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火电厂主要污染物核查核算方法
火电厂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要点2016年4月主要内容一、电力减排形势与要求二、总量核算核查基本方法三、电力SO2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四、电力NOX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五、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核查要求六、台账资料及相关要求主要内容一、电力减排形势与要求二、总量核算核查基本方法三、电力SO2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四、电力NOX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五、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核查要求六、台账资料及相关要求减排形势与要求•2015年12月,国务院第1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到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力争实现超低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全国有条件的新建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全国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原则上要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简称克/千瓦时),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时减排形势与要求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11省市)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机组(暂不含W型火焰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前总体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暂不含W型火焰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中部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力争在2018年前基本完成;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2020年前完成。减排形势与要求实施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排放总量双控大气约束性指标增加到4项为实现空气质量改善,需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颗粒物(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等的共同减排继续实施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进一步完善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VOCs实施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相结合的总量控制。减排形势与要求范围:覆盖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工业源、移动源(包括非道路机械、船舶)和生活源(包括农村、城中村散煤)完善总量控制制度,实施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综合性排污许可实行全过程治污减排,进一步夯实精细化管理基础,推动治污减排工程、技术、管理、政策组合运用,更好地发挥多污染物控制的协同效应减排形势与要求新的环保形势对火电厂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火电企业必须按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进一步提高环保在线监控系统运行水平,提高环保设施管理水平,提高环保数据传输有效率,确保污染物排放数据真实、有效。各集团公司和分子公司要完善环保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全部联网,充分发挥有效监管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的作用。主要内容一、电力减排形势与要求二、总量核算核查基本方法三、电力SO2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四、电力NOX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五、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核查要求六、台账资料及相关要求污染物总量核算方法核实减量。坚持日常督察与定期核查相结合、资料审核与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以资料审核为基础,强化日常督察和现场核查,依据统一的核算方法、认定尺度和取值标准,分行业、分地区按照工程、结构、管理三类措施对上报的减排项目逐一核实削减量。核细工程减排项目,要翔实核查工程措施实施前后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核准削减率和削减量;核清结构减排项目,要仔细清查淘汰关闭的落后生产线或工艺设备,基于核算期上年环统排放量合理核算削减量;核实管理减排项目,要强化污染治理设施中控系统和自动监控设施的监督检查,实时监控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确保稳定高效运转。核算方法重点行业排放量采用全口径核算方法。电力、钢铁、水泥、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排放量采用全口径核算方法,城镇生活削减量进行项目全口径核算,推动总量减排由宏观核算向更为精细化的分行业、到项目的核算方向转变,使污染物新增排放量逐一落实到污染源,使核算数据更为准确反映行业发展状况和污染治理工作实际情况。排放量可采用物料衡算法、在线监测直接测量法、排污系数法核算。核查核算方法在线监测系统设施运行记录系统环境统计减排量数据一致性检验二氧化硫分布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变化曲线DCS系统脱硫设施运行相关参数01002003004001234504812SO2实测浓度SO2折算浓度排放量流量含氧量建立基于环境统计、在线监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等信息监督核定和数据一致性核查核算技术方法•省、区、市环保部门负责协调并督促•包括用于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核算的基础资料、2010年以来历年环境统计数据库和减排项目台帐、核算期减排项目详细清单及相关验证文件等基础性准备工作•环境保护部负责•包括收集核算的相关数据,现场核查重点企业排放情况、减排项目建设与运行情况,抽查验证各地污染物新增削减量计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数据核查验证工作•环境保护部负责•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最终审核与认定审核认定工作核算方式主要内容一、电力减排形势与要求二、总量核算核查基本方法三、电力SO2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四、电力NOX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五、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核查要求六、台账资料及相关要求二氧化硫核算总体要求各省(区、市)核算期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是指环境统计口径范围内电力、工业和生活源二氧化硫排放量之和。