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整理通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整理通用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你通常需要使用教案来辅助你的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结合点。优秀的教案有什么特点?以下是网友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篇】【教材分析】(一)、课文简析课文是一首外国叙事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主动搀扶着一位被别人所忽视的、穿着破衣衫的素不相识的老妇人过马路的事。诗歌的形式不常见,每两行成一节,节内句子基本押韵,共十三小节。本文生字不多,内容较为浅显,而且是一篇带星号的课文,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形式读通课文,教师则帮助、指点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停顿、读出节奏、韵律。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二)、词句的简析词语:泥泞:烂泥淤积,不好走。迟疑:拿不定主意。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虔诚:恭敬而有诚意。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保护和帮助。关照:关心照顾。【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识记5个生字:融、泞、迈、虔、佑。理解并积累6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知道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好品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圈出生字,完成预习题。【课前预习】读通课文,完成:1.圈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融化(rónglóng)泥泞(nínnínɡ)虔诚(qiǎnqián)年迈(mànmài)2.形近字组词右()虔()泞()佑()虚()拧()参考资料,少熬夜!3.抄写词语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老迈迟疑小心翼翼4.理解词语我用的方法理解了“虔诚”,意思是我用的方法理解了“迟疑”,意思是我用的方法理解了“关照”,意思是5.填上合适的动词()脚步()街道()双脚【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一)当你走在路上有没有帮助过不认识的人?(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却写得感动至人,我们一起去品味一番吧!板书课题:17别人的妈妈。这是一首叙事诗(板书叙事诗)。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这首外国叙事诗的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在揭示课题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地从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入手,进行概括,从而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二、预习检查。(一)小组交流检查。(二)集体交流。1.读字组词。2.分节读课文。(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哪些地方不明白?三、学习课文(一)读读议议,说说小伙子对老人的关心。1.“别人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遇到了什么困难?根据诗歌中所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理解“老迈、迟疑”。想象老妇人在十字路口时的动作神情及目光中的话语。2.面对“站在十字街口迈不开步的”的她,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行人:孩子们:小伙子:3.小伙子是怎样做的?找一找青年人帮助老人的动作,并把它圈起来。引读:终于,人海里()出青年,他快步()到老妇人身边。他()着她的手细声说道:“大妈,我扶您过街道。”小伙子()着脚步不稳的老妇,小心翼翼地()过马参考资料,少熬夜!路。从小伙子的表现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的小伙子。4.想象说话:过马路后,老妇人和青年之间说些什么?5.“别人的妈妈”祝愿这位小伙子将来能够办大事,你认为怎样的人将来才能办大事?【设计意图:从青年人帮助老妇人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可以反映青年人的品质。本环节就是通过找、圈、读等一系列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感受青年的形象。言为心声,除动作外,语言也能反映人物的品质,让学生想象老妇人和青年之间的对话,其目的在于对青年人关心老人的品质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青年人的表现与马路上其他人的表现产生鲜明的对比。】(二)指导朗读。诗歌朗读要注意节奏,韵律。四、说一说,演一演,(一)根据提示,小组合作,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用喜欢的方式读读演演这首诗。(老妇人的外貌、遇到什么困难及她当时的动作、神情、目光;面对“站在十字街口迈不开步的”的老妇人,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行人、孩子们、小伙子;过马路后,老妇人和青年之间说些什么;回家后老妇人又做了什么?)合作方式:分角色读、男女生读、轮读……(二)组织演示:先自己根据诗歌内容在小组中说一说(以“别人的妈妈”的口吻复述课文)然后推选小组成员演一演。【设计意图: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用喜欢的方式读读演演这首诗,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活泼的形式中进行感悟,而且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复述课文。】五、作业:(一)熟读诗歌,填空:一天,老妇人,人们,一位青年。(二)改写句子,使句子意思不变。1.送走了大妈他快步赶上朋友,朋友们问他是否认识那老妇。送走了大妈他快步赶上朋友,朋友们问他:“”2.他说不认识,是别人的妈妈,她年纪大了,走路时会眼花。他说:“”(三)选做:将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别人的妈妈》提示:从天气的恶劣,可以想象马路上泥泞不堪的样子;从老妇人的脚步老迈迟疑,可以想象她走路艰难的样子;从老妇人求助的目光中,可以想象她仿佛在说参考资料,少熬夜!些什么……附板书17别人的妈妈关心老人、关心需要帮助的人老人穿着破旧、脚步迟钝求助祷告行人穿过没有注意孩子擦过没有停步青年人走、牵、说、扶、问小学语文教案【第二篇】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创意情境:山脚下一幢幢漂亮、整齐的瓦房,学校前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学校四周树木郁郁葱葱,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自学要求:1、认真地读读课文,谁在告诉我们什么呢?2、找一找,画一画有关的词语、句子。