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1、《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2、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4、。。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5、《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6、《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短歌行》作者:曹操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恋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这两句,。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2、曹操《短歌行》中的“,。”被唐代立学家刘禹锡《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北则灵”这一千古名句。3、《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4、《短歌行》中慨叹时光易逝,当珍惜人生的名句是:,。5、《短歌行》中写自己内心感慨万千,心中充满忧虑的两句是:,。6、《短歌行》中写自己效仿周公,一统天下的两句是:,。7、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的彷徨之情。8、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诗人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9、《短歌行》中劝说那些有才能的人赶快择主而事的诗句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10、曹操《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礼贤下士,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1、《归园田居(其一)》中透过“,”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2、《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写出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4、《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5、《归园田居(其一)》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的两句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李白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蔑视权贵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句子是,。6、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几多失意的深沉的感慨。7、《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由梦境转入现实后颇感失落的句子是,。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天姥山洞外恐怖景象的诗句是,。10、《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降临人间的句子是,。《登高》作者:杜甫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两句是:,。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3、杜甫《登高》中抓住“猿”“鸟”等意象描写夔州秋天景色的名句是:,。4、杜甫《登高》中,“,。”两句,表现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5、夔州一向以猿多著称,峡口以风大闻名,杜甫在《登高》中体现这一特色的诗句是:,。6、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7、《登高》中写杜甫一生坎坷,晚年也很艰难,生活困苦,身体多病,所以只好戒酒的句子是,。8、杜甫的《登高》中,“。”一句描绘秋天落叶飘摇的悲凉之景,“”一句则直述自己身体不好还孤身登高。《琵琶行》作者:白居易1、《琵琶行并序》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2、《琵琶行并序》中,“,”两句写诗人由琵琶声想到珠玉声,这是声音的类比联想。3、《琵琶行并序》中,借明月和寒水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的句子是“,”。4、如果想表达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我们可以吟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可以吟咏“,”。5、朱自清《松堂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如果换用诗句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琵琶行并序》中的“,”。6、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听了诗人的话后,所弹曲调一改前风,使得“”,后文用“座中泣下谁最多”的疑问,将诗人与他人对比,一句“”尽显其悲伤凄切。7、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人耳。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8、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侧面表现了琵琶乐的巨大魅力。9、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曲由婉转流利,变得缓慢滞涩。10、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呈现了琵琶女弹琵琶的几种手法和弹奏的曲目。11、诗中生动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中旋律的变化,其中用“”描绘曲调的婉转悠扬;用“,”比喻突然发出的乐声的雄壮激越;用“”比喻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于暂时停了下来。12、《琵琶行》一诗的开头,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1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羞怯矜持的情态的诗句是:,。14《琵琶行》中表现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共鸣的诗句是:,!15、《琵琶行》中以鸟啼和泉声来比喻琵琶乐声的诗句是:,。16、《琵琶行》中描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惨淡的场景的诗句是:,。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的词句是:,,。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以婚事衬托17、《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时,众多纨绔子弟争相追捧。18、《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情已露,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19、《琵琶行并序》中,写诗人谪居浔阳时,无论是在江花盛开的春日,还是在月色美好的秋夜,只能独自一人喝酒的句子是“,”。20、《琵琶行并序》中,诗人生动地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时旋律的变化,用“”曲调的婉转流利,用“,”形容乐声的激越雄壮,用“”形容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其少年得意;“”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中都有对英雄人物的精彩描绘: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9、《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10、《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起笔便抒发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的句子是:“,。”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想起英雄人物刘寄奴,发出对他北伐赫赫战功赞叹的句子是:“,,。”4.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比,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6.“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一生立志收复中原,可惜朝廷早已将他遗忘,他只好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凭谁问:,”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刘裕挥师北伐、收复中原故土的历史事实,把其形象地概括为振奋人心的“,”两句。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两句,写人们已忘却战败的历史,最为沉痛。9.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10.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强大气势的两句是:“,。”1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1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两句,抒发了对东吴繁华、孙权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声声慢》作者:李清照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3.《声声慢》中“,、”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4.《声声慢》中“,”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5.李清照《声声慢》中,词人用傍晚时分,雨打树叶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的句子是“,”。6.《声声慢》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7.李清照《声声慢》中“,,”这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8.在《声声慢》中,李清照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的句子是“,,”。《劝学》出自:《荀子》1.《劝学》中“,”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2.《劝学》中“,”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3.《劝学》中“,”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5.《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6.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7.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思想。8.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须“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10.《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个句子是:,。1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12.人们常说
本文标题: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6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