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06人口与环境六年高考四年模拟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部分六年高考题荟萃10年高考题(10年海南卷地理)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读图2.完成1~2题。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答案:1.D2.B(10年江苏卷地理第15-16题)图9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来源:学科网]3.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B.乙城市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D.丙城市圈90年代4.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答案:3.A4.D(10年上海卷地理)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5、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答案:B6.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赍繇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D(10年重庆卷文综第1题)图1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1,回答7-8题。7.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8.与俄罗斯相比,熟语图示人口在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B.能源短缺C.水土流失D.淡水匮乏答案:7.B8.B(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4-5题)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9—10题。9.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10.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答案:9.A10.B(10年福建卷文综第9题)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第11题。11.导致该都市四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答案:C(10年上海卷地理)(十五)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9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者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12.概述图l、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由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2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高考题(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1,2题)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1.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答案C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4,5题)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3.则1951——2000年,该国()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答案A4.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答案B(09年天津文综第6,7题)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下图)5.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abcB.acdC.abdD.bcd答案C6.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aB.bC.cD.d答案B(09年江苏地理第12,13题)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6、图7回答7~8题。7.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答案B8.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答案D2005---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08全国卷Ⅰ3-4)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1~21982年1990年200年总人口(万人)351677010~14岁(%)35.2714.638.515~64岁(%)58.3683.1590.3965岁及以上(%)6.372.221.11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B.人口出生C.D.答案D2.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答案B(08四川5-7)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3~5题。3.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A.10%B.20%C.30%D.40%答案B4.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D.90答案D5.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A.B.C.进入加速发D.答案C6.(08广东文基52)下图是环渤海经济圈四城市不同年份人口比重变化图。下列说法与图不相符的是()A.唐山人口比重逐渐减小B.C.北京和天津人口比重差距扩大D.答案D(08江苏23-24)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7~87.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B.C.D.答案AC8.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双选)()A.山西B.C.新疆D.答案AC9.(08广东16)“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A.B.C.D.答案C(07四川3-4)下图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回答10~1110.由上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B.aC.D.答案D11.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A.B.C.D.答案C12.(07广东41)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学历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关系。从中可知()A.B.C.D.答案D(07广东17~18)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1)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2),回答13~14题。图1图213.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答案B14.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B.1990~2000C.2000~2004年之间D.2004答案B15.(07山东8)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A.B.C.D.答案A(07上海16~18)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回答16~1816.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B.C.自然增长率上升D.答案B17.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B.C.D.答案A18.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答案B19.(07上海16)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图表。阅读下列四国人口金字塔,根据年龄构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因素判断,表示德国人口构成的是()答案B(06四川4~6)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据此回答20~22题。20.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A.韩国B.古巴C.新西兰D.答案D21.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B.C.D.答案C22.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B.C.D.答案A23.(06上海16)我国某些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的首要原因是()A.城市轨道交通B.C.D.中心区绿地面积减少答案B(06重庆10~11)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24~2524.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A.现代型和过渡型B.C.现代型和传统型D.答案D25.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05江苏18~19)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6~27题。26.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B.1961~1999C.1999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答案B27.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A.农业B.工业C.商业D.旅游业答案A二、综合题28.(07广东32)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材料一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材料二G省地处云贵高原,下图和下表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下图、下表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a坡度范围<13°13°~17°17°~21°>21°地形坡度-0.17-0.73-0.66-0.24土地开垦率0.540.760.780.4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根据上图,在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m(2)根据表中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和,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A.B.环境(植被)遭受破C.D.E.(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填正确项字母)。A.云贵高原B.C.华北平原D.(4答案(1)800~1000>1600(2)13°~17°17°~21°A、B、C、E(3)C(4)优势:①盆地(坝子)内地形平坦,有利于农业发展;②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③水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④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生物资源(或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发展多样化农业;⑤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独特,有利于发展旅游业;⑥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采矿、冶炼和深加工工业;⑦地处边陲,毗邻东南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劣势:①地形崎岖(或起伏大);②平原面积小;③交通不便;④经济发展水平低;⑤地质灾害频繁;⑥石漠化较严重。对策:①大力发展交通;②加强与周边地区(或与国内外)经济联系与合作;③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丰富的水力、矿产资源),发展水电、采矿和深加工工业;④大力开展农业多种经营;⑤大力发展旅游业。29.(05上海26~30)图甲20004年A、B、C、三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本文标题:06人口与环境六年高考四年模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98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