爪+巴=爬,观看动物爬行的图片,人爬坡的姿势就很像动物在爬行!4、扩词:爬行、爬坡、爬上、爬山。5、体会“孤零零、花蕊”的意思。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这段讲了什么?2、学习生字“夹、陈、扁”。“夹、扁”是多音字,又读jiá和piān,组词:夹被、扁舟。3、识记“夹、扁”。“夹”是会意字,甲骨文中间一个人形,人腋下还有相向的二人。表示二人合力夹持中间一人。夹的本意是从左右相扶持。组词:夹攻、夹子、夹道欢迎、夹带、夹层、夹杂。“扁”是会意字,小篆从户,从册。户本是门,册是写字用的穿起来的竹或木片。扁即匾额,是题字的长方形牌子,挂在门上或墙上。扁与长、宽相对。组词:扁平、扁担、扁豆、扁桃体。4、感悟“陈旧“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1、这只扁扁的蚂蚁来书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找4名同学分别读3、4、5、6自然段。2、交流读书情况。3、学习生字“密、噢、挺”注意“噢”的字音是一声,区分“密”和“蜜”。4、读了他们的对话你发现了什么?(话语在前,说话者在后)5、练习朗读这段话,注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言。六、指导书写。1、“爬”字“爪字旁”的捺要托住巴,“夹”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点撇然后是横最后是撇捺。2、注意观察“扁”在虚宫格中的位置。七、巩固练习。1、读一读。花蕊爬行爬山扁平夹住陈旧挺直孤单孤独3、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4、轻轻地()()()5、孤零零()()()6、黑黑的()()()7、密密麻麻()()()8、走来走去()()()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课文7---12自然段,认读识记生字。2、描述小蚂蚁都做了什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小蚂蚁成了旧书的新居民,它都在新家里做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二、学习新课。1、轻声阅读第七自然段。思考:(1)小蚂蚁做了什么?(2)“会走路的字”指的是什么?“新奇”是什么意思?(3)“我们真是太傻了”字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己?(4)学习“傻”字。2、此时旧书不再安静了,它有什么变化呢?请4名同学分别读课文9---12自然段。(1)一天小姑娘有什么新发现?学习生字“啊、读、故”。“故”是形声字,金文从反文,古声。反文字变异,本事手拿物击打,引申为有使动的意思,古声含有古旧之意,表示事物发生的源头。促使事物发生的原因叫故。古+文=故左右结构。组词:故事故障故乡故宫。“读”是形声字,小篆从言字旁,卖声。从言字旁表示言语,卖本指在街上边走边叫卖,与吟咏诗、书相似。“读”的意思是读书。组词:读书默读读题。(2)指导朗读“啊!这本她原先看厌了的旧书写着……新故事。”(3)“看厌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4)第二天小姑娘又读到新故事了吗?(5)“忍不住”是什么意思?学习“忍”字:形声字,金文从心,刃声,“刃”字刀刃向右。“心”字变异。从心表示心理活动,刃声与耐声相近,有耐久,能坚持之意。“忍”的本义是忍耐,容忍。组词:忍耐容忍忍者。(6)“更加惊奇了”这是为什么?(7)学习“昨”字。(8)小姑娘两天在这本旧书里看到了两个新故事,她很惊奇,你们感到奇怪了吗?谁知道其中的答案?(9)找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这段课文。(10)第三天又发生了什么事?(11)学习生字“识路离编”。“路”是形声字。金文从足,各声。从足表示脚的动作,“各”字上边是脚趾向下的脚形,下边是口形。“路”本是道,道是走向目的地的途径。“识”是形声字,甲骨文是会意字,从音,从戈。“识“的本义是标记。引申为记住,记忆。3、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三、指导书写。1、“故路”左右相等。“读识”左窄右宽。“忍”注意几个点的变化。2、“故”右边不要写成折文。四、巩固练习。1、选择合适的字填在()里。爬趴()下()行()着()虫敌故()人()意事()无()3、你能试着换个方法说这句话吗?意思不能改变。(1)这个小伙伴我认识。还可以说:--------------------------(2)一座美丽的城市坐落在这里。还可以说:----------------4、给下列词语重新组合成一句通顺的话。(1)叶子下来金黄的飘落(2)好朋友能帮助互相才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5课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1、单元主题:⑴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同时也有很多不尽人意、让人觉得头疼的事,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读读本单元的主题就知道了。⑵课件:出示单元主题。⑶学生在下在自由读,同桌交流你读懂了什么。⑷指名学生汇报。2、引出课题:⑴一个小朋友玲玲,她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们一起看看她是怎么解决的。⑵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识字: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本课要认的生字。⑵检查识字情况。⑶全班一起先读一读。⑷课件:出示本课要认的生字。⑸开火车。2、读词⑴自由读词,说说这些词你是怎么理解的。⑵指名学生说,可以结合实际举例子谈一谈。3、读课文: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⑵指名学生读课文。三、理解感悟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玲玲)讲玲玲干什么?(画画)在画画整个过程中,玲玲都是称心如意的吗?2、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读,找找玲玲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3、指名学生汇报,老师板书:高兴──难过──高兴。4、从哪儿看出玲玲很高兴,很难受,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读一读。5、指名学生读,老师指导。6、思考:为什么玲玲的心情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是谁帮助了她。7、咱们一起把爸爸与玲玲的对话读一读。8、爸爸说的有道理吗?爸爸说的哪句话给你了很大的启示了。9、课件:出示爸爸的话。10、以各种形式读,谈谈你对爸爸这句话的感受,你明白了什么。四、拓展课本上的小主人玲玲遇到这样的事并能很好的解决,那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呢?以前是怎么解决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你又会怎样解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5课教案3教学要求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教学课时两课时。第1课时一、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齐读课文题目)课文题目中的“红领巾”为什么加上了引号?“红领巾”指什么?我们共同学习,到文中去找找答案。(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默读课文,标出小节,圈出生字并大声读一读。3.同桌互读,看谁读得快又准。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jīzhāpéngyuèléngcháozhǎnpái叽喳蓬跃棱巢崭牌(指名读,接龙读,齐读。)5.再读课文,巩固字的读音。(三)学习课文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说说“红领巾”为什么加引号,“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不是指戴着的红领巾,而是指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2.小鸟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你能从文中找找答案吗?(“红领巾”放鸟巢,插木牌。)你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最后一句吗?(指名读,评读。)3.“红领巾”除了放鸟巢、插木牌,还会做什么呢?(想象)“红领巾”真是太好了,我们一齐读读这一小节,好吗?(齐读)4.“红领巾”真好,你觉得小鸟可爱吗?看图,读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觉得它可爱。(外形、叫声、作用)你能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吗?(指名读)(1)完成练习。(可填文中内容,也可想象填。)机灵的()翠绿的()蓬松的()快乐的()(2)老师范读。(3)学生仿读,读出对小鸟的喜爱。5.配乐读课文。(1)配乐读全文。(2)以问答的形式读课文。(师生互读,学生互读)(四)实践活动做一件爱鸟护鸟的事。(五)总结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爱护哪些小动物呢?同学们,每当我们外出郊游时,会发现在蓝天白云下,除了绿树红花,还有各种小鸟,它们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们也是“红领巾”,一定也想得到小动物的夸奖吧?那就快快行动吧,去爱护这些可爱的生灵。三、板书设计26“红领巾”真好小鸟——保护树木——是人类的朋友“红领巾”——保护鸟类——保护自然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25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52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