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持续带动群众增收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持续带动群众增收——参加xx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专题培训心得体会10月9日至14日,由xx与xx大学联合举办的xx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专题培训班在xx大学北校区举办,我有幸参与此次培训,学习了《农村产业革命政策解读》《xx中药材产业的“链”势打造》《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案例》《三产融合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来自xx天成第六产业园实践》《聚焦“八要素”纵深推进农村农业革命》《农产品食品安全》等理论知识和典型案例。从产业理论到产业实践案例教学,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结合学习内容,对xx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作了一些思考,结合实际浅谈几点体会。一、做到“两个坚持”,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坚持以思想统领行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守底线、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加快推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六个转变”。二是坚持以思路引导出路。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统领,围绕“八要素”和“六个转变”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坝区提质增效和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狠抓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山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建特色基地,强龙头企业,拓市场空间,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不断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二、强化要素保障,强力提高产业发展续航能力(一)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做好已经引进的江楠集团、海升集团、上海雪榕集团等龙头企业的服务工作,抓好本土企业的培育,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培育本土企业和合作社,大力推行“农投公司+经营主体+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方式,带动产业融合发展。(二)强化农业高新技术投入,推动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继续支持新兴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产业融合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和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等新型商业模式在产业融合中的应用,提高发展技术水平,加快推动我县马铃薯、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三)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营造良好的促销售氛围。搭建农校农医对接平台,积极推进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等高效特色农产品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进超市,加大农产品县外、省外、国外推广销售力度。力推订单生产,依托江楠市场、贵阳农投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收购合同,通过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四)加强劳动力培训,增强群众就业能力。统筹各类培训资源,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深入实施“农村青壮年规范化技能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等项目,广泛动员贫困户劳动力,组织有就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实现农村有劳动能力的一户一人以上接受适用技术培训、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提高群众务工就业能力。三、聚焦重点热点,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科学谋划布局,大力发展乡村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有稳定增收,能够实现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一是必须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平台,以技术推动为支撑,立足xx独有的山地农牧业资源禀赋,奋力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二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把规划作为产业发展的先手棋来抓,因地因时,推进县域的产业布局规划,科学布局马铃薯、高山冷凉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和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尽可能体现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二)逐步完善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按照产业到哪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就到哪里的要求,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深抓以排灌渠系、集雨蓄水和提灌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发展高效经济农作物夯实产业设施基础。同步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高仓储运输能力。(三)全方位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我县地处山区腹地,农产品加工基础薄弱,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一直以来,农产品主要以初级农产品向外销售,即使产品绿色生态,富含营养价值,也很难卖出一个好价钱。延伸产业链条,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一是全面聚焦农产品深加工。紧紧围绕蔬菜、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荞麦、火腿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马铃薯、苹果分选、胡萝卜、荞麦、肉制品等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推动xx农产品精深加工,解决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全面实现农产品效益最大化。二是大力延伸基础种子种苗供应。积极研究农业种业发展对策,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整合县域内马铃薯、蔬菜等种业资源,积极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现代高效蔬菜育苗基地建设,在解决本地区种子种苗供应问题的同时,向周边县、区和邻省供应马铃薯脱毒种薯和蔬菜种苗,积极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四)发展新型农业,促进现代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进农业与文化产业、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现代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农旅”产业综合发展新模式,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进一步突出特色优势,持续把马铃薯、高山冷凉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做优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乘势而上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总之,透过这次培训,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拓宽了工作视野。衷心感谢组织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和讲师们这段时间的关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岗位实际,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工作,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组织的培养。
本文标题: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持续带动群众增收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71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