用“——”画出谁,用波浪线画告诉我们什么?对比读感悟美:A、那漂亮的瓦房就是课堂。B、那最漂亮的瓦房就是我们的课堂。A、那平坦的土地,就是操场。B、那最平坦的土地,就是我们的操场。A、小河会告诉你,上课的铃声很清脆。B、小河会告诉你,上课的铃声是多么清脆。A、林涛会告诉你,放学的歌声很悠扬。B、林涛会告诉你,放学的歌声是多么悠扬。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山村学校的样子、说说在学校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时的快乐心情。带着真实地感受有感情地朗读1、2、3小节。阅读课文:啊,在祖国的地图上,我们的学校,找也找不到,画也画不上。但是我们的学校,却装得下————祖国的历史、今天和未来的理想。自己读最后一个小节,联系上一个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参考资料,少熬夜!?为什么学校那么小,却装得下祖国的历史、今天和未来的理想。小结提高:我们的学校虽小,但是在这里,我们这些小朋友同样快乐地学习,了解古今天下事,认识中外知名人,笑谈理想抒情怀,这个小小的山村学校,就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一句话,学校虽小,可是我们的理想却远大的很呢!朗读全文,假如你就是这个山区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小学校呢?扩展学习:你们的学校什么样?可以仿照诗歌的样子,也向大家介绍介绍。小学语文教案【第三篇】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画面,并展开想象;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本课生字词。辨析近义词。2、图文结合,说说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动作。教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你看过足球赛吗?看了谁和谁的比赛?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一群孩子在一块空地上进行一场激烈、精彩的足球赛。板书课题。二、范读课文。指导分段。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读准字音。2、记忆字形。3、理解词义。四、巩固练习。1、读生字,口头组词。2、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第二课时一、理解第一段内容。1、读第一句话,说说场地好在哪里/2、读第二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哪个字是经常来的意思?3、读第三句话,体会意思。4、读第四句话,主要写谁?突出谁?参考资料,少熬夜!二、理解爹人段内容。1、读课文,具体介绍了谁?2、看课文插图,说说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小守门员?3、“真正的小守门员都是这样的。”这句话要说明什么?4、怎么知道他是候补守门员?5、哪句话是作者的想象?三、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1、读课文,说说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了什么?2、课文一共描述了几个孩子,几个大人的形象?还讲了一条什么的样子?3、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对观众作了具体描写?4、怎样介绍左边的五个小观众?从五个孩子的动作、神态可以推断出什么?5、按同样方法学习另外三个观众。6、“精彩”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场球赛十分精彩?四、总结全文。1、体会文中表示“看”的词语有什么不同/2、看图,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动作的/3、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场激烈、精彩的足球赛?板书设计:时间:放学以后地点:一块空地人物:观众赛前准备:分两拨书包帽子做球门小守门员;注视磕破戴着分腿弯腰观众:探着伸直站起来搂着挺直挺紧张看五:教学心得:小学语文教案【第四篇】【教材分析】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教学要求】1、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3、学习词语:学艺二、初读课文。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出示小黑板。(2)指名认读词语。(3)抽读生字卡片。3、试读课文。(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教师范读。5、填空,出示小黑板。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三、作业:1、练读生字词。2、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2、指名朗读课文。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板书:不是料子)2、细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3、细读第二自然段。参考资料,少熬夜!(1)自由轻声读课文。(2)初步理解句意。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3)进一步理解句意。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4、再读第三自然段。(1)齐读课文。(2)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3)指导朗读。(4)“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三、指导背诵1、齐读课文2、看板书逐段背诵。四、课堂练习1、口头扩词神()()()决()()()底()()()2、口头填空:梅兰芳常常()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水底游动的鱼儿。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1、教学“或”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指导书写、学生描红。2、出示“兰、者、注”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3、出示:底、脸、神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4、指导书写。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5、学生进行描红。参考资料,少熬夜!三、课堂练习。1、抄写词语:苦练或者水底明亮决心终于空中眼神2、组词:三()决()者()住()兰()块()都()注()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整理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0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