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总书记安全讲话稿材料(精选4篇)
总书记安全讲话稿资料(精选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总书记安全讲话稿资料(精选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习总书记安全生产讲话1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讲话精神7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如下: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续两次讨论安全生产问题,这说明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是高度重视的,也说明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问题的复杂性,所以必须时时敲响警钟,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准备打持久战。第一,要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安全监管职责。总的看,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死亡率、死亡人数和事故总量是逐步下降的,但是现在安全生产事故出现了一个小回潮。换届以后,有的地方党政负责同志换了,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干部也换了,有的是刚刚接手没有经验,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在状态,热衷于忙无关紧要的事,不知利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负责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该担责任的时候不负责任,就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当领导干部就是要有担当意识。我为什么经常讲底线思维,就是要有充分准备,要有戒惧之心,要有忧患意识。有的事,万一发生了会怎么样,然后对“万一”要有所防范。当干部不要当的那么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的太潇洒,准要出事。要对干部们讲清楚,当干部要履责,责任重于泰山。当干部有风险,不要幻想当太平官。第二,要强化央企的安全生产责任。央企是起带头作用的,履行安全生产责任方面应该走在最前列。但是今天研究的这些事故,恰恰出在中央企业,出在中储粮、中石油。最近我就中储粮问题做了一个批示,强调监督机制方面存在着盲区。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看,中石油出事太多,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下一步要标本兼治,举一反三,建章立制,采取一系列完善和纠正措施,把中央企业的带头作用发挥好。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用好这些案例,结合反对“四风”抓好这方面的工作。第三,要严格事故调查,严肃责任追究。要审时度势,宽严有度,解决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造成这么大损失,如果责任人照样拿高薪,拿高额奖金,还分红,那是不合理的。第四,要抓好安全生产大检查。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很有效果,查出了很多隐患,采取了许多务实的整改措施。我们就是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进行排查,整治隐患,堵塞漏洞,强化措施。现在看到的情况,一个是隐患很多,视若无睹,最后酿成实际祸患;一个是隐患查不出来,没有人去整改,或者整改不及时、不到位,最后还是要出事。我们强调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就要紧一下,过后又松懈了。要经常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还要摸索检查工作的规律。多长时间搞一次全国性的、全方位的大检查?什么时候在不同行业搞一次这样的大检查?不要等出了一大堆事再搞,要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我们要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推动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高。要找两种典型,一个是正面典型,一个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反面典型。现在正是找问题集中解决问题的时候。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讲话稿心得体会2(篇1)我在山东大学任教30多年,这次通过学习总书记教师节讲话,对总书记提出的如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谈三点自己的体会:一是,教师一定要做到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在大学里做教师,首先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我们的国家,遵纪守法,坚守职业道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把教师当作一种最神圣的职业,以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学为荣。秉承“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的信念,努力做到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们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知识的创造者,应当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要勤于学、学而不厌,才能精于教,才能诲人不倦。30多年来,每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的每一次授课,都感到责任的重大,都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总怕自己讲不好,误人子弟。因此,对各种层次的授课都我认真备课,查阅有关的参考书,并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介绍学科的最新进展,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每一堂课都受到学生的欢迎。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我曾三次赴美国进修,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引进并亲身参加临床医学专业整合性教学和PBL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参与慕课课程建设,推进实施英语和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使我主讲的药理学成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山东大学精品课程、山东大学双语课程和山东大学慕课课程。二是作为教师,不但要教好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德为师之本”,我始终认为,作为研究生导师,自身的师德修养至关重要。教学生,首先要爱学生,只有老师有了爱,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灵。要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一贯主张,“做一个好导师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真诚的人,一个正直的人”。在课堂讲授,在学生面前,都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树立为科学研究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我经常教育研究生“先学习做人,然后才做事”,对每一位研究生,要关心他们的成长,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严谨求实的学风。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教师的道德情操重点应当是以德施教、以情育人,有了情和德互相交融,教育才能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我指导的8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没有发生学术不端的现象。三是,当好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老师,除了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外,还要做到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努力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进行探索,追踪研究的前沿进展,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通过主持国家和省的研究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影响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研究兴趣,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选择新颖的有研究价值和前景的研究题目,也才能使学生有不断创新、进取的原动力,才能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作为学科带头人,我所在的山东大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科进入了ESI国际前1%排名,是我们学校进入该排名10个学科之一。科学研究促进了研究生培养,我先后有四名研究生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同时科学研究也促进了本科教学,一些大学生也主动来我们实验室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通过完成研究课题,发表研究论文,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养。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教师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我们要继续深入的学习,充分认识我们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不辜负总书记对我们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继续努力进取,不断提高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的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篇2)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已行进过第**个教师节。自1985年开始设立教师节,30年的岁月,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支撑起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30年的岁月,广大教师时刻坚守着教书育人的阵地,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的赞誉和尊重。今年,在庆祝第**个教师节到来的时候,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交流时进一步强调:广大教师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千秋伟业,系于教育,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与希望,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载体。而作为国家教育基石的高等教育,则承担着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更好地体现在每一个高校教师身上,高校教师更应该有一个美丽的“教育梦”,这个梦想将引领“中国梦”更好的实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韩愈对教师这一职业最简洁又最深刻的概括。而“传道”是第一位的。“中国梦”中最核心的梦想,应该是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根本的。道德是支撑梦想、成就伟业的基础。而教师,正应该做道德情操的引领者。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光辉”,首先应当体现在引领道德中。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学记》,对教师的素质就有了明确论述,其中位列第一位的也是道德水准。《学记》中描述了古代君王对教师师德的敬重:“古代君王以选择教师为首要任务。”“只有道德高尚的老师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先师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其中“可以为师”的好像没有几人。汉代专置五经博士,由他们任大学教师之职,道德水准要求极高,选拔也极严,全国仅十余人。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重视道德,历来是中国选择教师的首要标准。因此,作为高校教师,拥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心系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肩负着教育青年一代的最直接的责任,他们必然要在道德上引领学生成长,使他们首先成为一个具有高贵品格、高尚人格的大写的人。因此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只有这样,践行“教育梦”、实现“中国梦”才有坚实的道德基础。一流的道德水准并非作为教师的唯一条件,总书记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记》提出,教师必须具有真才实学,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做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给予圆满的回答。此外,教师教授知识还必须有教学方法:诱导而不牵强;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做到“时观而弗语”、“开而弗达”,对学生的学习采用启发诱导式,而不是满堂灌、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是强国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强有力的保证,教育的全局性地位日益凸显。作为高校教师,引导青年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是教育引领实现“中国梦”最直接的体现。如果说青年学生的成才需要知识的武装,那么青年学生的成人则更需要心灵的滋养。师者,所以为师,不仅仅是“授业”,还在于“解惑”,而这个“惑”也不仅仅是学业上的困惑,更多的是人生道路上的困惑。青年的生活态度以及心灵世界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和生活质量,教师的职责是要培养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作为教师,如果只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完成教学任务,那只能算是一位教书匠,而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会学生做人处事的,才是真正的好教师。习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永怀仁爱之心,自觉爱护、尊重、宽容学生。把真情、真心、真诚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成为有爱心的好老师。积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做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欣赏增强学生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自尊,让所有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成长为有用之才。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做学生心灵的导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高校教育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的是知识、育的是心灵,也只有心理健康阳光的青年才能托举出有希望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格,推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高度,突出强调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论述了做一名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
本文标题:总书记安全讲话稿材料(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62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