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高二学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归纳2021年高二会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2021高二学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归纳2021年高二会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高二历史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高二的学考就快来了,历史的必背知识点都快点复习吧。下面由WTT为大家提供关于20XX高二学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XX高二学考历史知识点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1)建立条:分为政治、经济、地理和思想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公民条:祖籍本邦;拥有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成年男子。(2)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初)内容:按财产划分居民为四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意义:动摇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3)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六世纪末)内容:划定10个地区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第1页共7页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4)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古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鼎盛)官职向男性公民开放;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为公民担任公职和参政发工资,发观剧津贴(5)实质: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当家作主(少数人的民主)。(6)影响:2.罗马法(1)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标志:《十二铜表法》(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一定保护;保留一些野蛮习惯法,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分类:公民法和万民法公民法: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万民法:(公元3世纪时,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区别不复存在),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所有自由民的法律(国际法)。(3)罗马法作用:欧洲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①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缓和社会矛盾,维系帝国的统治。第2页共7页②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奠定基础,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20XX高二学考历史知识点二、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1、英国君主立宪制(1)过程: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实施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益。(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20年代,第一任首相是沃尔波尔)①内阁与首相关系: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②内阁与议会关系:内阁实际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不信任案,内阁应辞职,或者首相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③首相: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掌握行政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掌握国家大权。2.美国联邦制--1787年宪法:(1)背景:独立战争后的邦联无力稳定社会秩序,也无法维护国家利益;资产阶级领导人深受共和思想影响。(2)内容: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自治权。意义是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发挥地方积极性。第3页共7页(3)实行三权分立:国会(参议院+众议院)掌握立法权;--总统(元首、军、政首脑)掌握行政权,选民间接选举产生,4年一届;联邦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2/3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但须参议院批准。(4)评价: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一定民主精神;存在不足(允许奴隶制、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内容:立法权属于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议案;总统由参、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总统命令须经部长副署。(2)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4.《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1)内容: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解散议会;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产生)组成;实行联邦制。(2)评价: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推动资本主义发展。20XX高二学考历史知识点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第4页共7页1、社会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的崩溃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主要流派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3、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4、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1)孔子思想:A、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3、孟子的思想主张:A、“仁政”。B、“民贵君轻”(“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C、“性善论”。第5页共7页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B、“君舟民水”。C、“性恶论”。D、法治。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主要思想: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钢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社会伦理道德)五常:仁、义、礼、智、信(个人品德)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三、宋朝的程朱理学:北宋程颐、程颢第6页共7页二程基本观点:1)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2)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3)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南宋朱熹理学内容:“理气论”;“心性论”(性无不善,情应当从善,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著述《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学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提出“致良知”学说明朝后期:离经叛道”;的李贽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四、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共同主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唯物思想家第7页共7页
本文标题:2021高二学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归纳2021年高二会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9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