根据二氧化硫排放的行业特征和减排核算的基础条件差异,二氧化硫总量减排核算采用全口径和宏观核算相结合的方法,分电力、钢铁和其他三部分进行核算。二氧化硫核算总体要求核算范围包括常规燃煤(油)电厂、自备电厂、煤矸石电厂和热电联产机组。全口径核算方法采用物料衡算方法,基于燃料消耗量、含硫率和综合脱硫效率等,分机组逐一核算二氧化硫排放量;对于取消旁路且在线监测规范的机组,可逐步实行在线监测直接测量法。二氧化硫核算总体要求鼓励结构减排。原则上一次性结清淘汰、关闭企业及生产设施的二氧化硫削减量。淘汰、关闭企业及生产设施(含破产企业)的认定必须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且落在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库中。合理认定工程减排。工程减排设施必须具有连续长期稳定的减排效果,包括末端新建(改造)脱硫设施、煤改气、前端工艺改造等措施。现有企业新建(改造)脱硫设施,必须配套安装烟气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联网,原则上削减量自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后次月起核算。二氧化硫核算总体要求严格核定管理减排。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高效运行。电力二氧化硫管理减排认定的重点为燃煤电厂取消脱硫设施烟气旁路,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脱硫设施投运率,以及加强脱硫设施运行管理等措施新增削减量。数据质量要求。火力装机容量、发电量、发电(供热)煤炭消耗量和增长速度等必须与统计部门数据保持一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总量减排核算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总量减排核算分为全口径核算和行业宏观核算两种方法,原则上采用全口径核算方法。核算期各省(区、市)和电力集团公司火电装机容量、发电量与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误差在5%以上的,或煤炭消耗量(包括发电和供热)小于统计部门公布数据的,采用宏观方法进行核算。电力行业全口径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核算期本辖区(集团公司)各电厂分机组二氧化硫排放量之和。核算期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量为核算期本辖区(集团公司)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去上年同期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电力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全口径核算核算方法机组二氧化硫排放量主要根据燃料消耗量、含硫率、脱硫设施运行情况等,采用物料衡算法进行核算,逐步向在线监测直接测量法过渡。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在线监测点位设置在烟囱上、监测数据经省级及以上环保部门审核合格的机组,可采用在线监测直接测量法核算二氧化硫排放量。机组二氧化硫排放量物料衡算法核算公式核算方法核算期通过新建、改造脱硫设施等措施,使机组脱硫效率发生显著变化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采用上述公式分段进行核算。对于新建脱硫设施的机组,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前按直排进行核算,稳定运行后按实际综合脱硫效率进行核算;对于实施脱硫设施改造的机组,应根据脱硫设施改造前、后的实际脱硫效率分别核算二氧化硫排放量。鼓励取消脱硫设施烟气旁路,对于取消旁路的机组,核算期二氧化硫排放量按旁路取消后的脱硫岛脱硫效率进行核算。核算方法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1、电厂燃煤硫份核算以电厂分批次入炉煤质数据为准,通过加权方法核算核查期平均硫份,并通过现场核查核算期的烟气在线监测脱硫系统入口二氧化硫浓度数据进行校核。2、提供分机组的发电耗煤量和供热耗煤量,对于热电联产机组无法将发电和供热分开的,发电和供热煤炭消耗量按锅炉设计的热电比拆分;采用一炉多机或多炉一机组无法将煤炭消耗量分解到各机组的电厂,按锅炉吨位或机组容量分解至各机组。脱硫设施投运率是指脱硫设施投运后,脱硫设施运行时间与发电机组运行时间之比,通过DCS数据、脱硫设施运行记录以及企业上报环保部门停运时间等综合确定;脱硫岛效率是指在基准氧含量烟气出口与入口二氧化硫浓度之比;对于有烟气旁路的脱硫设施,根据漏风情况扣减综合脱硫效率,扣减率为8%-30%。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综合脱硫率脱硫设施投运率脱硫岛效率3、综合脱硫效率认定综合脱硫效率取值:无烟气旁路(含烟塔合一)的石灰石-石膏湿法、海水脱硫法和氨法等,根据在线监测基准氧含量烟气出口与入口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之比核定综合脱硫效率,综合脱硫效率最高可达95%。其排放量用物料衡算法与流量和浓度之积的直接测量法比较,并通过脱硫剂消耗量校核;仍保留烟气旁路的石灰石-石膏湿法,按现场核查确定的投运率与脱硫岛效率之积确定综合脱硫效率,原则上不超过85%,其排放量按物料衡算法确定。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烟气循环流化床、炉内喷钙炉外活化增湿、喷雾干燥等(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在安装脱硫剂自动投加和计量系统、DCS能反映出脱硫系统运行实际情况时,根据在线监测烟气出口与入口二氧化硫平均浓度确定综合脱硫效率,综合脱硫效率原则上不超过80%;氧化镁法和双碱法脱硫工艺,综合脱硫效率原则上不超过80%,未安装DCS系统的,综合脱硫效率原则上不超过65%;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予以核算减排量:在线监测数据通过市级以上环保部门有效性审核,在线监测系统及数据与市级及以上环保部门联网,安装了脱硫剂自动投加和计量系统,DCS系统能反映发电机组和脱硫系统运行实际情况。单机装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的综合脱硫效率原则上不超过85%,其他机组的原则上不超过75%。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水膜除尘器、除尘脱硫一体化、仅添加硫转移剂等无法连续稳定去除二氧化硫的,综合脱硫效率为0;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假的,核算期综合脱硫效率为0;烟气在线监测设施损坏而未及时更换期间,按脱硫设施不运行扣减投运率,确定综合脱硫效率;烟气在线监测数据在DCS系统或传输至环保部门时缺失的,缺失时段出口二氧化硫浓度按当月记录数据最大值作为取值,入口浓度按全月平均值取值,确定综合脱硫效率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4、新建脱硫设施的综合脱硫效率从脱硫设施通过168小时后的第二个月起开始认定,之前按直排进行核算;无法提供发电机组分月份的发电量、供热量和煤炭消费量,按机组发电月份均摊,燃煤硫份按核算期最高月平均硫份取值;5、未安装DCS系统的机组,原则上不认定脱硫设施减排效果。DCS系统存储历史数据不足一年的、历史记录信息不全的或现场核查无法及时调阅历史纪录的,视具体情况扣减综合脱硫效率。现场核查问题分析核查主要问题1:历史站硬盘损坏,数据丢失;#1炉12月脱硫曲线中,入口SO2巨幅波动(877-3346mg/Nm3),对应出口SO2(68-277mg/Nm3),但效率一直保持在92%附近,厂方解释使用脱硫增效剂,但没有使用记录,同时曲线不符合。倒扣5%脱硫效率。核查主要问题2:机组CEMS无月报表、日报表等统计功能,无氧量、湿度、压力等参数数据;DCS系统最多仅能保存半年数据。倒扣5%
本文标题:火电厂主要污染物核查核算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8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