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快乐、财富与人生——与全世界的人谈快乐
解读快乐学陈惠雄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劳动与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一、走近快乐——对人生与社会发展终极目的的探索引言快乐的话题在我们以往是较少谈到的。中国文化中,长期倡导着艰苦奋斗的理念。对于我们来说,艰苦奋斗精神仍然是需要的。但是,艰苦奋斗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很少有人去深入地思索过。所以,我想跟大家谈这样一个话题: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事关人类与世界未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今天,我们的经济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改善,我们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应当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个讲座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人生与世界发展的终极目的的思考,以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一)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1.生命资源的有限性(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2.做人一世,究竟是为了什么?——物质、金钱、地位、名誉、幸福、快乐3.在矛盾与悖论中突围的人生:(1)收入增加与闲暇减少。过劳(死)现象。(2)地位升高、工作繁忙与睡眠质量下降。调查显示:45%的中国人有睡眠障碍。(3)荣誉、名利追逐与心理疾病增长。中国有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人数至少是1亿。(4)家庭条件改善与离婚率攀升。在许多大城市,35岁以下夫妻近年离婚率大幅上升,每年增加近三成的速度发展。“吃了没有”,改为“离了没有”。离婚公司生意好。“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我国传统文化对婚姻好合的重视程度。这个重视有很有道理。因为婚姻是影响人们生活快乐幸福的一个非常基本的要素。国内外的研究都证明,有婚姻的人比较快乐,而婚姻破裂比较痛苦,甚至比从未结婚的单身汉还要痛苦。离婚不仅对于幸福生活没有好处,对于中央节能降耗的政策也不符合,对节约能源消耗也没有好处。在美国,要增加能源消费54%。(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1.经济增长与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差距仍然在扩大,1984年的基尼系数0.26,2001年0.458,2004年0.53.2.科技进步与环境下降,2005年环境系数132/143;3.水危机:北京、河南等地空中水资源工程全面启动4.水是生命之源,有一本书叫《水是最好的药》,是美国的一个著名医学博士写的,讲水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妙用。可是,这个最好的药——水质今天已经变得极其令人担忧了。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大家可能想不到,2005年起,江南水乡的杭州已经成为一个中度缺水的城市。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大爆发,自来水发臭;6月11日,巢湖蓝藻堆积;7月3日,江苏沭阳自来水遭污染,20万人饮水困难。9月,昆明滇池污染严重,准备投入490亿元巨资引金沙江水冲滇池。5.生态足迹2.1,承载力0.8公顷。需要2.5个国土面积才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像美国那样消耗资源的话,人类需要5.3个地球才能承担全人类的消耗量。6.我们这代人能否安然渡过。7.食品安全,水、空气污染与癌症发病率的持续上升。8.2005年比1978年,社会秩序指数年均递减1.4%;社会稳定指数年均递减0.5%。9.经济增长与快乐指数下降(荷兰veenhoven):6.64(1990);7.08(1995);6.60(2001)10.这些问题都将导致人们的健康与幸福下降。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经济社会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是否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三)财富、快乐与陈天桥发家从财富排行榜说起:快乐导致财富,而不是相反。1、快乐是人类生活的真谛。娱乐与闲暇是人类行为的长期方向。劳动的产生,是后来人类的自我繁衍,逐渐超过了天然经济能够承载的资源限度,而由生存环境逼迫引起的结果。2、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艰苦奋斗、辛勤工作,但人类会向越来越少的劳动和越来越多的闲暇发展。今天是每周工作5天,未来是工作4、3、2、1天。3、怎样让人们的闲暇时间变得快乐,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陈天桥抓住了这个方向。4、日本的新兴产业取名叫NationalCool,翻译过来就是国民快乐生活。这个Cool“酷”的产业就是游戏软件业。5、快乐经济学家证明的一个道理:在快乐与财富之间,更加可能的情形是,快乐(包括让别人快乐,如游戏业)导致财富增长,而不是相反。6、游戏的成瘾机理与赚钱的理性限度。——《中国青年》2004年第10期。(四)经济增长的资源约束与终极价值厉以宁:《中国经济增长势不可挡》陈惠雄:《中国应自我克制GDP增长》中国的资源承载力每年约10%的GDP增长,并且GDP增长往往不反映环境成本,不反映劳动力低工资带来的艰辛与生活痛苦问题。用50个单位的环境牺牲换取30个单位的GDP增长,带来的国民福祉就是负的。厉以宁教授的许多观点都是有启发意义的。但经济增长需要考虑3个约束条件:生产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否有利于国民快乐幸福。——2005年1月4日《市场报》(五)一个值得深思的前车之鉴近半个世纪来美国人的快乐指数没有提高。很快乐的人反而从10年前的34%下降到了30%。——贫富差距;军费;社会歧视;高犯罪率。金钱不能购买快乐。经济增长并不一定有快乐提高。这种现象被美国一个经济学家称为“财富-幸福悖论”。《没有快乐的经济》为什么日本国民的快乐指数不高?“有增长,无发展”——“经济有发展,快乐无提高”,已经成为今天世界共同面对的新难题。(六)人生苦乐的U字型规律年龄与快乐呈U字型。儿童比较快乐,之后快乐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至30多岁为最低点,之后又随年龄增长而快乐增长。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要求比较低,容易满足,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要对老年生活充满信心。在我们已经进行的浙江省不同人群的快乐指数调查中,25-40岁人群的快乐指数为最低。我的前半生大致如此。我想,大多数人的情况也会是如此的。二、学一点快乐学:理念与模式(一)对快乐理论的基本认知1.快乐是一种愉悦的精神感受。快乐存在于一切有苦乐感的生物中。2.