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正文主要讲述台湾省的孩子只见过棉花做的雪,没见过真正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小时候在家乡北京玩雪的场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来看看二年级第二册第六单元的教案吧!欢迎咨询!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同学对识字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自主识字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识字的愿望更强。他们充满好奇心,爱玩爱动,对雪有一种向往留恋之情;同时,他们富于想象,容易进入虚拟的情境;但是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对课文蕴含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领悟会有困难;对话语的情感揣测能力不够,读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需要具体指导。设计理念:1、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以及猜字谜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学习的乐趣。2、用多种活动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大胆质疑,并带着问题去读书,并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3、低段教学首要目标还是识字写字,把识字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采用独立识字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降低了识字难度,增强了识字的兴趣。4、对重点句段进行简单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语言美。教学目标:1、会认“省、店”等十个字,会写“指、接”两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会认“省、店”等十个字,会写“指、接”两个字。2、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导入揭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谜语,看一看,能猜出来吗?(出示谜语)生:读,猜(雪)。师:真棒!一下就猜出来了,喜欢雪吗?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吧!(师板书,生书空。)师:下雪了,多好玩啊!你们是怎么玩的?(同学回答)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做《看雪》。(补充课题)快来读一读吧!初读、识字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和新词,可要留心哦!(生读)师: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老师也禁不住想读一读了,愿意给老师个机会吗?在老师读的时候,你们可要注意听哦,仔细听一下你画出的字词老师是怎么读的。师:看到大家学的这么认真,这些词语宝宝迫不及待的想出来和大家打招呼了(出示词语),快来认一认它们吧!(生认读)师:这些生字从词语里边跳了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注意翘舌音的字和前后鼻音的字,相机指导书写“讲”和“接”)师:这些字宝宝很想和你们做游戏,愿意带它们一起玩吗?(做猜字游戏。游戏1、老师说:“我们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你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是翘舌音的字,把我们找出来吧!”……游戏2、指名站起来转过身,师指一个字他来猜,如猜错大家一起说:“错错错,不是x”,如猜对,一起说:“对对对,就是x”。师:生字宝宝们玩累了,回到了它们各自的家里,再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词语)再读理解师:刚才大家的问题非常好,请你再把课文读一读,能不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掉?(生读)师:出示问题“1、谁想看雪?2、在哪里看雪?3、看到了怎样的雪?”指名说一说。师;知道台湾在哪吗?在地图里找一找(课件展示中国地图),介绍台湾省。师:刚才的问题你是在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1、2)?读一读吧!师:北京的雪是怎样的?(生说,课件展示)师:雪景真美啊!你们的读书声仿佛把老师带进了一片冰雪的世界,老师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堆雪人、打雪仗的热闹场景,请你们再读一读这一段,注意最后一句感叹号的语气。师:“地上铺着雪毯和树上披着银装”该怎么理解?(“地上铺着雪毯”是一个比喻句,把雪比作毯子。我们还可以把雪比作什么呢?“树上披着银装”先把雪比作一件银色的衣服,一个“披”字又把树当作人来写。)师:北京的冬天这么美,这么热闹,真想让台湾的小朋友现在就过来感受一下。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儿歌吗?(出示儿歌)就把它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束语吧!作业认读生字、新词。如果台湾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你会怎样给他们介绍我们这的美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用“吗、吧”造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3、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生字。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用“吗、吧”语气词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2、细心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1、挂图2、学生朗读课文,准备画笔。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生字,学习课文,朗读感悟体会互相帮助的可贵。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2、细心体会“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悬念导入:1、课前板书:19蓝色的树叶2、设悬念: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树叶怎么会有蓝色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二、学生自学:1、以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2、成果汇报:(1)生字(2)接读课文3、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三、学习课文:1、老师(出示插图1)讲述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2、师: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小朋友看,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指导看图)3、(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你一定会读了!