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江都区实验初中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卷2016.1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运用(34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A.蓑.笠(suō)抖擞.(sǒu)酝酿.(liàng)洗漱.(sù)B.湍.急(tuān)伦敦.(duēn)镶.嵌(xāng)主宰.(zǎi)C.挑.逗(tiǎo)摇曳.(yiè)嘀.咕(dī)粗糙.(cào)D.契.合(qì)不屑.(xiè)对称.(chèn)灼.热(zhuó)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B.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等等。C.同学们拉着张老师,难过地问他:“您是今天走,还是明天走?”D.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是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B.王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C.为了在科技大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D.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B.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C.本产品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和防静电,能够满足室内外环境要求。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5.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端午日》和《本命年的回想》都是名家散文,作者分别是沈从文和刘绍棠,他们都致力于“民族风格,乡土特色”。B.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家。《母亲》《成功的花》都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C.《以虫治虫》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D.《幼时记趣》出自明代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本文紧扣“物外之趣”写了三个场面。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漫步钟灵毓秀的扬州,你可以见到wèi蓝如洗的天空、绿意àng然的大地,可以领略到底yùn深厚的文化、淳朴和谐的风情。近年来,扬州围绕“文化扬州”“生态扬州”“精致扬州”“打造世界名城”等主题进行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yìng的名城。7.默写。(每空l分,共8分)(1)念天地之悠悠,▲。(2)青山有幸埋忠骨,▲。(3)巴东三峡巫峡长,▲。(4)▲,冷露无声湿桂花。(5)“▲”,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6)▲,何似在人间。(7)▲,有容乃大;▲,无欲则刚。8.语文实践活动。(8分)(1)名著阅读。(5分)《小王子》的作者是▲(国家)的▲(人名)。主人公小王子在▲见到了狐狸,并被告知了▲的道理。(2)口语交际。(3分)你在阅读《小王子》的时候,同学李明来邀请你一起去网吧,你该如何拒绝他呢?▲▲二、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韩愈的两首诗歌,完成第9题。(5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游城南晚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9(1).这两首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2).你认为“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句诗妙在哪里?(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7分)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喻皓造塔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①甚精,都料匠喻皓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上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注释:①制度,规划,设计。10.解释加点的词(4分)(1)患其塔动()(2)匠师如其言()(3)盖钉板上下弥束()(4)人怪而问之()[来源:学|科|网]11.翻译下列语句。(6分)(1)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2)除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其用心之精盖如此!▲12.下列加点的“之”字中,意思与例句中“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A.问塔动之因B.是吾剑之所从坠C.驱之别院D.其虫旧曾有之13.《梵天寺木塔》中,喻皓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塔动问题的?(用文中的两个词语回答)并结合两篇文章内容说说喻皓是个怎样的人。(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3分)夏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简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进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14.通读选段文字....,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2分)▲▲15.为什么说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不超过25字)(2分)▲▲16.作者描写景物语言丰富,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表达效果。(3分)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舰船。▲▲17.正如作者所说“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阅读下面文段,说说该文段与《夏》写作手法的相同点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点。(6分)夏夜,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晴。(节选自钱钟书《围城》)▲▲▲▲(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话说父亲王安忆①父亲是一个话剧导演,一副很不知人情世故的样子,再加上他那一副很不知人事世故的样子,便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似的,真正是一派天然,再没有比父亲更不会做人的人了。他甚至连一些最常用的寒暄絮语都没有掌握,比如,他与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见面时,那叔叔说:“你一点没老。”他则回答道:“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弄得十分扫兴。见面的套话没有掌握,告别的套话也没有。有他不喜欢的、不识趣的客人来访,他竟会在人刚转身跨出门坎时,就朝人背后扔去一只玻璃杯。别人对他留有什么印象,是他从不关心的。他是只须自己就能证明得了自己。比起世上太多的终年终月为别人的观瞻营造一个自己的生活,是要轻松。②而奇怪的是,像他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有着惊人的人缘。1978年,在他做胆囊炎手术时,人艺的男演员们便自发排了班次,两小时一班地轮流看护,准时准刻,从不曾误点。这种挚诚至深的对待,令我们久久难以忘怀。俗话常说人心换人心,我们虽不知道他对演员们是如何,可从演员们对他,却可以看出他的对待。也因他对人不加矫饰,人对他也不以虚礼往来。我们经常听到演员们以他的素材演编的长篇喜剧,比如,喝了药水之后,发现瓶上所书“服前摇晃”,于是便拼命地晃肚子;还比如,将给妈妈的信投到“人民检举箱”等等,诸如此类,刻划了一个糊里糊涂的父亲。因他对人率真,人对他也率真;因他对人不拘格局,人对他则也不拘格局。他活得轻松,人们与他也处得轻松。即便在他不很得意的时候,他的身边也没缺少过朋友。听母亲说,在他被划为右派的时候,就有一位阿姨为他辩护,而因此几乎划为了右派。似乎是,正因为他没有努力去做人外,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更明白于世。所以,他倒也活得比谁都自在。③当然,他如此自在地做人,尚须条件。至少,在他朝人身后扔去一只玻璃杯子后,要有人为他打扫现场。他一如不食人间烟火,皆也因为,尚有人为他操心此类俗事,家庭便是他坚强的后盾了。在这一个纷繁的世界里,他的纯净的哲学要建立并实践,必得有人为他开辟一个清静的场所。④他不会玩一切斗智的游戏,腹中是没有一点点春秋三国,只迷住一本与世无争的书。他最大的娱乐,也是最大的功课,便是读书,中文的,或者外文的,戏剧的,或文学的,个个种种。书也为他开辟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在那里,他最是自由而幸福,他的智慧可运用得点滴不漏。⑤因了以上的这一切,他在离休以后的日子里,便不像许多老人那样,觉得失了依傍而恍恍然,怅怅然,他依然如故,生活得充实而有兴味。他走的是一条由出世而入世,由不做人而做人的道路。(有删改)18.阅读全文,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3分)▲▲19.阅读第②段,列举出父亲“惊人的人缘”的三种具体的表现。(3分)▲▲20.细读第②段,谈谈你对“正因为他没有努力地去做人,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更明白于世”的理解。(3分)▲▲21.结合全文,说说父亲第⑤段划线句“生活得充实而有兴味”的原因。(3分)▲▲22.你觉得“做人”(待人接物)与“有人缘”有无必然的联系?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80字左右)(6分)三、作文(60+3分,3分为书写分。)22.请以“这个冬天不太冷”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来源:学,科,网]80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16.12一、积累运用(34分)1.D2.C3.B4.D5.C6.蔚、盎、蕴、映(4分,每字1分)7.默写。(每空1分,共8分,多字、漏字、错字不得分。)独怆然而涕下,白铁无辜铸佞臣,猿鸣三声泪沾裳,中庭地白树栖鸦,吹面不寒杨柳风,起舞弄清影,海纳百川,壁立千仞。8.(1)法国、圣埃克苏佩里、地球、我们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肉眼是看不到的。(1+1+1+2分)(2)称呼、理由、语气委婉各1分。二、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5分)9(1)前者抒发对早春的喜爱之情(1分),后者抒发对春光流逝的惋惜(1分)。(2)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杨花榆荚漫天飞舞的情景,抒发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7分)10、嫌,担心;遵照;因为;感到奇怪(4分)11、(1)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塔身就不动了。(2分)(2)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午夜,就看不见月亮。(2分)(3)喻皓精巧的用心大概就像这样!(2分)12、C(3分)13、喻皓是采
本文标题:江都区实验初中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9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