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一章
【课程学习】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二)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一、学习要点1.理解人生观的概念,了解其主要内容。2.明确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3.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辨别和抵制错误的人生观。4.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矛盾。5.掌握如何评价与实现人生价值。6.思考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二、练习题(一)单选题1.人生观是人们关于()。A.人生目的的观点和看法B.人生态度的观点和看法C.人生价值的观点和看法D.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2.人类在脱离动物状态而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A.思考B.劳动C.行走D.学习3.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句话说明()。A.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B.蜜蜂也有意识C.意识决定实践D.实践对意识具有反作用4.人对自身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A.人的思维B.人的活动C.人的发展D.人的本质5.()决定了人的本质。A.人的意识B.人的思考C.人的活动D.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6.“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7.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核心是()。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信仰8.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信仰9.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指()。A.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B.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10.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指()。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11.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指()。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12.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与世界观有密切的关系,()。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B.人生观决定世界观C.世界观不能决定人生观D.世界观与人生观无关1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A.个人与集体的关系B.个人与个人的关系C.个人与国家的关系D.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14.人的()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A.独立性B.利益性C.社会性D.创新性15.人生的意义,需要从()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理想D.人生价值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告诉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A.得失观B.义利观C.苦乐观D.生死观17.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千古名句说明人应该树立正确的()。A.得失观B.荣辱观C.苦乐观D.生死观18.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A.自我价值就是社会价值B.社会价值就是个人价值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答案:1.D2.B3.A4.D5.D6.B7.A8.B9.A10.D2.11.B12.A13.D14.C15.D16.A17.D18.C(二)多选题1.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理想2.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意义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3.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A.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B.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C.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D.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4.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要做到()。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C.坚持物质贡献第一性D.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5.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只能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至关重要,这些条件包括()。A.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B.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C.要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D.要从个体需要出发6.大学生要科学认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勇敢面对和正确处理各种人生矛盾。要树立正确的()。A.幸福观B.得失观与苦乐观C.顺逆观D.生死观与荣辱观7.如何认识、对待生与死,体现了一个人人生境界的高低,更直接影响着他的实际生活。以下观点体现了正确生死观的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C.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D.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8.由于受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腐朽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还存在()等种种错误的人生观。A.拜金主义B.享乐主义C.集体主义D.极端个人主义9.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应当(),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A.与历史同向B.与祖国同行C.与人民同在D.与专业一致10.没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再崇高的人生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求()。A.人生当务实B.人生应乐观C.人生要享乐D.人生须认真(三)思考题1.试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2.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3.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4.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有哪些?5.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答案:1.ABC2.ACD3.ABCD4.ABD5.ABCD6.ABCD7.ABC8.ABD9.ABC10.ABD(三)思考题1.试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2.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在面对人生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能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也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炼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从而创造辉煌壮丽的人生。其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在面对人生各种矛盾和斗争时,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持有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厌世轻生。再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把追逐个人私利视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而漠视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3.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一要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考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他的能力以及与能力相对应的职责联系起来。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应该对他的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二要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人的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统一及两种生产劳动成果的相互转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评价人生价值,既要看一个人对社会作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他对社会作出的精神贡献。三要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应主要看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认人生的自我价值。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又有助于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4.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有哪些?人们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只能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至关重要。第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客观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人的自身条件会有一定的差异,大学生正处在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风华正茂,但同时社会经验偏少、知识储备不够,容易把主观的想象当作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因此,大学生要针对自己成长成才过程的实际,注重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客观认识自己,准确把握影响人生价值实现的自身条件。第三,要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这并不是说,人的主观努力就不起作用。事实上,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决定着人生价值实现的程度。正如人们经常说的,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人的能力具有累积效应,能够通过学习、锻炼而得以提
本文标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3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