指导朗读。4、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5、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6、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7、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四、实践活动:1、让我们和林园园一起画一张有绿绿叶子的图画送给李丽好吗?2、作品展示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生字,词语,会写10个生字,完成课后练习。教学目标:1、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写字。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1、读字组词(同位配合完成)2、有感情地读文。二、指导书写1、请同学们看字帖,观察每个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写时应注意什么。2、教师出示生字帖(投影仪)请同学上台与台下同学交流体会。3、重点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4、同学自己看字帖写字,师巡视指导。三、完成课后练习1、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1)指名读(2)你能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3)把这句话写在书上。(4)指名读读。2、把两个造句写在作业本上。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学习并积累第九自然段中的语句;3、练习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4、懂得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台湾人民都盼望团聚。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冬天你们最盼望什么?(估计学生会说盼望下雪,如果学生所说不合教师意图,教师可以从自己童年的角度引发学生对雪的回忆,并用多媒体出示瑞雪图,激发学生对雪的喜爱之情。)师:下雪了,多好玩!你们是怎样玩的?(学生回答)二、板书课题、读题1、教师用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课题――看雪,并指导学生看清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2、学生读题,之后仿照老师在田字格习字本上书写课题――看雪。(写好后同桌比一比谁写得好。)三、激兴初读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预设:谁看雪?在哪儿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师:带着你的问题阅读课文,比一比谁能找到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初读课文阶段,此时教师巡回获取学生阅读信息。]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吗?[想知道的内容提示:1、谁看雪?(台湾的小朋友看雪)2、在哪里看雪?(在商店的橱窗里看雪)3、看到了怎样的雪?(小朋友看到的是商店橱窗里用洁白棉花做成的雪)]师:课文除了讲这些,还讲了什么吗?请读读第三段以后的内容,想想这些是讲什么?(生读课文,问答提示:讲老师告诉他们,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过并玩过真的雪)师:真聪明!看来读书是要仔细一些才好哟。当他们听到老师地北京看过并玩过真的雪,他们的心愿是什么?(生答:什么时候到北京来看雪呀?)师:在课文的哪儿讲了这个意思?(生找到课文的第十段)四、练读课文师: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不破句、不指读。(生练读,教师巡回指导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字音、断句)师:我们来互相比着读,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地方,好吗?我先读第一、二段,请你们帮我指出错误。(教师朗读第一、二段,可以有意出现一些学生能够发现并能帮助纠正的错误。比如:第一段把是很难看到雪的读成是难看到雪的第二段把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读成孩子们在商店的窗子里看到了雪。)(生评价略)师:请每个学生轮读一自然段,注意:尽量少被别人发现错误。(每生轮读一段,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具体指导,薄弱之处教师范读并让学生跟读)五、练习对话师:聪明的孩子们,你们数数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说字,这是为什么?(生答略)师:请你们先到课文中找出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分别用波浪线和横线划起来。(生划,教师巡视,发现都没把第九段划上,引导学生回读上文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使学生悟出这也是老师说的话)师:先同桌之间练习练习,每人做一次老师,当一回学生。(生练读)师:练得很认真。下面我当老师,你们做台湾小朋友,开始对话。(略)(对话练习中要着重进行问句和感叹句语气的指导。比如:(1)您//看见过/真的雪吗?的吗宜用上扬的调值35(2)您/是在哪儿见过的?的的宜用平调33(3)北京//离这儿/很远吧?的吧宜用高平调55。)六、作业1、帮助老师把课文题目长胖些[此题意在巩固课文主要内容,初步锻炼学生从文章中提起主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提示:(谁)(在哪里)看到了(怎样的)雪?台湾小朋友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用棉花做成的雪;他们的老师童年时候在家乡北京看到了真正的雪。根据回答板书如下:台湾小朋友棉花做成的老师童年在北京看真的雪他们想到北京真的2、你想让台湾小朋友到我们这来看真的雪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台湾小朋友说呢?(先从课文最后一句话北京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引导,再让同桌互相扮演台湾小朋友和北京小朋友,练习北京小朋友邀请台湾小朋友到北京来看雪玩雪。注意提示学生:邀请时要介绍清楚下雪时的情景和玩雪时的快乐,可以凭借课文第九段内容和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说清楚这些)(播放静态的课本第一幅插图,配上儿歌《友谊的歌儿传四方》去掉原唱处理成轻清音乐,学生进入情境练习邀请,邀请内容略)师:听了你们真诚的邀请,我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0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