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苏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拟卷七年级语文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题目。(6分)汉字无论是字形的A(演化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níng()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认识和biàn()析汉字,熟悉它们的内hán(),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B(继承传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hóng()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níng()聚biàn()析内hán()hóng()扬(2)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文段A、B两处应填的词语。(2分)A处()B处()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①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②青山有幸埋忠骨,。(《杭州岳墓对联》)③,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④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⑤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⑥人曰:“?”曰:“宁信度,。”(《郑人买履》)⑦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2.阅读名著《小王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第二个行星上住着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喔唷!一个崇拜我的人来拜访了!”这个爱慕虚荣的人一见到小王子,老远就叫喊起来。在那些爱慕虚荣的人眼里,别人都成了他们的崇拜者。“你好!”小王子说道,“你的帽子很奇怪。”“这是为了向人们致意用的。”爱慕虚荣的人回答道,“当人们向我欢呼的时候,我就用帽子向他们致意。可惜,没有一个人经过这里。”小王子不解其意,说道:“啊,是吗?”爱慕虚荣的人向小王子建议道:“你用一只手去拍另一只手。”小王子就拍起巴掌来。这位爱慕虚荣的人就谦逊地举起帽子向小王子致意。小王子心想:“这比访问那位国王有趣。”于是他又拍起巴掌来。爱慕虚荣的人又举起帽子来向他致意。小王子这样做了五分钟,之后对这种单调的把戏有点厌倦了,说道:“要想叫你的帽子掉下来,该怎么做呢?”可是这回爱慕虚荣的人听不进他的话,因为凡是爱慕虚荣的人只听得进赞美的话。他问小王子说:“你真的钦佩我吗?”“钦佩是什么意思?”“钦佩么,就是承认我是星球上最关的人,服饰最好的人,最富有的人,最聪明的人。”“可您是您的星球上唯一的人呀!”“让我高兴吧,请你还是来钦佩我吧!”小王子轻轻地耸了耸肩膀,说道:“我钦佩你,可是,这有什么能使你这样感兴趣的?”于是小王子就走开了。(1)这个爱慕虚荣的人有什么特殊的爱好?(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王子对这个爱慕虚荣的人所持的态度有什么变化?(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是一份“学生课外阅读种类统计表”,探究后完成题目。(4分)(1)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语文学习的减负增效行动”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应减少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认为只要读好文学作品就可以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试作简要阐述。(40字左右)(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3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5—6题。(4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你分析诗中“落”字的表达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6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呜,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7.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2分)()A.怡然.称快庞然.人物B.何不试之以.足徐喷以.烟C.项为.之强二虫尽为.所吞D.而.置之其坐而.二虫尽为所吞8.下列哪个选项中没有通假字()(2分)A.果如鹤唳云端B.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D.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郑人买履》)9.文中“余”能够获得物外之趣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原文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1题。(6分)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⑤者矣。(选自《闲情记趣》)【注】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为什么不。③踯(zhí)躅(zhú):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⑤会心:知心。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与课文《幼时记趣》出自同一个作者,试比较一下,选文与课文所表现的作者的生活情趣有什么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4题。(8分)令人神往的4D打印①2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斯凯拉·蒂比斯向公众演示了4D打印的原理,从而使人们看到了4D打印的未来。一段细丝被放进一个水槽中,它开始扭曲变形,先是一端翘起并且扭动,就像拥有某种机械装置一样,接着中段也出现弯曲并且拱起。细丝的变化过程一直显示在屏幕上,最后它变成了3个清晰的字母:MIT(麻省理工学院的英文缩写)。细丝变化出了什么形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如何变的,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原来,细丝的变形能力来自于材料内部的某种“程序”,它在控制细丝的行为。②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材料去打印,希望能够做出变化更复杂的物体,他们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包括木材、碳、颜料和金属等。与此同时,他们也力图使这些材料获得另外一种优势,那就是减少废弃物。科学家们认为,既然材料能通过“程序’’使它们按某种路径发挥功能,那么使用同样的方法也能让它们以某种方式停止工作。它们可以自我还原、自然修复以适应新的用途。即便它们没有用了,也能自我降解以进入自然的循环,还能还原成最基本的成分以用于构建新的产品。③相比于3D,4D多出的一维来自时间。时间是继长、宽和高之后的第四维。物体随时间变化,可移动、变形或改变属性。同样,4D打印的产品也可被设计成能随时间而变化。例如一扇窗帘,它能改变形态使更多或更少的阳光照进屋子。假若人们设计出一扇ff叶窗,它能根据温度的变化调节角度甚至开启和关闭,那它就有了某种“智能”。现在的百叶窗都需要人们手动调节,如启动杠杆和小电动机。假若使用4D打印,就有望让材料自己控制这一切,这时百叶窗不需要外力,“智能”材料可以自己改变形状,满足人们的要求。④在医学领域,4D打印是最能大显身手的地方。在美国密歇根州,科学家们实施了一个使用4D打印拯救生命的项目。有3个小男孩患有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即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这种病导致他们在呼吸的时候容易出现气管萎陷,从而危及生命。⑤通常情况下,这种病到了两三岁就不治而愈了,但这之前则非常危险。医生们需要制作一种装置植入孩子们的咽喉以保持气管畅通,从而帮助孩子度过危险期。研究人员首先使用电脑为孩子们的气管做一个三维X射线成像,并将成像的数据输入电脑,从而设计了一个名为“导气管夹板”的装置。这种装置能将萎陷的气管撑开。人们使用的材料是一种安全的塑料,和气管的质地很相似。他们用打印机将这种装置打印出来后植入孩子们的咽喉中。在接下来的3年里,这个装置随着孩子们身体的成长而自主地胀大,直到危险期过去,孩子们获得正常的呼吸功能为止。装置本身随后自我降解,被身体所吸收。⑥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材料科学家们正在研制一种有形状记忆能力的塑料,这种材料能从一种形状转变成另一种形状。例如,当它们遇到热、潮湿或被某种光线照亮时,它们就会在形状上发生变化。⑦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先将这种塑料打印成薄片,而这些薄片能自己变化出各种形状来,这个过程被研究人员形容为“自主性的折纸工艺”。现在,这些塑料薄片已能自己折叠成盒子、金字塔和小飞机。它们还能先变成一个盒子,然后将自己展开成薄片,最后又还原成盒子。⑧总的来说,4D打印还处于实验性的概念阶段,虽然未来前景令人神往,但它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障碍。首先,传统的制造业并不能适应3D和4D打印,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们要设法开发新材料,研制合成材料的缘故。第二个障碍是尺寸,多数3D和4D打印的产品都不小于几厘米,但在医疗应用的领域,这个尺寸就太大了,假若要使3D和4D打印适应生物医学科技的发展,这个尺寸应该小于几微米才行。⑨不过这些障碍是可以克服的,随着材料科学和打印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3D还是4D打印都将一步步地走向成熟。(选自2016年第3期《百科知识》,有删改)12.文章第③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章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中“通常情况下”一诃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7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