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有关初中地理教案样例(精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有关初中地理教案样例(精选5篇)作为一名勤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教案精选,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初中地理教案【第一篇】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3.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过程: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提问】1.请同学们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2.读某县土地利用图,根据图例说出这个县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读图】“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提问】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4.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总结】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温带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长。大河流经地区,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大河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同样土质肥沃,上层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发展。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首先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产又离不开耕地,而目前耕地却在不断地减少。看71页两幅漫画,说明耕减少的原因?原因:a.人口增长、计算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参考资料,少熬夜!从30亿增加到50亿,假如锐地不减少,保持×106km2,则人均耕地减少了多少?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减少b.水土流失,沙漠扩大。近年来,各国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资源。初中地理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四)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2张统计表: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参考资料,少熬夜!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必要性。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为学生收集此方面的资料作了示例。本节教材还说明了俄罗斯几个方面的世界之最: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国家;③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教学重难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经济特点[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法、谈话法、自学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挂图:俄罗斯地形图教学提纲(板书)一、面积最大的国家1、位置: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半球2、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二、平原广大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占70%三、温凉的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东、西部差异大四、丰富的资源1.淡水资源(贝加尔湖)2.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3.矿产资源(石油、黄金、有色金属)五、改革中的经济1.工业工业区:欧洲部分、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2.农业农业区分布于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3.城市和港口首都莫斯科六、西伯利亚的开发[教学过程]新课导人: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从中引出俄罗斯一、面积最大的国家参考资料,少熬夜!1、提问: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面积究竟有多大?2、展示“俄罗斯地形图”,指出亚、欧两洲的洲界线,得出结论: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3、引导学生回忆东、西半球分界线(160°E),并和学生一起找出东经160,得出俄罗斯的另一位置特征:地跨东西半球。(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熟悉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特征4、读图3-22,完成活动1、2题及P77活动25、一学生朗读P77材料,了解俄罗斯的民族、语言、宗教二、平原广大1.读图3-22,完成活动第3题2.找出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⑤乌拉尔山、乌拉尔河,⑥叶尼塞河,⑦勒拿河。3.叶尼塞河以西均为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平原面积占俄罗斯领土的70%。归纳得出地形特点:平原广大。4.读图3-24,引导学生归纳俄罗斯的地势特征,很容易看出其地势特点:东高西低。5、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伏尔加河的位置,注意其流向,注入海洋,在欧洲的地位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3俄罗斯气候分布图,思考:俄罗斯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哪种?还有哪些气候类型?引出气候类型的学习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俄罗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什么特征?3、小结:由于俄罗斯疆域辽阔,东西跨经度广,所以气候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同时也使东西部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4、引导学生分析上扬斯克和莫斯科的气候资料,归纳二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并设问: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上扬斯克的降水比莫斯科的少?气温比莫斯科的低?(过渡)俄罗斯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国之一,那么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呢?四、丰富的资源1、学生看书思考: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2、设问:俄罗斯为什么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呢?教师可从气候特点、地形分布及历史开发等方面加以指导。最后出示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图。参考资料,少熬夜!3、出示“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主要矿种及矿产地,而后说明俄罗斯石油、黄金产量的世界排名及有色金属矿的分布。(过渡)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资源条件。四、改革中的经济工业方面1.通过图3-26和各种资源储量、开采量等资料,学生推断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应该是哪些?而后结合教材P79验证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53“俄罗斯工业分布图”,指出俄罗斯的三大工业区并强调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在欧洲部分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各工业区的工业中心城市并在地图上填注。并设问:这三大工业区能形成主要的工业区的共同因素是什么?(附近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而后进一步从资源条件分析俄罗斯各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农业方面1、回忆俄罗斯气候特征和纬度位置特征,思考: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利吗?你认为制约俄罗斯农业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气温因素,俄罗斯的农业一般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俄罗斯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并对照图例说出俄罗斯的农产品种类,并进一步强调:俄罗斯的农作物一般都是喜温凉的农作物,这与当地的气候特征是相适应的。城市与港口方面根据地图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由教师小结其城市职能。根据地图,让学生围绕俄罗斯疆界找出其进出海洋的港口城市,再由教师加以具体说明东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过渡)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历史的原因,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而面积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却开发不够西伯利亚的开发①小结已学习俄罗斯的知识,填表对比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的地区差异。②对此表格知识加以对比研究,让学生认识到俄罗斯经济的地区分布与其自然、人文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地关系在空间上存在矛盾。③具体指导西伯利亚的开发项目,如: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炭基地和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园区等。参考资料,少熬夜!本节重点图表指导:①图3-22:指导学生在图上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组成(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欧洲部分集中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历史上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主要工业和首都也位于欧洲部分;俄罗斯的四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主要河流及分布: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和顿河、亚洲部分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②图3-24:指导学生在剖面图上相应位置标注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或者由学生依据图3—22画出沿60°N线的剖面图,然后观察、分析其“东高西低、平原广大”的地势地形特点,再归纳这一特点对河流分布的影响。③图3-26:先指导学生找图例,了解俄罗斯有哪些矿产;再根据教材讲述其矿产储量和开采量,也可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对俄罗斯矿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铁路线、河流、城市对矿产地进行相对定位,并为其工业分布作铺垫。④“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地区差异”表:可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并根据所填内容对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进行评价。下述答案仅供参考:亚洲部分欧洲部分地形特征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广大气候特征寒冷干燥温凉湿润,降水略多主要工业基地乌拉尔、新西伯利亚莫斯科,圣彼德堡主要港口海参崴圣彼德堡初中地理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各类图片和资料掌握海洋资源的种类;认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和探究学习掌握如何正确地开发利用海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树立强烈的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教学重点】:参考资料,少熬夜!1、正确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和利用海洋。【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师:在很早的时候呢,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1872年——1876年,就有一次著名的探索海洋的行动——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那么人类是不是就此就停止了探索海洋的步伐呢?生:不是20xx年8月26日。“蛟龙号”在我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日和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具备1000米深度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教师设问:为什么各国都纷纷致力于探索海洋的奥秘呢?承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一些国际战略家眼中,深海海床早已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比如“大国战略要点”、“未来海底要塞”、“新能源要地”、“科技资源仓库”等等。实际上,或出于政治目的,或着眼经济利益,或本着科研精神,世界强国早已开始了一场关于夺取未来战略制高点的深海暗战。过渡:浩瀚的海洋到底是怎
本文标题:有关初中地理教案样例(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4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