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中地理课件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八单元第二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二、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一、人口压力•1、世界人口增长(1)时间上的分布(分析时期及原因)(2)地区分布二、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1)人口增长的概况产业革命前:增长缓慢产业革命后:增长加速二战以后:增长更快20世纪70年代后:略有下降。基数大,总量多,多在发展中国家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100亿人口增长的四阶段(时间分布)1、缓慢增长期——原始社会2、稳定增长期——资本主义社会之前3、迅猛增长期——工业革命以后4、增长放慢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最主要特点:二战后人口增长快,基数大1、世界人口增长(大洲人口数和增长率排序)1997年:全球57.68亚洲34.88非洲7.39欧洲7.29拉美4.19北美2.97大洋洲0.29(亿人)按人口增长率排序:非洲、亚洲、拉美、大洋洲、北美、欧洲二、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增长慢,甚至出现0增长或负增长发展中国家增长快这将会对这些国家产生哪些影响?亚非拉国家采取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2)地区分布(分析原因)——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短暂回升后逐步下降,很低,接近零甚至呈负增长2、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1)资源短缺——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超出环境供给能力•(2)环境问题——废弃物增多,超出环境自净能力二、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3)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口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案例一: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人民在夺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各国在发展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还进口一些粮食,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但是大多数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增长不多。特别是1971年以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致使人均产量开始下降。近些年,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特别是中非、西非、东非一些国家情况相当严重.请分析亚非拉粮食匮乏的原因。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资源需求量大•2、对可再生资源利用速度超过其再生能力,导致生态破坏;对非可再生资源加剧耗竭速度,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3、人口素质低,生产方式落后,采取有害环境的生产方法二、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二、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案例读图8.7,找出图中扩大耕地面积的方式有哪几种,并答出每种开垦方式引起的恶性循环的过程。案例二:缩小了的洞庭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江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庭,江水注入湖泊,洞庭湖起接纳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冬季相反。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泥沙的淤积,湖底抬高,特别是周围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少,仅1977年到1985年,其水面就减少了46%。这样,其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中下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九江大堤决堤,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讨论:围垦湖海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案例三: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是一个林茂水丰的地区,后来由于森林被砍伐,地面缺少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加剧,地表支离破碎,土壤受侵蚀,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单产水平下降,粮食不足,为了获取较多的粮食,再去毁林开荒,扩大耕地,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讨论:毁林开荒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案例四:玛雅文明的衰落阅读课本P105的阅读材料,讨论玛雅文明的衰落的根源。结论请排序(4)森林被毁、生态恶化(1)玛雅文明的衰落(2)农业生产力下降,食品供应不足(3)严重的水土流失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目标——关注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方式——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结果——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二、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总要经过一个逐步积累的较长期的过程。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教训•方式——先污染,后治理•结果——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二、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读图分析: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财富和产品越多有好吗?传统的经济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长。环境、人口、资源、发展四方面问题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利用不合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二、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复习巩固题:1、世界人口增长最迅猛的时期是A产业革命以后B二次世界大战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二三百万年以前2、关于我国人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总量的基数过高,增长快B、城市人口的比重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D、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基本协调3、环境问题的本质是A人口问题B资源问题C发展问题D污染问题4、巨大的人口压力是指A、全球人口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B、全球人口处于低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C、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D、人类的健康水平降低,平均寿命缩短5.造成世界许多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不合理灌溉B.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C.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D.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6.滥伐森林会A.加剧全球气候变暖B.污染地下水源C.加快物种灭绝速度D.引发地方病7、所有国家经济发展应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应是A、高消耗、高速度、高产值B、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同步C、按“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D、不再使用常规能源8、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灌溉可能会导致A.土壤沙化B.土壤盐碱化C.土壤pH值减小D.洪涝灾害9、下列现象中,属于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的是A宜农荒地的开发和工矿废弃地的复垦B人口的持续增长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C人口老龄化现象D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技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10、图8-9为“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判断是A、B曲线表示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B、A曲线表示自然资源增加的变化趋势C、B曲线表示21世纪初环境污染严重,但到了中叶有好转D、C曲线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减少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课件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