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集合【通用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集合【通用8篇】作为一名勤奋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有什么特点?以下是网友收集的初三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吗?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板书: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课件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玲玲的妈妈问营业员:“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提问:从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问号)。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说表示的意思?谈话: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如果不会解答,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参考资料,少熬夜!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指名说,教师板书)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提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没有不同的算法,教科书上的第二种解法不再教学。如果有学生说到第二种解法,先让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再让学生指着线段图说一说“1+3”表示的意思,即裤子的价钱是1个38元,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2.教学“试一试”。(1)谈话:妈妈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出示问题: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指名读问题。(2)谈话:我们先看线段图,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会解答吗?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3)交流: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提问:有用第二种方法解答的吗?如果没有,不再教学这种解法,如果有第二种解法解答的,让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比较。提问:这两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学生回答时,把课题板书完整。三、组织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是求什么。独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样解决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独立解答。交流并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做“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做什么?学生各自填表。全班共同校对。4.补上合适的条件。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________,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1)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2)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参考资料,少熬夜!题。先独立思考,再交流。5.出示情境图。编一道用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四、布置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3、借助生活实例和多种实践活动,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建立秒的具体概念,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归纳出秒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即1分=60秒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验1分1秒的长短。从而对分秒的具体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钟表实物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钟表一个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课件呈现春节联欢挽回的一个场景,人们用倒计时的方式,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导入新课——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2、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时间单位秒?3、关于秒,你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二、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1、独立观察钟面-------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从而引出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2、在合作学习中探究分与秒的运行关系①四人小组合作,两人看分针的变化,两人看秒针的运动。②汇报分针与秒针的运行结果。③小结:秒针走一圈,即60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板书:1分=60秒三、在活动中体验时间,感知时间的价值1、听一听(1秒的滴答声)2、拍一拍(感受一秒的长短)3、做一做(让学生自由发挥1秒能做什么,即用动参考资料,少熬夜!作表示1秒)4、读一读(1秒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财富)进行珍惜时间的品德教育。5、估算一分的活动活动一:当老师说开始时,闭上你的眼睛,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心里估计,一分钟到了,自己睁开眼睛,看看大屏上的时间,然后坐下。活动二:拍一拍数一数全班同学看着课件中的钟表,伴随着滴答声,边拍手边数数,在各种感官中具体感受一分的长短。活动三:估算一段动画片的播放时间长度6、玩一玩(1分能做什么)一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完成。汇报:一分钟自己的完成情况。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我会填(课件)①我们上一节课用40()②小丹跑50米用9()③妈妈每天工作8()④从学校到家要走大约20()2、我来当裁判3、想一想,谁先到家?(课件)小兔乐乐:我到家时是1时59分56秒,小兔悠悠:我到家时是1时59分58秒五、课外延伸1、了解钟表的发展历史2、了解我国古代计时的方法六、作业设计(自由选题)1、可以上网或查阅书籍,也可以调查身边的人或自己,了解一分钟还能做哪些事情?2、记录自己完成家庭作业需要的时间3、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故事,格言警句。4、合理安排,形成个人作息时间表。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一)(p125)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掌握连除、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教学重点: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比较练地进行计算。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及两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要复习这部分内容。通过复习,要使同学们更好地熟练地进行解答。二、复习运算顺序1、提问:有哪几种计算?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2、请学生归纳:(运算顺序及小括号)3、练习复习(一)第2、3、4题。(1)各自独立完成。(2)校对,讲评2、3题,校对后讲评第4题。三、复习应用题。1、各自分析,解答第5、6题。2、完成后,说说分析思路解题步骤。3、引导归纳: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四、小结:(混合运算顺序,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五、作业《作业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二)(p126)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2、练习10、11、12题,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程,讲评。3、练习第13题,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4、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用题。师生共同探讨完成。5、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应注意什么?6、作业《作业本》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三)(p127)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解答。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渗透对应的思想。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重点:掌握所学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基本训练,投影仪显示下列题目1、根据下面问题联想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①两个鸡场一共养鸡多少只?②两个鸡场养鸡的只数相差多少?③平均每个鸡棚里养成鸡多少只?①第二养鸡场要给第一养鸡场多少只鸡,两个鸡场的鸡同样多?2、根据下列条件提出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式。①有桔子2500千克,苹果是桔子的3倍。②有苹果7500千克是桔子的3倍,桔子有多少千克?三、重点训练:围绕上面第1题联系第15题训练。四、独立完成其余几题。五、引导完成思考题六、作业《作业本》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分数,能自己往下写分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感。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初步建立几分之一分数的概念。教学用具:各类卡片图,各类折纸。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T: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在奥运赛场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学校里老师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来教育我们,你也想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小法官和小老师吗?(想!)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出示:小华、小丽两个小朋友。a:出示6个大苹果,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参考资料,少熬夜!(要求学生说出平均分成两份,学生上去分好。)b:出示四罐牛奶,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分。)c:出示两个汉堡,又该怎样来分?(齐分,学生上去分。)(小结:我们都把它们进行了平均分板书。)d:出示一个大饼,你能公平公正地来分一分吗?你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吗?揭题:我们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它叫做分数(板书)(二)探究新知,不断摸索:1.认识。T:刚才我们把一个大饼通过平均分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就是。那怎么来书写呢?跟着老师一起写(学生举起手指一起写),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把大饼平均分成了2份,再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两遍,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边演示边说:把大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教师拿起分好的大饼:左边这一份是整个大饼的,那右边这一份呢?(齐说:)同桌活动:从信封中拿出各种折纸,你能折一折这些图形的吗?(请学生交流,注意语言的表达。)T:老师也忍不住想来折一折了(拿起一个正方形的折纸,随便一折,将它剪下,举起一块说是。)(学生反对,强调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T: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的例子?(学生交流。)2.自己再想一个分数,把这个分数折出来,画出来。请学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纸,折出自己想出的一个分数,用画阴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请画得最快的几个小朋友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写上你所表示的分数。(教师选取部分,一起评价,并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学生语言的表达)(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一口气来说一说:2.用手势来判一判:3.根据分数在图中涂阴影,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些分数的大小:4.它是一个长方形,把它这样对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块上涂上颜色,你知道每种颜色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吗?(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参考资料,少熬夜!1.今天,你收获了多少,能一起来分享吗?2.课外,请你再去折一折,你还能折出多少分数来?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篇】单元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单元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
本文标题: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集合【通用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0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