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各自的快乐满足需要。可口的饭菜带来味觉的快乐,美妙的音乐带来听觉的快乐,舒适的住房带来舒逸觉的快乐,科研成果带来创造欲的满足。……3.物质与经济增长是手段(工具价值),快乐才是终极目的(终极价值)。(二)古希腊以来的快乐哲学思想快乐(hedonic)一词源于古希腊。快乐主义者解释,人类之所以会产生趋乐避苦的欲望,只因为快乐是带来利益的活动的表现,痛苦是带来伤害的活动的表现,这些活动的利害或是相对于个人或种的整个组织器官而言,或是相对于其中的某一部分而言。幸福(well-being)往往是指一种良好的生存境遇。如幸运、福气等等。快乐与幸福相通。所以,在许多地方都是在同等意义上使用的。1.伊壁鸠鲁: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和最高的善伊壁鸠鲁(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一降生就有趋乐避苦的天性。这种与生俱来且持续存在的感觉与要求,使追求快乐成为人类的共同本性。他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和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他认为生命有限而欲求无限,人的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此主张节制与淡泊的快乐,即“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2.爱尔维修提出了“自爱”的快乐观一切人的“自爱”行为都表现为对快乐的不停追求。一个人如果自爱的话,就要追求快乐;或者说,追求快乐是一种自爱的表现。这说明了一个新的道理:人们要珍惜自己,珍惜生命,就要以快乐为目的,就要工作、生活得快快乐乐,不要去做有害自己健康、快乐的事情。比如过度的吸烟、酗酒还有成天的搓麻将业务,过分的追求金钱,都是不利于长期的健康快乐的。3.边沁:让“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原则成为我们立法与道德的基础英国伦理学家边沁(JeremyBentham,1748年-1832年)是快乐思想的集大成者。18世纪英国兴起了一场快乐主义思想运动。边沁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原则(thegreatesthappinessofthegreatestnumber),亦称为社会功利原则或功利原则。边沁提出的快乐的“大”的数量意义与“多”的数学意义对于道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深远的。4.论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快乐之道20世纪80年代末,6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联合召开会议,认为21世纪人类要活下去的话,一定要吸取孔孟学说。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也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具希望的。之所以具有希望,就是这种文化中包含的道德、善良、孝道、尊重、谦让、天人合一思想给予人们心灵快乐的洗礼。论语的老三乐:俱在,不亏心,教育。人生新三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如果说,《论语》的真谛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讲座将要告诉你,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快乐生活,以及我们将如何获得这种快乐生活。5.康有为:治国之理:苦乐两字中国哲学中缺乏快乐思想的研究与传播。“艰苦奋斗,以苦为乐”是我国人生哲学的座右铭。“人道者,依人为道,苦乐而已;为人谋者,去苦以求乐而已矣,无他道矣。”——康有为:《大同书》6.快乐学的五层道理1.快乐是人类行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2.我们讲的快乐最大化,是人一生快乐积分的最大化,追求快乐的可持续性,而不只是眼前的快乐。3.我们讲的快乐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而不只是少数人快乐。4.人类追求快乐是无止境的,所以快乐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的行为动力,也是社会永远发展进步的源泉。5.快乐是人类唯一有理性的终极目的。人们的行为与经济发展只有符合快乐原则,才是有理性的行为,才真正有价值。比如你用大量损害生态环境的办法来促进GDP增长,就是无理性行为。(三)自然科学对快乐研究的长期深入在生命科学中,经过长期研究,现代分子生物学家和脑科学家已经破译了快乐的生物密码——一种被称为“多巴胺”的神经传递介质。脑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存在一个“享乐中心”。欧洲长达半个世纪的“快乐帽”研究,已经获得初步成功。内源性鸦片肽。心理学的兴奋-抑制反应是对于人类趋乐避苦欲望本质的基本解释。(四)崇尚快乐并实践快乐的国家:荷兰与不丹荷兰的个体化快乐社会模式开放吸食大麻;为安乐死立法;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快乐天堂;荷兰的《快乐研究》杂志不丹基于社会整体化发展的国民快乐模式国民幸福总值核算(GrossNationalHappiness)。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指标组成。无山不青,无水不绿,美丽宁静,民风朴实。”“天堂般美丽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快乐排行榜”排第八,在不丹感受幸福》不丹一年允许6000人进入该国旅游。我们就不是这样了,我们是希望游客年年增长,越多越好。谁对了,可能是不丹对了。因为,环境有个承受力问题。“置身于无山不绿、无水不清的高原仙境,望着奔腾的河流、幽险的峡谷、湛蓝的天空、飘移的白云、雄伟的雪峰、宁静的庙宇,深深地呼吸着新鲜甜润的空气,每个初来乍到者的心里都会荡漾起一层层欣喜满足的波纹。”由于理念的重要性,大家向往共同的幸福生活,所以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很和谐。——《人民日报》2007年7月11日“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英国哲学家休谟不丹的模式说明了这样一个重要机理与经验:国民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这个终极价值理念指引下,人们的行为将变得比较有理性。所以,不丹的快乐指数全球排名第八。不丹模式也说明,在美国式道路以外,人类将有更加自由的自我实现形式,将更加容易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把国民幸福置于首位的社会发展理念,既有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国家的又好又快发展,又有利于实现国民持久的幸福生活。三、快乐的属性与影响因子(一)快乐的八个主要特性1.强度(intensity)是指人们实现某种快乐时的满足度。2.持久性(duration)是指一种欲望满足给人们带来快乐的持续期间。金榜题名时(范进
本文标题:快乐、财富与人生——与全世界的人谈快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0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