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 某县自然村党支部建设经验材料
某县自然村党支部建设经验材料聚焦薄弱环节提升自然村党支部建设质量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XX县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导向,聚焦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薄弱环节,从阵地落实、组织运转、作用发挥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自然村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全县462个自然村党支部100%达标,32个自然村党支部达到星级标准,初步形成了以国道为主轴、省道为两翼、4个中心镇连片开花的“一轴两翼四中心”自然村党建示范带,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一、聚焦“资源配置”,破解“阵地落实难”问题。按照“能单则单、宜联则联”原则,采取“三个一批”的工作思路破解阵地落实难问题。一是结合风貌提升新建一批。围绕乡村风貌提升、“两高两道”沿线风貌改造提升等工作,推行屯级党建“一提前两同步”工作法,提前介入风貌提升工作,将风貌提升与自然村党支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使自然村党支部成为风貌提升示范点的必要元素。目前已结合风貌提升新建了容州镇同古屯等自然村党支部阵地32个。二是统筹现有场所升级一批。充分发挥党群联络站覆盖全部村民小组的优势,把已建成的党群联络站、党员中心户和农家党校等现有阵地,升级成为自然村党组织活动场所,解决了277个自然村党支部阵地落实难题。如石头镇大良村寻坪屯利用党群联络站升级成了自然村党支部活动阵地,大幅提升了党组织的形象。三是整合资源改扩建一批。通过推动资源下沉,整合文体、扶贫、财政等涉农资金、项目,盘活集体或群众闲置的房屋等资源,把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共改扩建自然村党组织活动场所153个。二、聚焦“要素供给”,破解“组织运转难”问题。强化人才、经费、机制等关键要素供给,夯实自然村党支部运转基础。一是“双向选任”优队伍,确保有人干事。推行包片(自然村)村干部、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党群联络站站长、村民理事会会长等交叉任职,有效整合“两代表一委员”、乡贤、退休人员、村民小组长等人员,配强工作力量,确保有人办事。二是“多维筹资”强保障,确保有钱办事。针对自然村党支部无钱办事的尴尬境地,采取“上级补助、社会支持、支部自办”多管齐下的方式筹措运转经费。县财政以1:1奖补的方式落实专项经费,县级留存党费给予适当奖补,引导经济能人、企业老板、乡贤等捐资捐物支持阵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自然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发展屯级集体经济取得收益。2020年,全县已有146个自然村发展了集体经济,收入110万多元。三是“补足短板”创机制,确保有章管事。针对自然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民主议事制度存在的空白点,探索推广“双片长片事商议制”,按照“召集-商议-反馈-跟踪”工作流程,采取“1+2+X”民主议事方式,有效破解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等乡村治理程度不够高的问题。例如,容西镇祖立村通过“双片长片事商议”,推动实施了“党员包区、村民包户”清洁卫生责任制、“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村民自治措施,助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先后获得XX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三、聚焦“活力释放”,破解“作用发挥难”问题。立足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在赋能增效、靶向服务、精准考评等方面下功夫。一是“五型组织”定位赋能激潜力。根据自然村发展实际和工作需要,围绕“综合服务型”“引领发展型”“乡村善治型”“助力攻坚型”“弘扬新风型”等“五型”对自然村党支部予以赋能,让党支部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如,十里镇黎读村黎禄屯党支部是“弘扬新风型”党组织,引领村民无偿捐出土地1400平方米,助力绿色村屯建设。二是“一屯一品”定向服务促内力。打造“一屯一品”服务品牌,推行“一月一主题”活动制度,通过开展“乡村发展大家干”等系列活动,凝聚党支部服务乡村振兴、群众支持乡村发展的合力。如,容州镇同古村建立屯级积分超市,引导群众通过参加三清三拆、扶贫助困等活动获取积分、换取商品,调动群众参与屯级事务的积极性。三是“述评考用”定标问效添动力。推行自然村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制度,科学设置考评指标,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党建特色、便民服务等内容为重点,通过自我评价、群众评议、上级评定的方式,对自然村党支部实施量化考核管理,提升主责主业意识。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表现优秀的农村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培养,畅通晋升渠道,持续保持干创活力,形成示范引领、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本文标题:某县自然村党支部建设经验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60719 .html