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最新优秀小学语文备课教案精编范例
最新优秀小学语文备课教案精编范例理解每一句每一段的意思,以及毛主席是如何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教育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过自己,帮助过自己,关心过自己,善待过自己的人。以下是网友整理的一份关于小学语文的教案。欢迎咨询!小学语文教案1小学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2、理解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教育学生,要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识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高贵品质。教学思路:巧设导语;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掌握字音;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做好总结;延伸理解;记忆字形;指导书写;综合练习;巩固运用。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巧设导语,揭示课题。1、同学们,当你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时,你该怎样?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应该怎样?2、今天我们就学习3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坝”等)3、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掌握的生字,并且掌握生字的读音。三、解题引入,整体把握。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四、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有几句话?(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五、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第二课时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三自然段。1、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5、今天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1、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2、练习背诵。(1)填空:①()城外有个村子叫(),毛主席在()领导革命的时候在()。②()后,乡亲们在()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2)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指名读,齐读,做到有感情地读,然后思考,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边立块石碑?碑上写着的'字是什么意思?2、指名背诵课文。二、分析、记忆字形。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井——升刻——该外——处比较每组生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让学生从字的音、形、义的不同讲给大家听,字义的区别让学生组词即可)2、还剩几个字没记?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它呢?(用已有的数笔画、结构分析、谜语、部件等记忆生字的方法去识记)强调:“念”上边不是“令”。三、观察位置,指导书写。1、要求观察字形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讲一讲,其他同学动笔描一描。2、教师示范书写,指导一个让学生写一个,要求一气写成。四、巩固练习。1、填空:本课中四个独体字是______表示动作的字有______。2、给生字组词:(落笔)井()刻()外()开()该()处()挖()念()乡()忘()立()主()3、听写下面词语。地方很远上面小村子刻着一口井井旁边小学语文教案2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静夜思》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教学过程:一、观图导入。说说自己看到的。二、揭题、释题。1、“思”:思念,想念。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三、初读古诗。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三、细读古诗。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2、配乐朗诵。3、当堂背诵。四、认记生字。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2、生字卡片认读。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五、练习写字。六、课外作业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小学语文教案3小学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乡、井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体会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课前准备识字卡、词语卡片、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示题导入1、提示课题:井是什么样的?(师出示井的挂图)井有什么用?想一想:挖井是一件容易的事吗?2、出示生字挖忘井,学习这三个生字。3、齐读课题,思考。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2、教师出示生字,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三、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1、读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本段出现的生字席导革命,学生认读、齐读。(出示毛主席画像)他是谁?(学生回答后,老师简介毛主席的生平及事迹)2、指名读第2自然段,出示本段生字战士,学生巩固识字。再齐读本段,要求读准字音。3、教师范读第3段,学生找出生字,教读,再读整个段落。4、自己读一读所有生字,不太会读的多读几遍。齐读,开火车读。5、朗读接力,在比赛中正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6、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四、理解课文,突破难点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人们的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口井跟一般的。井一样吗?哪里不一样?3、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给这口井立碑?(指导读第2段)讨论讨论:人们为什么会想念毛主席?(引导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4、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关心着你的成长,无私地帮助过你?你会忘记他吗?为什么?第二课时(或半课时)一、复习巩固1、学生认读生字。(齐读,开火车读)2、认读词语卡。3、接力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二、写字1、观察本课的这几个生字,它们中哪些可以做好朋友?(忘、想、念)⑴它们为什么可以做朋友?⑵它们都应该按照什么笔顺规则写?⑶观察田字格中字的位置,照着写一写。2、学写其他几个字。重点指导写好乡。学生仔细观察:先写好什么?位置在哪里?再加上一撇就可以了。3、学生练习写字。三、朗读课文自由朗读全文,选择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小学语文教案4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静夜思》教案范文课前准备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2、多媒体课件出示: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1)指名试读课题。(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上课伊始的猜谜导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图画浓郁的意境引入对诗人的介绍,并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静夜思念床前月光疑问举头远望低头故乡②请小老师领读。(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
本文标题:最新优秀小学语文备课教案精编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2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